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科学发展人才是关键;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引擎”。湘潭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全力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坚持党管人才、创新聚才、用心留才,让人才在各条战线上“大显身手”,激活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引擎”。

惠才政策激活“一池春水”

支持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优秀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兴业,创办领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新乡贤”回乡工程,引导老党员、老干部、经济文化能人等群体扎根本土,培育、壮大新乡贤队伍,夯实乡村德治人才基础……湘潭县六类人才总数达5.2万人。近年来,湘潭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中央、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县域工作实际,突出引育并重,制定出台了《湘潭县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十五条措施》,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天易经开区企业信诺颜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年,该公司正式启动了上市工作,但是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不少瓶颈:上市业务刚接触不久,对上市实操还有些陌生……

了解有关情况后,湖南省证监局来县挂职的副县长郑江南立即组织税务局、商务局等单位多次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针对企业在推进上市工作过程中反映的困惑和问题进行分析研判,为企业解疑答惑,并列出问题清单,交办至相关单位,以最快效率推进企业上市工作。目前,企业正在稳步推进公司股改工作,预计2024年7月前完成新三板挂牌。

银发人才唱响最美“夕阳红”

乡村振兴需要持续性的人才输入。今年来,湘潭县广开渠道为乡村引才,成立了8个老专家工作室(卫健系统成立了老医师工作室),6个乡村振兴帮扶联系点,将有农村工作经验或涉农方面专业技术特长的老同志选出来、用起来,根据不同类型村需要,科学搭配、优化组合,让他们成为乡村振兴“领头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楠竹是湘潭县林产业的主要产品之一,县林业局的“银发人才”专家工作室在调研中发现,楠竹生长迅速,存量充足,亟待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

说干就干,以该局高级工程师阳建高为首的专家团,深入白石镇莲花村万亩楠竹基地调研,发现丰厚的楠竹资源没有产业作为支撑,而且林区道路不通,严重阻碍了村民们致富的步伐。为了解决这一瓶颈,经县老科协林业分会牵线搭桥,村上决定进行村企联姻,由湖南益林竹业提供楠竹资源和竹初加工产品,并进行产品销售等,进一步打通村民们的致富通道。

这样的“银发人才”队伍还有很多很多:县税务局离退休干部陈建新,主动组织本组村民,投资20万元成立种养殖业合作社;县商务局离退休干部刘娟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成立外贸公司,创造了出口创汇1000多万美元的好成绩;县水利局老专家黄和平工程师到谭家山镇从事沉陷区修复治理工作的业务技术指导……全县广大“银发人才”切实发挥余热,以实际行动汇聚银发力量,为全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的努力与贡献。

科技特派员赋能“三农”发展

人才资源既要培育好、储备好,更要利用好,才能实现其价值。2022年,湘潭县选派113名科技特派员扎根基层,大家进乡村、下田野,把实验室建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有关技术,为农民朋友们解决实际困难,突破了一个又一个农业生产的技术瓶颈。

“今年的花生反而比去年好,大旱之年居然还出现了单产翻番!”近日,中路铺镇柳桥村党委书记曹铁光高兴地说,这都多亏了科技专家的帮忙!

过去,该村零星种植小籽花生,许多问题未凸显出来,产量高低农民也不在乎;然而,实现规模化种植后,旱涝灾苦、病虫草害、土壤劣化等问题接踵而至,亩产不足100公斤。

得知柳桥村的困境后,县委组织部委派湘潭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赵修忠赴柳桥村实地查看,并请来湖南农业大学李林教授前来“问诊把脉”。为争取李林教授常态化指导柳桥村小籽花生产业,县委邀请李林教授担任了派驻柳桥村的科技特派员。

自担任科技特派员以来,李林多次深入柳桥村田间,因地制宜提出建设性技术意见,并建议柳桥村种植花生要“减化肥、减种量、减株高”,才能继续挖掘花生高产高效潜能。此外,种植花生前要撒施熟石灰,不仅可降低土壤酸毒、杀菌,而且为花生补充钙元素,促进早结果、结饱果。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湘潭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下阶段,湘潭县将继续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畅通人才引进,拓宽引智渠道,不断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打造全链条、全要素、全方位人才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人才的各项待遇,加强人才服务保障,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确保优秀人才能够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