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中旬,我得知自己要参与2021年中考阅卷。这是我从教以来第2次参与,上一次是2019年。那次我被分配批阅第24题——圆的问题。

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怎么写_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经验交流和心得体会的区别

今年与之不同,是第22题,属于代数中的统计问题。我们组一共6人,我任组长。在四天的时间里,我与其他5位老师全力以赴、紧锣密鼓,如期完成任务。

01 前期盲目乐观 后期穷追不舍

6月30日早上,培训会结束,得知我们是22题时,小组成员一阵窃喜,因为该题在所有人的印象中,简单易写,无需繁琐解答过程。

按照程序,我首先召集小组成员进行现场讨论,就这个题里面所涉及到的未知情况进行预想分析,结合标准答案又制定出更细化的记分标准。

会议结束后,我们信誓旦旦,这个题应该在所有题目中最先完成。10点中,培训结束,所有人开始试阅,我们很快被现实打脸。

首先,统计问题知识点少,简单易行,但同时也是99%学生的必答题。学生写答案,这当然是好事,但也意味着鲜有白卷,所以从数量上来说,我们没有占便宜。

其次,中考题向来综合性强,都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问题,统计题也不例外。考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答案可谓五花八门!

经验交流和心得体会的区别_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怎么写_经验交流心得体会

第1个题让学生填出中位数和众数。不少同学混淆是中位数和众数的概念,填错位置的大有人在,当然确实知识性错误的也不少。

麻烦的是第2题与第3题,两者都属于列式+计算。

标准答案给的是列综合式,但学生分步列式的大有人在,尽管我们提前已经预设出了不少答案,批阅尺度放得比较宽,但是学生写出的各类答案仍使我们猝不及防有的考生一个简单算式就搞定,有的洋洋洒洒写满篇,找了半天,全错!而且这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出现频率相当高。但为了减少回评,我们遇到问题必须停下来讨论。

总之,这道题对于考生来说很简单,但对于阅卷者来说很麻烦,想要畅通无阻根本不可能。

02 齐心协力 体验团队的力量

中考阅卷的所有老师都是各校的骨干教师,教研室随机分配,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学校,每个人都齐心协力、谦虚务实。

阅卷前两天因卷面各类问题层出不穷,所有人毫不保留积极提出想法,集体讨论,进行思想上碰撞共鸣,在一次次调整中,我们不断完善、革新标准答案。

得分点太多,速度就会慢下来。7月1日结束时,当很多组已超过30%时,我们才刚过10%,位居数学组倒数第二。问题早都意识到了,除了马不停蹄地追,别无他法。

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怎么写_经验交流和心得体会的区别

7月2日下午,我们组已稳居倒数第一。楼道里低语声不断,大家也很慌,都没有一人停下来,该商量商量,该讨论讨论。

每一个学生答的每份卷子都是用心写出来的,在公正客观的基础上,我们宁愿得倒数第一也不能让学生吃亏。

年轻的宁老师和玉老师是我们组的主力,一看都是单位的业务骨干,眼疾手快,干活麻利,而且回评率非常低!

菊老师和梅老师,年龄偏大,手底下稍慢,但自始至终他们几乎是没有停下来过。

更值得表扬的是姜老师,我们组唯一的男士。我听某位老师说因为他们组的因为男老师慢而拉慢了整个组的进度时,我内心是欢喜的,因为姜老师是我们一直最快的。说实话干这种活,大多数男老师不如女老师快,如果真的不拖后腿,那一定属于勤奋的,比如姜老师。

7月2日下午,虽然我们一直加班加点,但是名次上依然稳居倒一。3日早,领导给我们派实验中学的娟老师支援,娟老师之前我就认识,她是一位优秀的数学老师。

有了外援,我们的进度慢慢上来了,此时此刻,名次已经不重要,目标是不能拖整个数学组的后腿。我不停催促小组成员出去活动一下,但没人理我。

7月4日早,当屏幕显示“当前题组暂无可评答卷,请稍后重新取题”时,我们欢呼雀跃。按时完成任务,我们组得到了教研室的表扬。

这次阅卷从头到尾压力很大,但同时感觉很幸运,这应该是来源于团结协作,真是合作愉快!整个过程,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组成员包括增援的娟老师,没人懈怠、 敷衍,除了上厕所就是不停地赶进度。

对着电脑工作的人都知道,长时间盯着电脑眼睛、脖子、颈椎、尤其是腰椎与颈椎容易出问题。为了防止身体出问题,大家自创方法。

头仰累了,就换大凳子,腰不舒服了又坐回小凳子,大小凳子来回切换间,手却一刻舍不得停。

教师的敬业之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03 透过现象看本质 收获其实很大

说实话,一开始接到中考阅卷任务的时候,我内心是抗拒的,因为日思夜想,终于盼来了暑假,却要加班,规定时间要完成规定任务,压力可想而知。而且我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如果去了,孩子怎么办?

但当我克服一切完成工作,我发觉自己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经验交流和心得体会的区别_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怎么写

首先,对课表有了新认识。作为老师,大多数人对于对新课标的解读停留在理论层面,教学过程中,对于教材轻重拿捏基本凭自己的经验或者感觉,但最终一考定终生,最能说明时效的其实是学生的中考试卷。

可中考试卷历来只有成绩不见卷面,拿不到卷面就意味着无法实质性质量分析,学生是究竟在答卷中哪些得分?哪些是失分?自己研究的新教法能否行得通?学生的创新型答法是否可行?都不可而知。

其次, 每次中考阅卷实际上是一次大范围教材再认知。每位阅卷者面对的不是1份或者100份试卷,而是几万份,通过各类普遍性的答卷,在教学中的很多疑虑豁然开朗。尤其是对阅卷尺度的进一步集体整合,使得以后教学会更加得心应手。

我原来有个同事,曾经连续三年参与中考阅卷。

每次讨论教学,总是三句不离中考阅卷中心云,那时我挺反感他,觉得他倚老卖老。\

但当我两次参与后,我对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于整个数学教学有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那种豁然开朗只有真正体验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对同事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原来他那是一种分享啊。

结尾:

尽管这件事情要占用假期,尽管压力会很大,但我仍然建议每位一线教师都积极参与,因为这是促进教学的一剂良方。

何止中考阅卷,人生旅途,我们会不断遇见各种挑战,看起来很难,但经历过后,你会发现,自己收获的成长岂止是一步?

经验交流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经验交流怎么写_经验交流和心得体会的区别

END

如果觉得喜欢,别忘了转发哦!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