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实验室养殖系统及高密度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俗称淡水小龙虾,属甲壳纲、十足目、鳌虾科、原螯虾属,是我国常见的四大淡水经济养殖虾类之一。克氏原螯虾近年在国内发展迅猛,其总产量从2005年的8万吨,发展到2018年的164万吨,其中湖北省2018年总产量为81.2万吨,位居全国第一位。并且因其色泽鲜艳、味美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形成了独特的小龙虾饮食文化,创造了地域性品牌,如“潜江小龙虾”、“盱眙小龙虾”等。
尽管小龙虾产业如火如荼,目前国内的小龙虾产业却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科学研究基础薄弱、种苗质量不稳定和无专门的高质量饲料等,总体上现在呈现品质退化、研发不够、成果有限的局面。然而,近年来克氏原螯虾的实验室养殖技术一直难以突破,传统的实验室养殖方法难以将小龙虾养活,这导致小龙虾科学研究成果有限。如何在实验室环境中将小龙虾高质量的养殖成功成为小龙虾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前期已有发明关注到小龙虾养殖技术问题,但关于小龙虾实验室养殖技术的发明却很少见。
实验室研究工作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参考,如何让实验室里养殖的小龙虾得出的结果更好的服务于生产,这对实验室养殖小龙虾的技术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专利发明人对实验室养殖小龙虾的养殖系统、养殖水质、虾苗运输和养殖管理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试验,获得了一种实验室养殖克氏原螯虾的方法,发现本发明的养殖效益较优,并且环境污染小。本发明不仅填补了实验室养殖小龙虾的技术空白,还提高了小龙虾的生长性能,这一方面提高了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效率,另一方面也使实验室的数据更好的服务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实验室养殖系统及高密度养殖方法,首次通过科学试验建立了合适的实验室克氏原螯虾养殖系统,本方法科学合理,易于操作,弥补了实验室养殖小龙虾的技术空白,显著提高了小龙虾的养殖密度、成活率、健康状态和生长性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小龙虾实验室的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a,水泵b,过滤装置,冷暖机,养殖桶,增氧机,pvc管,钢管;所述蓄水池通过pvc管分别与水泵a和水泵b的进水口连接,水泵a和水泵b的出水口通过pvc管汇聚后与过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的出水口经pvc管一直连通布置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的上方,所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上方的pvc管上对应开设有18个水龙头,所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的左上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pvc管连接汇集后导入到蓄水池中;所述蓄水池中设置有2个直径为90cm的曝气盘,所述曝气盘经由钢管连接一直通到18个养殖桶中,所述钢管上设置有用于增氧的增氧机。
优选的,所述冷暖机并列设置在过滤装置和养殖桶之间的pvc管线上,冷暖机将养殖水温控制在25-30℃。
优选的,所述养殖桶的规格为长*宽*高=120cm*90cm*60cm,桶颜色为蓝色或者偏暗色调,养殖桶材料无毒,内部无直角;每个养殖桶的4个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遮蔽管,所述遮蔽管直径为8cm,长度为12cm,颜色为灰色,其中一头用10目网封闭;养殖桶中还设置有喂食台,所述喂食台由40目绢网和70cm长竹片制成大小为35cm*35cm喂食台。
优选的,所述蓄水池中还设置有约30cm的净水细菌屋以及适量塑料生物球。
优选的,所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分三排设置,每排设置6个养殖桶。
优选的,每个养殖桶均设置有排污孔,排污孔上连接有排污管用于排污。
