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天津市规模化畜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由于大量粪污集中产生、排放,对大气、水、土壤产生了污染,周围环境无法承载消纳,已成为一些地区新型的污染源,给自然环境、公共卫生安全和养殖业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采用调查研究法、文献资料综合法,全面深入分析评价了天津地区的集约化畜禽养殖污染现状和养殖污染的治理、资源化利用的情况,从粪便土地承载能力角度,完成了对天津市土壤粪便负荷的分析以及粪便污染风险的警报分级。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治理畜禽粪便的污染以猪、牛粪便为主,畜禽粪便90%未经无害化处理排放到农田中,污染形势日趋严重。除了畜禽粪便固体污染外,我市畜禽粪尿的污染更加严重,每年约30%的畜禽粪尿排入河道池塘,使我市的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蓟县畜禽粪便土地负荷最高,环境影响较严重;大港区环境影响很小。通过以上研究计算我市的畜禽粪便土地负荷,我市的土地负荷警戒值达到0.5,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已经体现出一定的环境胁迫水平。目前天津市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清理方式主要以干清粪为主,而对于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则主要以农业还田利用为主作为有机肥源是主要利用途径之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殖场进行调研,对养殖场粪污的处理与处置案例进行了“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以厌氧沼气为纽带“厌氧发酵-仿生态塘-人工浮岛-藻网滤床”养殖废弃物生态组合处理技术,以及“一体化厌氧消化与深度处理相结合,农田回灌与达标排放相配套”的养殖粪污循环综合利用技术对降低规模化养殖场对环境造成的养殖污染是行之有效的。经过清洁工艺的改造,规模化养殖场的粪污排出量明显下降,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降低,养殖场的每日奶牛产生的粪污中约80%能够做到集中回收,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且不存在季节性差异。针对天津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有针对性的战略对策及技术路线和方案,为天津市畜禽养殖业畜禽粪便的污染防治及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促进天津市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