豆科牧草
用以饲养家畜的豆科草类。豆科牧草是重要的一类牧草,多为草本,少数为灌木,茎叶和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大部分豆科牧草适口性很好,如紫花苜蓿、红三叶、苕子等各种家畜均喜食,如与禾本科牧草配合饲喂,更为理想。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 根直根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主根型,主根粗壮发达,可深达10多米如苜蓿。分根型,主根不发达,而分根发达,如红三叶。
用以饲养家畜的豆科草类。豆科牧草是重要的一类牧草,多为草本,少数为灌木,茎叶和种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很高,大部分豆科牧草适口性很好,如紫花苜蓿、红三叶、苕子等各种家畜均喜食,如与禾本科牧草配合饲喂,更为理想。
豆科牧草的形态特征
根
直根系,分为三种类型,即主根型,主根粗壮发达,可深达10多米如苜蓿。分根型,主根不发达,而分根发达,如红三叶。主根—分根型,根系发育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如草木樨。这三种类型的根上均着生根瘤,根瘤菌寄生其中,刺激根细胞生长而呈瘤状。
茎
大多为草质,少数坚硬似木质,一般圆形亦有具棱角或近似方形,光滑或有毛、有刺,茎内有髓或中空。株形分四种类型:直立型,茎枝直立生长,如红三叶、苜蓿、草木樨、紫云英等;匍匐型,茎匍匐生长如白三叶;缠绕型,茎枝较柔弱,其复叶的顶端叶片变为卷须攀缘生长,或匍匐地面成短小离乱的茎,如苕子;无茎型,没有茎秆,叶从根颈上发生,这种草低矮,产草量低,如中亚紫云英、泡果紫云英等。
叶
初出土为双子叶,成苗以后叶常互生、稀对生,分为羽状复叶和三出复叶两类,稀为单叶。羽状复叶的如苕子、沙打旺等,三出复叶的如苜蓿、红三叶等。
花及花序
蝶形花,多为两性,花序多腋生或顶生,通常为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有时为头状或穗状花序。
果实
大多为荚果。种子无胚乳,子叶厚,种皮革质,难于透水,硬实率较高。
豆科牧草的生物学特性
对水分的要求
多年生豆科牧草的蒸腾系数较多年生禾本科牧草稍低,但比田间农作物高得多。在水分不足的情况下(低于土壤饱和持水量的50%),豆科牧草有减少和抑制蒸腾的能力。豆科牧草对水分过多较为敏感,尤其在秋季,土壤积水受淹可导致死亡。
对土壤空气的要求
豆科牧草的生长发育要求土壤通气良好,有显著的下降水流,同时底土渗透性好。有根茎的豆科牧草根系较浅,土壤表层通气性好,根茎才能长出较多的新芽。没有根茎的豆科牧草根系较深,土壤底层的通气较为重要。
对光照的要求
多数豆科牧草是喜光植物而非耐荫植物。豆科牧草对光照强度较禾本科牧草敏感。在豆科牧草中红三叶比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比百脉根能在弱光照下生产较多的干物质。多数豆科牧草在光照强度达20000~30000勒克斯时出现光饱和。
对温度的要求
温带豆科牧草如白三叶、红三叶适应生长温度同温带禾本科牧草一样在20℃左右。热带豆科牧草则与热带禾本科牧草生长的最适温度相同,为29~32℃,其相对生长率在昼夜温度为31~36℃时达最高峰,当温度降低至10~15℃则减少75%。
对养分的要求
豆科牧草借助根瘤菌而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游离氮,对氮肥不如禾本科牧草敏感,但对磷、钾、钙等元素非常敏感,从土壤中吸收的磷、钾、钙等元素均高于禾本科牧草。
豆科牧草的利用价值
富含蛋白质和钙、胡萝卜素等,营养丰富,适口性高,耐刈割,再生力较强,但耐牧性不如禾本科牧草,制作干草时,茎秆与叶片干燥不匀叶片易脱落。由于粗蛋白质含量较高,制作青贮较禾本科牧草困难。豆科牧草有根瘤,借根瘤菌的作用,不仅自身可以利用空气中的游离氮,且能增加土壤中的氮素营养,供其他植物利用。其根系入土较深,能吸收利用土壤深层的磷、钙,增加土壤有机质,使土壤形成稳固的团粒结构,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还可覆盖地面,防止冲刷,保持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