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分析了小棚秋虾为什么难养的原因,并提出了管理小棚秋虾中针对塘底处理、高氨氮水源的处理、盖棚的时机把握、转肝期管理方面的建议

养虾技术视频大棚_小棚虾养殖技术pdf_小棚养虾全程操作流程

养殖40天后虾苗发病或排塘是如东小棚面对的第一个挑战

一、小棚秋虾难养的原因

1、苗种问题

苗种问题是对虾养殖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近年来苗种退化、疫病高发,养殖40天以后虾苗容易发病,掉苗或排塘是如东小棚面对的第一个挑战;而秋虾由于育苗地区海水污染、春虾未用完的亲本继续生产等问题,苗种质量相对春虾要更不可控。

2、底质问题

小棚毕竟不同于外塘,外塘污染主要是投料区,但小棚就是整个棚,大量的饲料残饵与对虾粪便积累到小棚底部,如没有及时的分解或氧化,这些高蛋白含量有机物便会与土壤中的金属铁或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底层氧气,生成相应的黑色物质,如硫化亚铁和硫锰化物,同时产生部分的恶臭气体硫化氢和胺类,对底层生活的对虾来讲,是有毒物质,也是导致秋虾前期水质过肥倒藻、偷死的主要诱因;特别是春虾养殖不成功或者养殖中批的小棚,底质问题会更严重。

3、温度问题

(1)高温倒藻:春虾的养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经历早期水难肥到后期水浓、水浑,伴随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和数量的增多;秋虾正好相反,养殖过程中从夏季到秋冬,温度逐渐降低,秋季盖棚放苗容易导致苗棚水温过高,藻类生长与繁殖活力下降,大量倒藻,导致水体毒素增多,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升高,造成死虾。

(2)天气突变,温度变化大,藻类死亡。

4、疾病传染问题

如东地区有两种主体的养殖模式:小棚养殖和外塘养殖。9月前后,外塘开始发病,以传染性的弧菌或是偷死为主,这些传染源随鸟的粪便传播,没有盖棚则容易被病菌传染,造成对虾大面积的死亡。

5、肥水问题

秋虾温度从高到底,而且经历过7月的晒塘,塘底部分有机质被氧化;剩余部分有机质在8月放苗时,由于温度过高,极容易被细菌分解释放出来,肥水速度非常快,而且受天气影响变化很快,虾苗应激,水体代谢能力下降,因而出现水易肥、水不稳的问题。

小棚虾养殖技术pdf_小棚养虾全程操作流程_养虾技术视频大棚

水质不稳、弧菌感染导致大量死虾

二、小棚秋虾养殖管理的建议

1、塘底处理要足够充分

对于小棚塘底的处理是秋虾养殖的关键操作,今年小棚由于中批虾养殖比例大大下降,加上担心台风影响,大部分均做了拆棚处理,这是好事情,可以让小棚充分暴晒。出现干裂后用小型微耕机进行翻耕,使塘底得到充分的氧化,结合生石灰150-200斤/棚进行干撒,这样做可以有效的防止秋虾出现的水过肥、假肥、偷死等一系列问题。

2、高氨氮水源的处理方法

随着小棚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水质污染问题也不断加剧,特别是水源中重金属以及氨氮的含量持续升高,我们也不能一直寄希望于拿到又长得快,抵抗力又高的虾苗来应对水质差的问题。因此,在养殖实践中可以集合自己的塘口情况做下改进:空出3个棚(一般10个棚配1个棚),不盖膜,如图所示,一侧进水,一侧出水,棚之间打通接水管形成水流状,3个棚相当于150米的水处理渠道,通过充分暴气转化后,高氨氮水源在出水口检测基本可以降低1.0-2.0。养户还可以将光合细菌、乳酸菌等活菌集中使用这3个处理池,既处理水质又省劳动力。

小棚养虾全程操作流程_小棚虾养殖技术pdf_养虾技术视频大棚

空出3个棚不盖膜,一侧进水,一侧出水,棚之间打通接水管形成水流状

而目前养户采用的蓄水池处理效率偏低,暴气不充分,难以解决氨氮高问题;而盖棚大剂量的漂白粉虽然能处理氨氮,但只是转化了存在形式,而且成本高,只适合放苗前。

3、盖棚的时机把握准确

今年小棚大部分集中在8月上旬放苗,这个阶段整体气候相对稳定,但气温较高,为防止盖棚后出现的倒藻应激等问题,可以根据水温情况,在9月下旬到10月上旬盖棚,稳定过渡。放苗密度根据水源情况,相较春虾降低密度,降低养殖管理风险,拖长时间,养殖大规格虾,同样产量不受影响。有条件的后期低温还可以匹配夜间锅炉加温,到元旦前后卖虾,让利润最大化。

