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宝本报通讯员 袁恒金

“现在非洲菊市场前景非常好,上海迪范实业有限公司已同意在上海地区及周边区域独家代理销售我们的产品,近期签订正式合同。我相信要不了几年,我们这个贫困村就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3月14日,记者走进明光市潘村镇的金冠花卉种植有限公司,公司总经理徐纪描绘着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

37岁的徐纪是明光人,1999年高中毕业去上海打工,接触到花卉经营,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也结交了不少种植花卉的朋友。在创业梦想的引领下,2000年底,他返乡在明光市城区开了一家花店。花卉都来自上海、昆明、临沂等地,虽然生意不错,但成本太高,仅采购一个非洲菊品种一年就花10多万元。何不自己承包土地,种植花卉,自产自销呢? 2011年,徐纪去外地考察,并到花农家学习种花技术与管理。 “免费给人干活,人家还不管吃住。要不是朋友介绍,免费活都不给你干。 ”说起学艺的不易,徐纪记忆犹新。

2012年底,学成归来,徐纪到老家潘村镇农庄村先期承包土地6.8亩,投资建设8个塑料大棚,种植花卉自给自足。不少同行看到徐纪种的花色泽比他们从外地进来的还要鲜艳,成本也低,纷纷放弃从外地进货,转而购买徐纪的花。徐纪发现到了商机,准备多流转土地大干一场。堂弟徐相勇得知消息后,放弃了外出务工的打算和他一起干。“一个大棚成本1万多元,非洲菊一年四季都开,一个棚一年能卖花4万多元,当年就收回成本,还有利润赚。现在有18户村民和我一起做了,共有大棚700多个,统一供种、管理和销售。”徐纪说。

徐纪的红火生意让乡亲们看到了致富的希望。 “都听徐总的,要不是徐总解决后顾之忧,我们才不敢搞大棚种花呢。现在行情真好,每天都有许多电话要货。 ”农庄村村民张飞说起今年才弄的15个大棚,一脸的满足。“现在有固定劳动力170多个,忙时得有400多个,活轻,年龄大一点也都能做,主要是拔拔草、套套花,既不耽搁种植自家田地,也不少挣钱。 ”徐纪对记者说。

如今,“金花冠”的非洲菊供不应求,除了明光市,蚌埠、南京和周边县市需求量也很大。此次上海迪范实业公司愿意签订独家代理销售协议,让徐纪的底气更足了。下一步,他准备再流转1000亩土地,种百合、勿忘我、满天星等高档花卉,丰富种类,让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把农庄建成花卉生产基地。

致富项目商机_致富经_致富经创业项目农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