另外,本发明还要求保护由所述养殖系统进行实验室养殖的方法,包括:
(1)虾苗运回暂养期的养殖:虾在早晨七点之前运输回来后,先将运输框中的草捞出,然后将框中的虾在含1g/l抗应激添加剂的水中浸泡处理三次,每次30s;然后将虾缓慢放入暂养池的水中,密度不超过30尾/m2;第一周第一天向水中加氯化钙和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镁的添加浓度均为5mg/l,第一天仅晚上七点投喂少量饲料,饲料添加量约为虾苗体重的1%;第二天到第三天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3%左右,水体中每日添加抗应激添加剂,添加浓度为10mg/l;第四天到第七天增加饲料投喂量,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4-6%,饲料中添加调理肠道和肝脏的添加剂;第一周加强监测水温、溶氧、亚硝酸盐、ph,保证不超标,尽量减少人为干扰;暂养第二周的第一天在养殖水中加氯化钙和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镁的添加浓度均为5mg/l;第二周正常投喂饲料,适度换水和吸污,但每次换水不得超过水体总体积的1/3;
(2)正式养殖实验期间的养殖:暂养14天后,挑选出大小一致,附肢完好,个体饱满,背甲光泽度强,均重接近的雌虾和雄虾,将挑选的虾转入养殖桶中进行养殖,每桶18尾,开启养殖系统中水泵、过滤装置、冷暖机、增氧机、水龙头使整个系统循环,每日投饵量为虾全重的3-5%,每日中午虹吸法清理残余饲料、小龙虾脱去旧壳与粪便,记录小龙虾死亡数并称重,每隔一日换水三分之一,水温控制在25~30℃,ph控制在7.0~8.5,溶氧保持在5mg/l,氨氮浓度<0.05mg/l;
(3)蜕壳期间的养殖:当观察到小龙虾的头胸甲和尾部开始裂开时,需将溶氧量调整至>6mg/l,饲料投喂量需充足,且尽量少干扰,周围无噪声,尽量不开灯;总体上依然要求不人为制造过多干扰,注意将养殖桶盖上遮阳网。
优选的,所述抗应激添加剂的组成为维生素c:葡萄糖=1:9。
优选的,所述养殖桶中18尾虾的雌雄比例为2:1。
优选的,所采用的饲料为是自制小龙虾饲料,所述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0~35%,脂肪含量为7%左右,赖氨酸含量为1.5~1.8%,蛋氨酸含量不低于0.5%,钙含量为2-2.5%,磷含量为1.8%左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明显有益效果:本发明已率先成功实现实验室室内循环水高密度养殖小龙虾,养殖密度是实际生产中的3-5倍,生长速度与实际生产接近,且成活率达到85%以上,为系统、深入开展克氏原螯虾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小龙虾实验室的养殖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小龙虾养殖桶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养殖桶的平面图;
图4为本发明遮蔽管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蓄水池,2-水泵a,3-水泵b,4-过滤装置,5-冷暖机,6-养殖桶,7-增氧机,8-爆气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文字仅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一种或几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并不对本发明具体请求的保护范围进行严格限定。
实施例1
一种小龙虾实验室的养殖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泵a2,水泵b3,过滤装置4,冷暖机5,养殖桶6,增氧机7,pvc管,钢管;所述蓄水池1通过pvc管分别与水泵a2和水泵b3的进水口连接,水泵a2和水泵b3的出水口通过pvc管汇聚后与过滤装置4的进水口连接,过滤装置4的出水口经pvc管一直连通布置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6的上方,所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6上方的pvc管上对应开设有18个水龙头,所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6的左上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通过pvc管连接汇集后导入到蓄水池1中;所述蓄水池1中设置有2个直径为90cm的曝气盘8,所述曝气盘8经由钢管连接一直通到18个养殖桶6中,所述钢管上设置有用于增氧的增氧机7。
