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冯芸清 通讯员詹苹苹 近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试点经验交流会在成都召开。广州越秀区、北京通州区、上海市浦东新区、山东省长岛综合试验区、成都高新区5个代表单位做典型经验交流发言。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区长苏佩代表越秀区向全国各地区推介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越秀经验”。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列入《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的重点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2020年3月,越秀区等51个区域获批开展国家首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先行先试为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探索创新路径、积累成效经验。

试点落地实施以来,越秀区进一步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弱项,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持续提高,全区公共服务满意度连续6年位居全省各区第一,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得到不断增强。

pic_855595

2021年2月3日上午,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越秀区政务服务中心率先引进“健康防疫核验系统”,成为全省首个实现刷身份证即可核验健康码出入的政务服务大厅。群众只需要刷一下身份证,其健康码就能迅速显示在屏幕上,2-5秒钟即可顺利通行。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创新服务机制

探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最优路径”

越秀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组建11个标准化技术研讨小组,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访调研65次,充分对接居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研究分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状况,梳理确定145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以“一张清单”统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规划,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科学布局、优化整合、均衡配置,引导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更好地向民生关切领域、服务薄弱领域倾斜。

坚持以区域特色为切点,充分依托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优势,逐步构建起横向板块明晰、纵向层次分明、横纵联动互补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通过建设和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的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的稳定供给。累计引用、编制各类标准417项,实现了9个领域145项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有标可依、标准齐全、质效双提”。

坚持以信息技术为保障,开发建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数据库,收录基本公共服务适用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标准文本等550项,同步优化设置标准实施监督检查模块,以“一个系统”实现数据公开共享、推动体系动态优化,形成独具越秀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管理模式。

厚植服务优势

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首创服务”

越秀区坚持以人为本、温和渐进的老旧社区标准化微改造,围绕“一社区一特色”完成改造项目55个,3个住建部微改造试点成为“老城市新活力”范例。在旧楼加装电梯中创新推出“电梯托管管家”服务,以“小切口”助力老旧社区“换新颜”,编制全国首个电梯托管地方标准——《电梯托管标准化管理规范》,对电梯托管行业、行为建立标本,为全国电梯托管标准化提供实践范例,经验做法获评第三届全国市场监管政府类社会共治提名案例。

pic_785133

2018年3月22日上午,农林街“旧楼加装电梯智囊团”接受群众咨询。 南都记者 梁炜培 摄

越秀区在全国首创首推疫情防控“三人小组”模式,由社区工作者、基层民警和医务人员组成工作小组入户排查重点人员情况18.6万人次,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和健康管理措施。总结提炼“三人小组”经验做法,编制申报省级地方标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 基层“三人小组”工作规范》,对“三人小组”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切实提升“三人小组”工作效能,有效应对今年“德尔塔”变异毒株的冲击。

聚集群众关心的优孕优生、儿童健康、儿童关爱服务需求,越秀区梳理确定“幼有所育”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5项,相应编制实施内部标准18项,有效规范幼儿保障服务流程。在全省首推“新生儿多证联办”服务,依托小程序将新生儿出生医学证明办理、新生儿入户登记和医疗保险参保登记申办“三件事”串联成“一件事”,做到新生儿父母“零跑动”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入户登记、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有效破解医疗卫生、公安、医保等部门“数据孤岛”问题,实现办证服务流程标准化、规范化、便捷化。

强化服务协同

打造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赋能平台”

