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柞蚕卵繁育赤眼蜂的关键技术

目前赤眼蜂的规模化生产中使用最成功、推广最为普遍的中间繁殖寄主是柞蚕卵,其主要原因是柞蚕卵的卵粒大、繁殖效率较高、生产机械化程度高,大批量的使用柞蚕卵来繁殖赤眼蜂非常方便,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我国柞蚕的资源非常丰富,柞蚕卵的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和贮存,规模化生产成本很低。这种特有的大卵繁蜂技术和大卵资源极大地推动了天敌昆虫工厂化生产技术的发展。

1 寄主的生产

1.1 柞蚕茧的选择、贮藏与加温

繁蜂用茧必须选择健康雌蛹率在 85%以上的柞蚕茧,病蛹茧、畸形蛹茧和雄蛹茧会给柞蚕卵的生产带来不必要的病害,造成柞蚕卵质量下降和生产成本的增加。近年来,微粒子病、脓病和软化病等蚕病的发病率均有上升的势头,这些病害会严重影响柞蚕蛾的羽化率、单蛾卵量和卵粒千粒重,并且在赤眼蜂生产的过程中将病菌带给寄主卵,造成二次传染,对赤眼蜂寄生和正常羽化有很大的影响。

保茧库必须保持在 2~4℃、相对湿度 50%~70%的环境条件下,柞蚕茧要分层薄摊,保证感温均匀而不发热、不受潮、不发霉。

根据本地区的害虫发生规律,制定合适的繁蜂计划,安排暖茧日期。暖茧前做好穿茧工作,茧蒂朝外,茧串紧密,六角,大致200粒一串。穿茧结束后将茧串挂于经过消毒的暖茧室,暖茧室温度从低到高,起始温度 12℃,循序渐进,升至 18~20℃保持平稳,最高温度不超过25℃,暖茧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昼夜定时观察温、湿度及蚕茧发育情况,并做好记录。在暖茧过程中,始终保持空气清新、畅通,暖茧室的地面清洁,并利用紫外灯做好暖茧室的消毒杀菌工作。

1.2 收蛾、剖腹取卵与洗卵

蚕蛾羽化时期,每天下午 15 时开始陆续羽化,要派专人看管,及时抓出雄蛾,避免雌雄交尾、雌蛾提前产卵;随着雄蛾的羽化,雌蛾也会陆续羽化,第2 天清晨待雌蛾充分羽化、展翅后,根据当天接蜂需要的寄主量,酌情将一定量的雌蛾去胸留腹,然后将雌蛾腹部放入剖腹机中剖腹取卵。新鲜卵经过漂洗,除净掺杂于卵粒间的虫体碎片和黏液等杂质后,放入新式滤卵清洗机内清除发育不成熟的卵,再用水漂洗掉破碎的不成熟卵卵壳。清洗好的卵送入卵消毒室,用消毒液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然后将卵脱水、烘干备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天暂时未剖腹雌蛾应当装入封闭塑料筐内,放置到 2~4℃的冷藏库保存,24小时后,将雌蛾出库,进行剖腹取卵、清选、挑选、消毒、脱水、烘干等过程,这样操作不仅可以避免雌蛾的过度发育和柞蚕卵的浪费,而且可以保证柞蚕卵的寄生率、羽化率、平均单卵出蜂数等各项主要繁殖指标能够达到农业部发布的生物防治用赤眼蜂的质量标准

2 寄主接蜂

在接蜂前,要把接蜂室和发育室充分消毒杀菌,繁蜂用具要用苯扎溴铵进行严格消毒,繁蜂车间用紫外灯照射 40 分钟,充分杀菌。繁蜂寄主最好使用未经冷藏处理的新鲜柞蚕卵,接蜂室要求设置成温度 25~27℃、相对湿度 70%~80%的黑暗环境。采用种卵和寄主卵混拌浅盘接蜂法,按种卵比 1:30 处理接蜂比例,接蜂时间 48 小时,可在寄生率、羽化率、单卵蜂数和雌雄比等指标方面获得最佳效果。48 小时后,清除蜂种并除去种卵,将完成产卵过程的寄主卵运入发育室进行培养发育,卵的厚度不超过 0.5cm;发育室模拟野外自然环境,白天温度保持在 25℃,夜晚温度保持在 20℃,保持相对湿度65%~75%,变温管理有利于赤眼蜂的健康发育,增强赤眼蜂在野外活力和搜索寄生能力;在发育中,要保持室内通风,定时翻动寄主卵,保证卵受热均匀、发育一致,防止卵受热、受潮或发霉。

24 小时后,将卵运入冷藏库保存。这一时期要了解赤眼蜂子代的发育情况,当赤眼蜂子代处于卵期,根据耿金虎(2005)的研究,应该将冷藏库的环境条件设置在7℃,相对湿度60%;当赤眼蜂子代发育到幼虫期,应将冷藏库的温度设置为4℃,相对湿度60%。

3 清选、质检

寄主接蜂工作结束后,赤眼蜂进行二次发育到预蛹期,将卵运入清选室进行清选工作,去除不寄生卵、瘪卵和绿卵,使成品卵质量达到所需标准,经清选后的成品卵寄生率达到 96%~99%。

在繁蜂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质量检验工作。每天提供寄主卵清洗后绿卵率,产卵、发育和清选后各阶段寄生率、羽化率及单卵蜂数全面的质量检验报告,及时发现并报告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

检验合格的寄生卵,标明检验结果方可进入冷库贮藏。

柞蚕养殖致富_柞蚕养殖前景_养柞蚕赚钱吗

4 包装、发育控制

根据释放地的实际情况,采用专用放蜂器包装寄主卵,便于更好地释放赤眼蜂来防治靶标害虫。在包装赤眼蜂的过程中要持续观察赤眼蜂的发育情况,结合释放地实际放蜂时间,做好成品蜂进入冷藏库和出库工作,保证赤眼蜂能够在抛入释放地后正常羽化和搜索寄主。这一时期赤眼蜂子代发育到蛹期,冷藏库环境应该设置为温度 4~7℃,相对湿度 60%。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