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邀请到「有料知识官·晓辉」和大家聊一聊银行渠道运营的四个痛点。
如下图所示,渠道运营所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用户与产品之间如何进行精准连接,其重点则在对企业渠道资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渠道追踪、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来对用户的潜在需求进行识别,进而在“对的渠道”为“对的用户”推荐“对的产品”,最终促进用户实现高质量的转化。
对于传统的银行机构而言,以往的触客渠道多以网点和客户经理等线下渠道为主,进入到移动互联时代之后,尽管不少银行将线上渠道建设作为数字化转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个别银行甚至斥巨资通过打造生活场景来自建高活渠道,但由于缺乏渠道运营经验,所以总体上银行的触客渠道呈现建设烟囱化、触点碎片化以及运营孤岛化的态势,尤其是大行,不同的渠道通常由不同的部门把持,渠道之间缺乏互通和协同,这显然不利于数字化运营策略的落地。
具体来说,银行在“渠道运营”存在如下四个明显痛点:
痛点1:行内各渠道难以打通融合
这对于大行来说确实是个“老大难”问题。
受制于“部门银行”自身的局限性,不少渠道在建设初期不仅带着较强的业务属性,同时为了追求所谓的“闭环可控”,导致各个渠道独立生长,尽管在短期内也能带动部门自身业务的发展,但从长期看很容易形成“渠道孤岛”,尤其是渠道之间进行互连时,就会造成客户在不同渠道的信息无法互通,业务办理过程不能进行渠道的顺畅切换,严重影响客户旅程体验,成为银行推进“统一触达+融合运营”策略的一大阻碍。
痛点2:渠道间缺乏统一服务标准和对客口径
数字化运营体系的核心之一是“用户运营”,而用户运营的关键则是覆盖用户的“全生命周期”。
对于银行而言,面向客户的渠道多且触点杂,尽管在银行的一体化经营策略中,牵头的总行部门在渠道贯通融合方面可谓绞尽脑汁,但由于各渠道的归属部门不同,所依托的场景特点不同,且在银行业务经营矩阵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所以在全渠道范围内统一对客的服务标准和口径,是个难度巨大的系统级工程,然而时不我待,如果想要实现对客户触点的全面覆盖和精准触达及转化,“统一标准和口径”这件事,硬着头皮也要上。
痛点3: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缺乏协同
与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银行的最大优势就是具备庞大的线下渠道,即便是在移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当下,仍然有不少客户倾向于在线下网点办理银行业务,甚至毫不客气地说,网点和客户经理依然是大部分银行完成业绩指标的主力。
当然,客户从线下逐步往线上迁移是大势所趋,所以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之间的协同,将会直接影响银行数字化运营策略的落地效果。但是,银行的线上渠道与线下渠道大多存在分工不明、协同不灵的情况,尤其是总行部门主管的线上渠道与分支行手里的线下渠道,鲜有能高效协同并擦出火花的案例。
痛点4:渠道之间缺乏联动机制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一家银行哪怕拥有多个触客渠道,这些渠道在定位和功能上往往是有所区别的,比如有的侧重金融场景,有的侧重生活场景;有的关注交易规模,有的关注客户活跃。
所以单一渠道通常很难覆盖客户的全生命周期并满足其所有需求,这就要求渠道的联动机制要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在客户状态发生变更时,由最合适的渠道对其进行触达和转化。但要想实现这个小目标,客户全生命周期管理、渠道联动机制和自动化触达缺一不可,这对于大部分银行而言,无疑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以上,是笔者结合手头的实际工作所梳理的银行在“渠道运营”方面的4个痛点,既然指出了痛点,自然要能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那么,银行如何才能做好“渠道运营”呢?下篇文章咱们接着聊,欢迎持续关注。
易有料简介
易有料yiyouliao.com——企业级内容智能运营服务平台,基于强大的内容理解、推荐算法和大数据应用等能力,为多行业提供AI智能内容创作与生产、海量精选版权内容供给、数字资产管理与分发、智能展业营销的服务。2021年完成金沙江创投千万级美金A轮融资,目前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武汉设立分公司。
为金融行业提供成熟的内容模型、丰富的行业内容,利用行业标签库完善用户画像及行为数据,致力于内容价值挖掘,创造新的内容终端运营场景,推动企业内容数字化的发展,构建多触点、多场景精准的内容营销与用户运营解决方案。
现已服务客户包括平安集团、中国银联、招商银行、广发银行、交银银行、招商信诺、支付宝、华为、OPPO等200多家客户。
2021年,易有料与「浙江大学计算机研究院」已达成AI内容生态战略合作,共创的「AI实验室」近年来一直围绕AI内容生态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今年,双方将聚焦“AIGC领域”共同探索,推动企业内容产业的数字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