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蛙养殖技术_蛙养殖美国技术要求_蛙养殖美国技术怎么样

在正常情况下,牛蛙对疾病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牛蛙湿润的皮肤分泌多种杀菌酶,它们甚至具有抗菌素无法比拟的作用;还具有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所以,幼成蛙、蝌蚪一般很少发病。但当放养密度过大,水质变坏,饲养管理不善,操作受伤,也会发生各种疾病。常见病有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对于这些疾病还是应采取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

一、蝌蚪期常见疾病

1.水霉病(肤霉病或白毛病)

【病原】

病原体为水霉科的水霉菌,主要寄生在蝌蚪体表皮肤的损伤部位。

【症状】

水霉菌从皮肤伤口侵入后,吸取皮肤中的养分,菌丝体向内深入肌肉,向外长成分枝繁茂的菌丝,形成肉眼可见的棉絮状的浅白色斑块。在水温10℃~20℃的池水中易发生此病,患病的蝌蚪游动迟缓,觅食困难,而且其他病菌可从伤口侵入而加速死亡。

防治

(1)蝌蚪池等的操作应注意不对蝌蚪造成创伤,有伤口的蝌蚪可用3%的食盐水浸泡皮肤伤口至愈合。

(2)对已发病的蝌蚪,可用0.1ppm的“水霉净”溶液浸洗15~20分钟进行治疗。

(3)可用20毫克/升的“安洁”消毒30分钟,每日两次,经3天可治愈。

2.车轮虫病

【病原】

此病是原生动物寄生虫病,其病原是车轮虫。此虫的外表像碟状或草帽形,虫体周围有均匀分布的纤毛,并有由许多小齿逐个衔接而成的圆形齿环,虫体运动时,以齿环磨损蝌蚪的表皮组织。常发生在密度大,生长缓慢的牛蛙蝌蚪期间。

美国蛙养殖技术_蛙养殖美国技术要求_蛙养殖美国技术怎么样

【症状】

车轮虫主要寄生在蝌蚪的皮肤和鳃的表面上,使寄生处呈现青灰色的斑点,尾膜发白,常浮于水面。大量寄生时,会使蝌蚪食欲减退,体表发白,呼吸困难,单独游动,动作迟缓,生长停滞,进而死亡。6~8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

(1)加注新水,减少养殖密度,扩大蝌蚪的活动空间,即可避免此病发生。

(2)发病初期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兑水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0.5克和硫酸亚铁0.2克。

(3)每1亩用切碎的韭菜0.25千克与黄豆混合磨浆,然后全池泼洒,连续1~2天,可控制病蝌蚪的死亡。

3.舌杯虫病

【病原】

病原体为筒形舌杯虫。多发生在水质条件差、饲养密度高的池中,以七、八月份为高峰期,且感染后传播快,2~3天即可由个别蝌蚪遍及全池。

【症状】

舌杯虫多寄生在蝌蚪尾部,肉眼观察很像水霉。大量寄生时,会引起蝌蚪游泳迟缓,生长停滞,进而死亡,对小蝌蚪危害较大。

【防治】

(1)预防方法参照车轮虫病。

(2)用0.7~1克/米3硫酸铜全池泼洒,12小时后,有70%舌杯虫失去附着力掉入水中,24小时治愈可达95%以上。

4.锚头鳋病(铁锚虫病或针虫病)

【病原】

病原体是锚头鳋,寄生在牛蛙蝌蚪上的是鲤锚头鳋的雌体。

【症状】

蝌蚪体表寄生部位周围的肌肉组织发生红肿并溢血而出现红斑,严重时发生溃烂,组织死亡。

【防治】

(1)蝌蚪放养前用“安洁”清塘,可以杀灭水中的锚头鳋幼虫。

(2)发病时,可用浓度为0.5毫克/升的90%“混杀”全池泼洒,治疗效果显著。

5.斑病(出血病)

