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

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

(长沙经开区区块链产业园。章帝 摄)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卓芳

“3、2、1!”8月29日,在位于长沙经开区的湖南金龙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厅,工作人员从终端输入指令,3秒钟后,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井盖便自动打开。这款自主研发的3D智慧传媒井盖,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实时监控水质、流量、液位等情况,守护人们“脚底下的安全”。

向“数智化”转型谋发展、要效益,诸如金龙智造这样的企业,在长沙经开区比比皆是。前不久,长沙经开区以“市场化模式推进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新模式”,入选国务院自贸试验区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并向全国推广复制。

打造“数据驱动”的智慧园区,长沙经开区做了哪些事?

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

(博世长沙生产线。蒋炼 摄)

三代政策演进,护航“全周期”转型

偌大的工厂只见寥寥几个工作人员、机械臂组成的工业4.0生产线高效运行、智能终端上生产数据实时更新……走进博世长沙生产车间,智能化的气息扑面而来。

从2016年博世长沙工业4.0生产线投产,到2022年点亮湖南首家全球“灯塔工厂”,长沙经开区围绕企业“数智化”转型的重点和痛点精准施策,依次支撑其完成工位自动化、工厂5G全连接。

“针对企业不同阶段转型需求,科学构建政策时效、支持力度、产出效能动态演进的三代政策体系。”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每年设立1亿元专项资金,全力护航企业“全周期”转型。

针对企业“不敢转”,以项目最高补贴60%的高额支持力度激励其走出智能化转型“第一步”;企业“开始转”,则以政府资金撬动其对5G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入,注重前瞻性、创新性、标杆性的场景打造;企业“全面转”,以闭环式项目指标管理取代单一资金激励,科学引导大企业探索创新、中小企业转型扩面、服务商集群发展,系统推动区域数字化转型。

目前,长沙经开区内已产生全球“灯塔工厂”2家、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领域示范企业41个,并成功获评工信部首批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基地。

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

(铁建重工生产车间。蒋炼 摄)

深耕场景示范,驱动链式转型

高温密闭的炼钢厂内,锅炉喷吐热焰,一块块钢板逐渐成形。在镭目科技有限公司的数字孪生管理系统上,数字仿真模型正在与千里之外的炼钢厂同步“生产”,精准预测产品性能。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传统炼钢炉是个看不到、摸不着的“黑箱”,无法靠近且管理困难。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将生产数据进行治理、感知与分析,实现炼钢全过程透明化、可视化、可控化,大大提高炼钢效率和质量。

这是长沙经开区数字化技改“揭榜挂帅”项目之一,目前该场景已成功复制推广到42家上下游企业,为企业创造效益超2000万元。

自2021年将“揭榜挂帅”机制运用到数字化技改领域以来,长沙经开区已连续3年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应用场景揭榜指南,围绕企业共性需求,打造模块化示范场景,带动企业“看样学样”。

“先转”带“后转”,龙头促融通。长沙经开区放大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鼓励其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上下游企业提供APP、云化软件等轻量化应用,破解中小企业“不会转”“资源少”等难题,带动产业链整体转型。

目前,园区已累计打造120余个产业链多主体创新场景,“5G+人工智能”等标杆性场景遍地开花;累计培育1家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1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_优质园创建经验交流

(湖南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模拟生产线一角。舒展 摄)

由管理到服务,生态协同聚力

走进湖南工业互联网创新中心,大厅内陈列的模拟智能制造生产线引人注目。在这里,5G、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反复试验和验证,为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的产业化应用推广降低门槛。

该中心由长沙经开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创建,为园区企业提供应用示范、技术创新、资源协同等服务,目前已有多个数字化转型方案在园区落地应用。

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以市场化方式引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高端智库,汇聚各方智力资源,并以湖南智能制造协会等产业平台为桥梁,链接本地产业生态与全国优质解决方案供应商,让园区、企业、机构成为“咬合的齿轮”。

据悉,长沙经开区已形成覆盖需求梳理、招标立项、实施验收等项目全流程的智力支持体系,为企业提供咨询、集成等指导性配套服务。累计引进和培育123家智能制造服务商,培育省级智能制造服务商42家,覆盖智能装备、工业软件等多个领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