其中,所述冷暖机5并列设置在过滤装置4和养殖桶6之间的pvc管线上,冷暖机将养殖水温控制在25-30℃。
所述养殖桶6的规格为长*宽*高=120cm*90cm*60cm,桶颜色为蓝色或者偏暗色调,养殖桶材料无毒,内部无直角;每个养殖桶6的4个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遮蔽管,所述遮蔽管直径为8cm,长度为12cm,颜色为灰色,其中一头用10目网封闭;养殖桶6中还设置有喂食台,所述喂食台由40目绢网和70cm长竹片制成大小为35cm*35cm喂食台。
所述蓄水池1中还设置有约30cm的净水细菌屋以及适量塑料生物球。
所述18个并列设置的养殖桶6分三排设置,每排设置6个养殖桶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养殖桶6均设置有排污孔,排污孔上连接有排污管用于排污。
实施例2
一种利用实施例1所述养殖系统进行实验室养殖的方法,包括:
(1)虾苗运回暂养期的养殖:虾(体重约10g)在早晨七点之前运输回来后,先将运输框中的草捞出,然后将框中的虾在含1g/l抗应激添加剂的水中浸泡处理三次,每次30s,所述抗应激添加剂的组成为维生素c:葡萄糖=1:9;然后将虾缓慢放入暂养池的水中,密度为30尾/m2;第一周第一天向水中加氯化钙和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镁的添加浓度均为5mg/l,第一天仅晚上七点投喂少量饲料,饲料添加量约为虾苗体重的1%;第二天到第三天日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3%左右,水体中每日添加抗应激添加剂,添加浓度为10mg/l;第四天到第七天增加饲料投喂量,投喂量为虾苗体重的5%,饲料中添加调理肠道和肝脏的添加剂;第一周加强监测水温、溶氧、亚硝酸盐、ph,保证不超标,尽量减少人为干扰;暂养第二周的第一天在养殖水中加氯化钙和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镁的添加浓度均为5mg/l;第二周正常投喂饲料,适度换水和吸污,但每次换水不得超过水体总体积的1/3;所采用的饲料为是自制小龙虾饲料,所述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30~35%,脂肪含量为7%左右,赖氨酸含量为1.5~1.8%,蛋氨酸含量不低于0.5%,钙含量为2-2.5%,磷含量为1.8%左右;
(2)正式养殖实验期间的养殖:暂养14天后,挑选出大小一致,附肢完好,个体饱满,背甲光泽度强,均重(15.46±0.20g)接近的雌虾216尾和雄虾108尾,将挑选的虾转入养殖桶中进行养殖,每桶18尾,开启养殖系统中水泵、过滤装置、冷暖机、增氧机、水龙头使整个系统循环,所述养殖桶中18尾虾的雌雄比例为2:1,每日投饵量为虾全重的4%,每日中午虹吸法清理残余饲料、小龙虾脱去旧壳与粪便,记录小龙虾死亡数并称重,每隔一日换水三分之一,水温控制在27℃,ph控制在7.5,溶氧保持在5mg/l,氨氮浓度<0.05mg/l;
(3)蜕壳期间的养殖:当观察到小龙虾的头胸甲和尾部开始裂开时,需将溶氧量调整至>6mg/l,饲料投喂量需充足,且尽量少干扰,周围无噪声,尽量不开灯;总体上依然要求不人为制造过多干扰,注意将养殖桶盖上遮阳网。
经过上述养殖后,本实施例共养殖18×18=324尾小龙虾,成活281尾,小龙虾的总体成活率达到85%以上,虾平均体重为42g左右,雌虾抱卵率为70%,抱卵量为450粒/尾。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其作一些修改和改进。因此,凡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克氏原螯虾的实验室养殖系统及高密度养殖方法,所述系统包括:蓄水池,水泵a,水泵b,过滤装置,冷暖机,养殖桶,增氧机,PVC管,钢管。所述方法包括:(1)虾苗运回暂养期的养殖,(2)正式养殖实验期间的养殖,(3)蜕壳期间的养殖。本方法可操作性强,显著提高了实验室养殖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密度、成活率、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为学者开展克氏原螯虾实验室研究提供了极大支持。
技术研发人员:田娟;陈效儒;吴凡;文华;郜卫华;彭迪;徐磊;蒋明;陆星;喻丽娟;张璐;李淑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通威股份有限公司;长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8.07
技术公布日: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