【病原】

细菌

【症状】

多发生于即将长出后肢的蝌蚪。患病的蝌蚪在腹部或尾部有出血斑块,蝌蚪在水面打圈,数分钟后下沉死亡,属爆发性流行病,死亡率高。

【防治】

(1)预防可用“鱼虾菌毒净”清塘。发现病情后应及时将池水放出,用网把蝌蚪高度集中,每20000只蝌蚪用血立止1ppm浸泡30分钟,治疗效果好。

(2)用5克/米3“出血烂鳃停”全池泼洒。

(3)内服“出血烂鳃停”,以1.5%比例,拌料投喂3~5天。

6.气泡病

【病因】

此病主要是由于水温和气温过高,池水过肥,含氮量和含氧量过高,致使水中的溶解氧过饱和,水中气泡不断地渗入蝌蚪体内和病菌趁机入侵而发炎产生的。

【症状】

患病蝌蚪肚子膨胀,肠道充满空气,不能平衡游泳而仰浮于水面上,如不及时抢救会引起大量死亡。

【防治】

(1)高温季节应经常换水,搭盖凉棚,水质不能过肥。

(2)将患病的蝌蚪置于清凉水中,用20%的硫酸镁溶液浇洒,两天后放入蝌蚪池,治疗效果较好。

(3)投喂“黄连康”,以10%比例拌料投喂3~5天。

7.细菌性烂鳃病

【病因】

由粘液球菌侵入蝌蚪鳃部而引起的。

【症状】

患病的蝌蚪鳃丝腐烂发白,鳃部糜烂并附着污泥和粘液,呼吸困难,单独游于水面,行动迟缓,常与其他病菌混合感染而死。

【防治】

(1)定期用“安洁”对蝌蚪池水进行消毒。

(2)蝌蚪患病后,每立方米水体施用“安洁”0.3克。

(3)“鱼虾菌毒净”每立方米池水用量为0.3克,进行全池泼洒,连泼两次(间隔24小时)。

8.胃肠炎

【病因】

多发于春夏和夏秋之交,传染性强,主要是水质恶化造成的。

【症状】

患病初期,蝌蚪栖息不定,东窜西爬,游动缓慢,喜钻泥;后期则躺于池边反应迟钝。患病蝌蚪胃肠发炎并充血,肛门周围红肿,食量下降,死亡率高。

【防治】

(1)视水质情况换新水,并定期用“安洁”消毒。

(2)控制投喂量,减少残残饵,避免水质恶化。

2、幼、成蛙期常见疾病

1.腐皮病

【症状】

易感10~50克的小蛙,流行季节为7~9月份。蛙头部两眼之间的表皮出现一小白点,后扩大变黑、溃烂,形如撞伤,然后发展到背部,也是先由小白点到皮肤溃烂,最终死亡。此病来势凶猛,传染迅速,几天之内即可造成大量死亡,甚至全军覆没。

【防治】

(1)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黄连康”溶液浸泡病蛙,浸泡15~20分钟,根据蛙的病情严重程度浸泡两三次即可达到显著疗效。

(2)用2ppm的“安洁”溶液浸泡15分钟左右,即可使病情得到控制。

2.烂皮病

【病原】

是牛蛙和蝌蚪较常发生和一种传染性疾病。是由于维生素缺乏的综合症,由多种溶血性杆菌所致。

【症状】

蛙体表皮肤失去光泽、体表发黑、失去光泽、瘦弱无力、粘液减少,出现干燥的白花纹。眼球出现白色粒状突起,头背部表皮出现裂纹,四肢、爪部红肿。严重时,皮肤腐烂脱落、露出肌肉、骨骼,逐渐扩展全身;病蛙伏在池边或草丛中死去。

【防治】

(1)流行季节,每周用“黄连康”全池泼洒1次,使池水的浓度达2毫克/升。

(2)加强饲养管理,补饲“复合免疫多糖”,加“黄连康”消炎。

(3)每千克饵料加入“酶益添”、“免疫促长素”各100毫克,连喂7天。

(4)每立方米水体用5克“黄连康”溶液浸洗病蛙24小时,再用紫药水涂抹烂皮处。

(5)发病蛙池泼洒“安净”溶液,使池水浓度达0.02毫克/升,24小时后换水。

3.红腿病

【病原】

病原体为气单胞菌属的嗜水气单胞菌,常发生在养殖密度大、温度高、水质条件差的牛蛙池。是牛蛙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一种疾病。

【症状】

发病的牛蛙主要症状是瘫软无力,活动迟钝,不吃饵料,身体腹部及腿部皮肤出现红点或红斑,甚至溃烂,且两处的肌肉呈点状充血。严重时,全部肌肉呈红色,还并发胃肠充血发炎,病蛙的舌、口腔等处有出血性斑块。该病发病急、传染性、死亡率高。

【防治】

(1)及时换水和定期消毒池水,如“安洁”、“安净”,经常泼洒“藻毒分解素”和“安进菌霸”或者“高活性芽孢杆菌”保持池水清新。

(2)放养密度不宜过大,防止蛙体受伤。一旦发病,及时隔离。

(3)“弧菌净”4~5克/千克饲料,“黄连康”+“渔乐健”,连用6天。

(4)用0.2克/立方米的“鱼虾菌毒净”全池泼洒,连用3天。

(5)病蛙用2ppm“安多西”溶液浸泡15分钟,病情严重的浸泡48小时。

(6)每立方米水体用5克“黄连康”溶液浸洗病蛙24小时。

(7)用3%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第二天重复一次。

4.胃肠炎

【防治】

(1)定期消毒池水,保持池水清新。

(2)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庆大霉素5克或氯霉素10克或氟哌酸5克,进行投喂。

