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致富果产值60亿 宜昌夷陵柑橘“接二连三”延长产业链_fororder_01

宜昌市夷陵区星翔农产品专业合作联社社员将“夷陵红”柑橘摆出丰收造型吸引游客。(通讯员 张国荣 摄)

10月14日至15日,第八届湖北宜昌(夷陵)柑橘节,在西陵峡畔“橘都茶乡”夷陵区举办。

作为全省重点打造的十大产业链之一,围绕柑橘产业链,夷陵区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三峡蜜橘产业集群等项目,统筹推进柑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从“一粒种子”到“一杯橙汁”、再到皮渣资源化利用,打造一产“接二连三”完整柑橘产业链条,推动柑橘产业从“榨干吃净”向“一网打尽”升级,年综合产值已达60亿元。

万亩橘园专攻“精品”

10月11日,小溪塔街道官庄村橘园,放眼望去,一株株橘树上挂满蜜橘,碧绿中透着微黄,饱满有光泽。橘农陈清华在橘园忙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我今天请了12个人来帮忙摘橘子,现在采摘的品种是普早,一天下来可以摘个七八千公斤,每公斤能卖到2元。”

陈清华家有20亩柑橘园,近年在柑橘专业合作社组织下,果园实施标准化改造,宽行窄株,缓坡大块,水肥一体标准化种植,“今年的精品早熟蜜橘,皮薄果肉饱满,甜度提升了两个等级,”陈清华算了一笔账,蜜橘收购价比去年上涨,今年收入可以接近13万元。

“在全国柑橘市场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夷陵柑橘产业发展关键是要以品质取胜,提高规模化种植、设施化栽培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夷陵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大力实施绿色生态标准橘园建设,推广柑橘栽培先进集成技术,完成宜昌蜜橘标准化基地改造15538亩,形成了以官庄为核心的千亩宜昌蜜橘现代化生产基地,以宋百路环百里荒旅游干线为核心的现代生态橘园,以小鸦路沿线为核心的万亩精品柑橘走廊。

据介绍,夷陵区20万人吃上“柑橘饭”,柑橘种植面积、产量和综合效益位居全国第五,全省第一。该区现有柑橘总面积33.5万亩,年产量稳定在70万吨以上,目前实现年综合产值60亿元,年出口量达10万吨,出口产值6亿元,远销加拿大、哈萨克斯坦、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初加工到全产业链升级

10月12日,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紧张有序作业,流水线上,一个个金黄饱满的橙子经过筛选、清洗、分级、包装、封箱,即将销往国内外各地市场。

“通过自动化筛选设备对柑橘果形大小直径进行分级,尺寸标准均匀,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相比人工筛选,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公司负责人王伟说。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是该区做大做强柑橘产业的又一举措。夷陵从产业项目资金中扶持3000多万元,支持柑橘企业引进智能分级、精深加工和技术研发,新引进2台套柑橘加工新型设备,拟引进2条全国最先进的柑橘智能化分选加工设备,突破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和关键环节。同时,实施冷链仓储提升工程,通过集中式和分散式冷库的建设,全区冷库库容达到12万立方米,夷陵柑橘初加工企业实现冷链仓储全覆盖,三峡银岭冷链成为全省最大的水果冷链企业。

2020年12月1日,夷陵区与恒大农牧集团签订现代柑橘产业园项目合作协议,标志着夷陵区首个柑橘全产业链深加工项目正式落户。该产业园主要进行柑橘全产业链深加工,明年投产后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0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农旅融合拓宽致富路

10月13日,官庄村习家岗橘园里,深绿浅黄的柑橘压弯枝头,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距离橘园10分钟车程的三峡柑橘博物馆同样人头攒动,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打卡”橘文化。

如何让柑橘产业实现更大价值?夷陵充分利用柑橘这一资源优势,着力走“橘旅文”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培育乡村产业,从卖产品到卖风景、卖文化,田园变景区、农产品变商品、传统劳动变休闲体验,拓宽增收渠道。

该区依托景区游、乡村游,大力推进橘旅融合,以官庄村为核心、宜昌官庄柑橘文化广场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利用现有三峡柑橘博物馆、柑橘文化广场,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宜昌蜜橘农耕文化,按照4A级旅游景区标准打造官庄三峡柑橘公园,推出小鸦路柑橘风情带、环百里荒精品柑橘采摘观光游、橘海稻香休闲观光采摘游等一批特色旅游线路。

“十四五”期间,夷陵将围绕打造中国知名“橘都”,打造全国现代橘园技术集成示范、全国全果加工综合利用示范、三峡柑橘产地交易市场建设示范和湖北“橘文旅”融合示范,力争到2025年全区柑橘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50亿元。(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乐克 通讯员 夷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