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教育帮扶实践和“双师教学”汇报会上,刘彭芝校长和国务院参事汤敏访谈双师教学第一课堂授课教师。 王一迪/摄
中青在线讯(实习生 隋明照 王一迪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蒋欣)“原先的问题是能不能上学,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上好学。”近日,在北京市人大附中帮扶实践和“双师教学”项目经验分享会上,国务院扶贫办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汤敏表示,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这些地区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带领全家脱贫,防止贫困的代际相传,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目标。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将优质教学资源输送到需要的地区。
十多年间,拥有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人大附中,一直在探索以优质资源带动帮扶教育均衡发展的办法。
2007年,已被评为海淀区优秀青年教师的人大附中化学老师马静加入了教师支教团,成为人大附中到延庆县永宁中学支教的12位老师之一。永宁中学离北京市区仅有七十多公里,但却地处山区农村,交通不便,发展滞后,十年间几乎没有学生考上本科。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决定,让支教老师所带班级的79个学生到人大附中本部完成高三学业,并且为他们免费提供住宿。马静说:“这79个学生,除9人提前报考高职以外,剩下的70个孩子有56个考上了本科,最高分620分,创造了永宁中学的历史。”
六盘山高中的命运也在2007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六盘山高中被选为人大附中的“手拉手”学校,通过互联网远程互动教学、人大附中老师到六盘山中学讲座、选派优秀学生到人大附中“留学”等方式,让这所处于少数民族地区、生源多为西海固贫困山区孩子的中学,得到了飞速发展。校长金存钰说:“人大附中的帮助是我们这十年发展过程中的‘隐形的翅膀’,给我们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教育理念的改变,而这一改变,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讲意义都是非常深远的。”
为了让更多的学校获得人大附中的优质教学资源,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在2013年共同发起了“双师教学”公益项目,通过人大附中“第一课堂”老师视频讲授加帮扶学校“第二课堂”老师答疑的方法,把人大附中老师教学过程中的备课、讲授、课件资料、作业习题完整的提供给帮扶学校的老师,使人大附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到达更多、更偏远的地区。
广西省上林县三里中学数学教师覃海礼于2014年9月加入了“双师教学”项目,两年多时间过去,他明显感觉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所提升。“有一次,电视台的编导采访了我的学生之后非常惊讶,不敢相信乡村的孩子在镜头前能这样大方、流畅地回答问题。”
青年教师李晨光,是“双师教学”初一数学(下)提高版、初二数学(上)等课程的老师,李晨光说:“每节课都有一台摄像机对着我们,这让我和学生们注意力特别集中,不敢有丝毫松懈。”
汤敏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课堂的受益人不应该仅仅是中小学生。现在,模仿“双师教学”模式,面向大学生的创业课堂、面向农村淘宝店主的电商培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未来,面向农民工群体的技能培训,也即将上线,“互联网+”教育扶贫的模式,将为精准扶贫工作,带来更多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