4、重视转肝期的管理

虾的身体结构相对简单,肝胰脏集疾病免疫、消化、解毒、代谢和贮存功能于一体,是除甲壳之外对虾最为重要的器官。对虾健康与否、抗逆性强弱、生长快慢等都与肝胰脏有着极大的关系。

实践发现,如果对虾在小苗期肝脏发育不良,过料时容易出现肝胰脏萎缩,空肠空胃等问题;而在转肝期食性变化,消化负荷增大,此时如果缺乏调理,肝胰脏功能失衡,肝脏容易受感染,出现红肝、肿大等问题。当养殖进入中后期,水质恶化、弧菌超标,对虾生存环境恶劣,若此时缺少肝胰脏护理,在遭遇天气突变、大量蜕壳及其他内外因素变化时,极易诱发疾病,出现慢料、慢大,甚至偷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保肝类的功能性饲料,相对拌药来说不容易流失药效,使用也方便很多。

三、放苗期特殊情况处理应对

1、放苗时水生昆虫较多的情况

很多水生昆虫及其幼体对刚放的虾苗具有攻击性,如个体较大的蜻蜓幼虫、水蜈蚣等,若在放苗时,水中已经有很多水生昆虫,则会影响虾苗成活率。

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预防:

(1)进水后及时盖膜,留两端打开通风降温,若进外河水或有蓄水池,最好使用60目网袋过滤或在蓄水池中就彻底消毒。

(2)漂白粉消毒彻底,消毒时膜已经盖好。

(3)消毒后第二天就开始曝气,第四天就可以及时放苗,不能拖延时间太久。

2、放苗后藻类大量繁殖的情况

如果再放苗后藻类大量繁殖,首先会引起水体pH值飙升,影响虾苗鳃丝发育,影响虾苗成活率;其次,还会因光合作用强烈,大量增氧,虾苗易患气泡病,飘苗;此外,容易形成单一藻类,老化,大量凋亡,水质不稳,难以调理,影响虾苗成活率。

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处理:

(1)消毒后第二天开始曝气,第三天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进行压制。

(2)放苗时藻类已经开始繁殖,可以使用腐植酸钠(约3斤/棚,盐度高的水体先使用自来水溶解,然后泼洒,保证溶解)遮光抑制藻类繁殖,调整藻相,增加藻类种类。

(3)放苗前后每天使用发酵饲料发酵液进行稳水,大量活菌及碳源补充可稳定水质藻相。

3、放苗后浮游动物大量繁殖的情况

如果放苗后1-2天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则容易引起大量摄食水体藻类,导致水体清澈见底,影响水体溶氧。其次,浮游动物将水吃清后,光线直射塘底容易产生泥皮和青苔,影响肥水。

建议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处理:

(1)每天早上投喂一餐,初始阶段,每餐投喂2两饲料,随着放苗时间增加,最多每餐投喂不超过半斤饲料,让虾苗其他时间就摄食浮游动物。

(2)使用腐植酸钠3斤/棚,遮光降低水体透明度,降低虾苗应激,提高虾苗摄食速度。

4、泥皮大量泛起的情况

泥皮是底栖藻类附着在底泥上,水清,光线照射后,底栖藻类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底泥充胀,密度降低,不断上浮到水面,严重影响水体浮游藻类的生长。底泥上底栖藻类死亡腐烂后又不断下沉会坏底,令底部发臭,影响虾苗成活率。

可通过以下几方面来预防处理:

(1)放苗后多使用芽孢杆菌调水,持续分解水体和底部有机质,保持水体透明度(藻类适度繁殖)。

(2)万一大量浮游动物滋生,将水吃清,则及时使用腐植酸钠控制水体透明,避免光线直射塘底。

(3)使用有机酸解毒,增加水体通透性,加速水体有机物分解。

四、秋虾小棚放苗流程建议

养虾技术视频大棚_小棚虾养殖技术pdf_小棚养虾全程操作流程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