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品尝正宗的风味小吃,就应当前往它的发源地,最好能找到创始人的后代——专业术语就是非遗继承人——蹲在他家开的百年老店里,细细品味那当世绝无的滋味。
是这样么?曾经我也以为是的。本系列绝大多数文章,都是笔者在原产地寻味的纪实。
海南有四大米粉:海南粉、陵水酸粉、抱罗粉和后安粉,其中的后安粉产于万宁市后安镇。据说,后安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所以后安镇人天生就有做一手好粉的技能,镇上到处是粉店,香飘千里。
海南有四大名产:文昌鸡、嘉积鸭、东山羊和和乐蟹,后两个都产于万宁。据说,万宁和乐镇出产的和乐蟹是东南沿海品质最高的青蟹,膏满肉肥,香嫩鲜酥,早在唐代就已是名满天下,是当地官吏招待远方贵宾的佳肴。
万宁位于海南省的东南部,西接陵水,北临琼海。这个著名的侨乡出产的名优特产,可谓是雄冠本省。除了上面提到的,还有海南特产鹧鸪菜,以及曾经被周恩来赞誉的兴隆咖啡等等。
2018年10月,我逆时针绕岛一圈,游历各个县市,离开万宁市区准备前往琼海,在地图上看到后安镇与和乐镇紧挨着,距离省道也不远,就决定去看看。
沿着质量尚可的乡道开过去,路两边都是笔直纤细的槟榔树。这才想起,万宁还是中国槟榔的主产地之一。据说,海南槟榔优于台湾和越南,最好的槟榔出自万宁。
当我驶入后安镇时,眼前的景色令我略感惊诧。这是个尘土遍地的脏兮兮的小村镇,沿着一条小河铺开,河岸边净是些砖头瓦砾和垃圾,河水的颜色黄得令人起疑。说是镇子的主路只有百余米长,路旁是毫无个性的两层贴瓷砖的小洋楼。这就是后安镇?怎么看都像个小村子。到了镇政府门口,才确定自己没来错地方。
没有米粉店,有那么一两家所谓的美食店,招牌上写着鱼煲、小炒和火锅。还有两三家老爸茶馆,我想那里应当有简餐小吃,走近看,柜台上空落落的,还没到午餐时间。
茶馆里坐着些黑脸黑脚的男子,默默地看着我。我想开口问,犹豫片刻,转身走出去。河那边还有些房屋,或许后安镇并不太小,或许那边有粉店?算了吧,即使有,我也不想在这里吃,谁知道进嘴里的是粉还是土?
沿着河边前行,到了镇子的另一头,打开手机地图,和乐镇距这儿只有五六公里,开车也就是一刻钟。到那边去看看吧,是否有机会尝尝名满天下的和乐蟹。
乡道蜿蜒坎坷,在田地里绕了好一会儿,车子又扎进了一个灰头土脸的村镇。道路不窄,却被一堆堆砂石挤得难以通行,似乎家家都在盖房子,新建好的房子却还像是旧的。
好不容易转入了主路,眼前宽敞了很多。和乐镇的体量数倍于后安镇,它主路是个十字架形状,十字交叉的地方是镇中心,居然还有红绿灯,长的那一端直通国道。
临近中午,我开始在这十字架里转圈。有意思的是,和乐镇里还有两家后安粉店。我此时对米粉已经没了兴趣,只想找到和乐蟹。然而,镇子里饭馆都是那种毫无特色的,写着早中晚餐,都是些普通炒菜和经济餐,没有蟹煲,没有香辣蟹。
我想不行就来碗海鲜粥,依然找不到。走进菜场,里面都是普普通通的菜肉鸡鱼,没有卖螃蟹的。这就奇怪了,号称产量不小的和乐蟹在哪里?我驱车沿着大路往镇外走,总算是看到了几家水产批发店,店里摞着一堆白色的泡沫箱。
不甘心,我又转回去,沿着十字架来回再叉叉了一遍,还是没找到。
离开和乐镇,到了与国道交叉的丁字路口,才发现这里有几家店铺,包括路边摊,全都是卖粽子的,和乐粽在海南的名气可不小。
万宁探源的故事讲完了,接着聊聊为何我会一无所获。
和乐镇吃不到和乐蟹,其实很好理解。个头大点儿的和乐蟹,两百块一斤起。看和乐镇的模样,也不是个富足的地方,当地并没有面向外来食客的饮食街,那么贵的螃蟹,做出来给谁吃?海南人离不开海鲜,但寻常百姓也就吃些小鱼小虾,个头大的都卖到了城里,大多进了外地人的嘴。
建筑工人住不起自己建的高楼,藏餐馆里也没有冬虫夏草。
后安镇没有米粉店,这倒是值得多聊几句。
所有特色饮食,都有其源起、演变的过程,且多被附会了某个故事。人们得到饮食享受的同时,也需要获得精神及文化上的满足。由于店家和食客都只需要得到正向的激励,于是这类无需考证的故事常常就会越来越不靠谱。
除了附会名人,编故事常见的手法是拉长时间线。比如唐代的和乐蟹与宋代后安粉,是不是显得历史很悠久?其实,若是一千多年前送你来海南,仅次于满门抄斩,苏东坡被贬到琼北,硬抗了四年,回去的路上照样完蛋。琼南万宁这种瘴疠之地,当年会有几个汉人?
强化发源地的特别属性是另一种编故事的模式。下图对后安粉介绍的文字,我在海南各处都能看到,标点符号都不差。一个小镇,为什么会到处都是粉店?做出来给谁吃?总不成是从早到晚都是粉,你家我家换着来?你这是米粉还是白粉?
来后安镇之前看到这些介绍,我也知道都是瞎编。当时想,后安镇或许是个生产宽米粉(沙河粉)的基地。这种情形在很多地方都有,某一特色饮食的主原料经常是在某个特定的区域里生产。
在后安镇的一无所获让我意识到自己认知的错误。沙河粉这类鲜米粉,在海南炎热的天气下保质期很短,一个小镇生产供应大片范围并不现实。现代食品生产设备和技术已经如此先进,一种以猪内脏为主配料的汤粉,更没什么奥秘可言。这种口味,稍加培训谁都能做。
后安镇没有专门的粉店,并不代表这里没有后安粉。只是那几家面向本镇人的小饭馆,没必要强调在他们看来普普通通的早餐食品。
后安粉是怎么来的?或许是某个后安人到城里开店,做的汤粉比别家的好吃,或许又在某个年代,几个亲戚朋友走出去,将这种受欢迎的汤粉传播开来,就有了后安粉的名号。至于饮食的故事么,名气大了就会有人给你编。
在海南万宁的探源,像是一无所获。其实不然,我觉得走这一趟挺好,对本地风土文化的观察,很有意义。
寻味,并不只是为了吃。
后记:
本篇记录的2018年10月的游历,由于笔者见识有限,对两个镇的描述未必准确。
据说,后安镇里已经有了后安粉店。同样的,和乐镇里一定吃得到和乐蟹。别忘记了,唐代的时候,和乐蟹就是当地官吏招待贵宾的佳肴。一千多年过去,来镇上的贵宾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