【病原】

病原体为细菌,发病急,死亡严重。此病多发生于春夏和夏秋之交,有的幼蛙由于胃肠还未发育完全,尾部没有缩,过早进食常有发生;或有的蛙吃了腐烂变质食物也易感染此病。

【症状】

发病的蛙不安定,东爬西窜,有时在水中打转,离群独居,喜欢钻泥,进而蛙体全身瘫软,无力跳动,不下水,喜欢钻草丛、角落、池边,低头弓背,闭目不食,腹部膨大并显红斑,肛门红肿。解剖后,观察胃肠无食物而有淡黄色粘液。

【防治】

(1)经常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清新。

(2)饵料要清洁、新鲜,不腐败,不变质,饵料台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每半月用1~2克/立方米“鱼虾菌毒净”泼洒全池。

(3)饲料拌喂“白便白斑宁”+“肝宁”+“酶益添”,每天两次,连喂6天。

5.腹水病

【症状】

病蛙表现为腹部膨胀,腹腔积水,腹水呈淡红色或淡黄色。后肢水肿,皮肤绷紧平滑、积水,病蛙伏在池边,不摄食、不活动、不鸣叫。胃内无食物,有较多粘液,肝脏肿大并有红斑分布,胆囊褪色,肠内有黄色液体,肛门突出。

【防治】

(1)定期消毒池水,经常泼洒“养水激活液”和“安进菌霸”或者“高活性芽孢杆菌”保持池水清新。

(2)每千克饲料中添加“白便白斑宁”5克或“弧菌净”5克或“安多西”5克,并且添加“肝宁”+“酶益添”进行投喂。

6.肝肿大病

【症状】

病蛙外观呈现肥胖状,后肢粗大,手压有硬肌肉,皮肤呈微红色,剪开双腿皮肤可见皮肤内侧血管充血,肌肉呈淡土黄绿色。肝脏极度肿大,比正常者大2~3倍以上,呈灰白色、土黄色或青灰色,胆肿大呈浅绿色。

【防治】

(1)每立方米水体用10克生石灰或0.2克强氯进行泼洒。

(2)用“安多西”5克/千克+“肝宁”+“酶益添”拌饲料投喂,连服6天。

7.白内障

【症状】

病蛙双眼有一层白膜,呈“白内障”状,但眼部水晶体完好,双腿外观呈浅绿色,剪开双腿皮肤,可见肌肉呈黄绿色,似被胆汁所染。内脏解剖后,发现肝呈紫黑色肿大,或呈紫红色且稍肿大,胆严重水肿,呈淡绿色。

【防治】

(1)加强水质管理,高温季节多换水,定期“养水激活液”和“安进菌霸”对水质进行处理。

(2)30~40ppm的“安净”全池泼洒。

(3)每天每千克饲料拌2~3克“诺立康”+“肝宁”+“酶益添”。

8.软体病

【症状】

病蛙外观体色从口腔到全身都呈绿色,皮肤粗糙,无光泽,腹部胀大,肌肉无弹性,死亡后四肢僵硬,个别病蛙鼻孔出血。

【防治】

(1)定期用0.2克/立方米的“安洁”溶液消毒水体,后期用“高活性芽孢杆菌”调水,保持水质清新。

(2)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10克“安多西”或“安肠清”,或者添加5克庆大霉素或卡那霉素,并且配喂“黄连康”+“渔乐健”。

9.烂腿病

【症状】

牛蛙皮肤损伤后,感染病菌而产生。发病初期,牛蛙的指尖部分发炎,而后逐渐向腿部延伸腐烂,露出骨骼。严重的病蛙一直烂到大腿基部,使牛蛙失去活动能力,直至死亡。

【防治】

(1)病蛙用0.2克/立方米的“安洁”或者10ppm的“黄连康”浸泡1天。

(2)用2%的食盐水浸泡15分钟,病蛙池也可用“鱼虾菌毒净”、“安洁”、“安净”消毒。

此外,在牛蛙蝌蚪孵化期间易因青泥苔、水网藻过多而发生危害,应在孵化前用“护草青苔灭”+“底改酵素”杀灭,再用“解毒应激灵”解毒。还要在牛蛙池防止蚂蟥、老鼠、蛇类等敌害对蝌蚪、牛蛙的侵袭,保证其正常生长。

———感谢阅读感恩有你———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