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佳
6月10日,南充市嘉陵区大通镇大沟头村四川天兆猪业股份有限公司核心育种场内,一头头种猪在优哉游哉地吃饲料。据了解,目前这里的种猪和仔猪总存栏量达3000头。
“大沟头育种场一线饲养员仅20名,在数字农业和智慧化养猪设备加持下,育种场 3000 头种猪、仔猪被管理得井井有条,否则需要的人手至少要增加一倍以上。”育种场生产部经理张尚卫说。
电子饲喂站。 嘉陵区农业农村局 供图
养猪环境好吗?听大数据怎么说
据了解,这里采用的是天兆猪业“余氏5.0版”楼房养猪模式,每头猪“住楼房”“吹空调”“带耳钉”,既省地,又便于精准管控,生猪处于最舒适的生长环境。
临近中午,几名饲养员出现在3楼生猪产房,这是育种场的例行巡检,看到猪只的生长状态良好,饲养员们点开手机进行了几番操作,很快就退了出去。
怎么确保喂养的饲料、营造的室内环境是最受这些猪儿欢迎的,莫非凭养殖人员的主观判断?“我们凭的是大数据分析。”育种场工作人员袁章介绍说。
只见他点开了猪场的“天兆云智能管理养猪管理系统”,育种场的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管理均实现了“数字化”,换言之,通过前端设备数据获取,每只猪每天的生长环境、采食量、数量变化情况等自动生成一组组数据,并汇总形成养殖管理、精准饲喂、疾病监测、育种管理等数据库,再通过与天兆猪业每年15至20万繁殖、系谱数据,10年17万生长性能数据比对,实现数字分析、数字决策、数字说话,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大数据依据。
智能化养猪成功秘诀看过来
在物联网、设施畜牧业、智慧畜牧等信息化新技术基础上,天兆猪业成功搭建了数字化管理平台,构建起智能管理数字化养猪模式,那么,这一模式有哪些成功秘诀?
首先是配备了完备的前端采集设备。每只猪刚一出生,便戴上了电子耳标,还有自己的名字,身份信息录入生猪繁殖育种数字化管理系统,建立了独立的身份档案,随后的整个选育过程都会“记录在案”。类似的智能化数据采集设备还有:精准环境控制传感器、控制箱、报警网关,母猪自动饲喂站,疾病控制实验室仪器,背膘测定仪,精液采集罐装分析设备等。
当然,除了前端设备自动获取的数据,也有一部分数据需要人工记录存档,育种场给每位饲养员都配备一台手机,随时记录生猪数据,并上传至数据库、存档。
其次,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是制胜的另一个“法宝”。天兆猪业将数据应用在自动精准环境控制系统、数字化精准饲喂管理系统、畜禽疫病监测预警系统、繁殖育种数字化管理系统、养殖管理系统上,通过数据比对分析制定个性化的育种方案。
“通过大数据比对,我们甚至能够准确知道一头种猪吃了多少,吃的什么,产仔如何,当天吃得过多还是过少。”张尚卫介绍,“同时也能够科学研判哪些杂交组合的猪更有养殖‘前途’,降低选育成本。”
目前,这套管理平台在天兆猪业嘉陵区大通、大观等乡镇的龙池猪场、大观猪场等均得以应用,同时,通过全公司联网的“综合安防管理平台”,甚至远在重庆的总部,都能通过大屏幕随时观察猪场的情况。
“大数据赋能,生猪养殖更加科学、高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嘉陵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育种属于生猪产业链的上游,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曾祖代纯种猪,每一头都有标准血统和基因测序,正是大数据支持下,曾祖代不仅存活率高,而且生产效率、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据了解,在地方农业农村部门项目资金支持下,天兆猪业不仅构建起智能管理数字化养猪模式,而且在负一楼设立环保处理中心,采用干清粪工艺,使粪污、废水日清日结,粪污、废水通过发酵床、立页增氧、厌氧好氧发酵等工艺最终达到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