越秀区作为广州的基础教育中心,辖内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0所,为了推动辖内教育资源优质均衡,进一步擦亮“学在越秀”金字招牌,越秀区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制定实施《优质教育视频资源免费提供服务业务手册》《越秀区优质视频资源共享平台使用指南》等“学有所教”领域内部标准46项,推动线上线下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支撑师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构建普惠优质需求的“1+N”智慧教学新形态,实现教育信息化“一核两翼”引领发展,涌现农林下路小学项目式学习、越秀外国语学校 “走班制”模式等信息化教学优秀案例,获评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全区中小学义务教育标准化率100%,中高考成绩名列全市前茅。

pic_860962

7月19日,广州市越秀区小北路小学开启暑期托管。南都记者冯宙锋 摄

越秀区坚持“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梳理确定“劳有所得”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36项,编制实施灵活就业人员和就业困难人员服务、适岗培训、技能提升、劳动保障等内部标准81项,推动构建全方位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标准体系。依托越秀国际人才中心,吸引龙头人力资源机构进驻,提供全链条、一站式人力资源政务服务以及全景式高端人才服务,累计服务劳动者超400万人,2020年实现新增就业33619人,帮扶883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特困家庭高校毕业生100%就业。

越秀区聚焦退役军人和优抚对象服务保障,梳理确定“优军优抚服务”领域基本公共服务事项6项,编制实施退役军人安置服务、退役军人安置选岗、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础性服务等内部标准14项,推动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集信息采集、权益维护、居家养老、理疗康复、助餐配餐等功能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打通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米”,累计完成信息采集5.3万条、悬挂光荣牌5万块,实现创建“广东省双拥模范城(区)”十连冠,东山街退役军人服务站被评为“百年奋斗历程上的百家服务站”。

推动服务链接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品牌体系”

聚焦孕前、儿童、老年等阶段人群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越秀区发挥396家医疗机构集聚优势,发布实施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领域内部标准82项,逐步建立起健康管理咨询、健康检测评估、健康诊疗、健康医护四位一体的康养标准体系,有效满足从幼儿到老龄的健康管理服务需求。编制申报省级地方标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推动“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纵深拓展,累计完成签约人数超42万、占全区常住人口四成以上,辖区居民健康三大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满意度97.9%位列全市各区首位。借助标准化方法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质量,重点发布实施养老机构规范管理、社区养老规范管理、长者饭堂助餐配餐规范管理等内部标准23项,获评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农林、白云3条街道入选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东山福利院四期工程被评为“全国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优秀案例”。

聚焦家政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越秀区总结提炼 “南粤家政”“羊城家政”经验做法,参与编制的家政服务领域3项省级地方标准——《家政服务 家政服务机构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家政服务 家政服务人员信用信息管理规范》《家政服务 合同管理规范》发布实施,从服务机构、服务人员、服务行为三个方面为家政服务业建标立制,推动家政服务行业标准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填补全省多个家政服务领域标准空白,构建拥有居家、母婴、医疗、养老等综合服务供给的15分钟家政服务体系。在全市率先实现“羊城家政”基层服务站全覆盖,惠及全区近百万常住人口。

4880x3064_f93a2a964095b216db72dae1f69638

2019年11月18日上午,广州市启动实施“南粤家政”羊城行动。在启动活动现场举办的家政服务展上,广州市妇女儿童社会服务中心“花城人家”家庭服务实训基地的小儿推拿保健师学员们在现场展示小儿推拿。南都记者 谭庆驹 摄

越秀区从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小切口”入手,参与编制文物审核领域国家标准——《文物进出境审核用照片技术规范》,同步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文化资源服务优化、特色文化活动服务、文化产业推广、文化馆数字服务、文化站免费开放等领域各类标准51项,实现文化保护传承、资源整合、活动规范、产业推广、设施应用等多环节服务链接,全区18个街道文化站均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形成了全省公共文化设施密度最高、最齐全、最便利的“10分钟文化圈”。通过实施“标准化+文商旅”发展,成功保护活化非遗精品项目42个,万木草堂活化利用入选国家文物局示范案例,“春节(行花街)”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北京路成为全国第三个“世界优秀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示范步行街,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正在焕发新活力。

据了解,越秀区接下来将紧抓此次参加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经验交流会契机,继续巩固服务优势、再创特色服务品牌,在积极学习借鉴其他地区试点单位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之上,突出抓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运行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测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数据库建设等重点措施,加快建成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以试点建设推动形成宜居、宜养、宜学、宜业的“四宜越秀”,为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输出更多可参考借鉴、推广应用的“越秀经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