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
意
义
///
主题意义是指文本主题呈现的核心思想或深层含义,往往与文化内涵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关(陈新忠,2018)。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教育部。2020)。
我们教师如何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如何在此基础上设计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语言实践活动?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的过程中,内化语言,形成新的知识和结构,并获得对主题的新认知,从而整合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022年3月,朱丽芬小学英语工作室组织学员认真观摩2021年全国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优质课展评案例,现辑录部分心得共研启思。
汪佳玫
做“有格局”的小学英语教师
最近,我反复观看了潘老师执教的牛津版三年级上册Module4 Unit12 The four seasons,不由地惊叹潘老师真的太了不起,她在解读文本时真的很有世界观,很有格局。
上课伊始,潘老师就给我大方,教态自然的感受,她能时刻面带微笑,语言活泼富有激情,与学生的交流真实且亲切,这些都是我在平时上课需要注意的。一个善于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的老师,一定能在课堂中与学生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仔细观看研究这节课,其实潘老师的教学步骤并没有很多步,从宜昌的秋天到宜昌的四季,再到深圳的秋天,对比宜昌与深圳的秋天,再到澳大利亚的不同季节。整节课就是这么几大板块,可是每一步之间的语言衔接自然,整节课的节奏有条不紊,让人意外,又让人觉得确实应该就是如此。
牛津版三年级上册的这个四季话题,教材中利用了四副插图了介绍了四季的天气。教材中的目标要求是不高的,但是潘老师对教材进行了大胆的处理与发挥。当下:“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这个话题也很热门。我想,我们既要教教材,也要用教材进行拓展延伸,利用教材出示的话题与主题,丰富学生的知识与眼界。这节课,潘老师打破了我们传统的对四季的感受,跳出了我们的固定思维,让我们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秋天,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不同季节,不同的生活方式。除了介绍了书本上的四季天气,潘老师还带领学生感受了四季的服饰,四季的饮食,四季的景色与四季所能做的事,并且从不同的维度去探讨四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感受四季,补充学生对四季的结构化的认知。但是,很遗憾的是这节课的所有内容都是老师自己设计给出的,完全脱离了教材,没有利用上书本中的插图。或许,能将教材与这些素材结合起来,有机使用与设计,效果会更好。
潘老师在打破大家对四季的传统感官认识的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四季。尤其是对比深圳与澳大利亚的不同季节时,大胆出示了地球仪,录制了补充知识的视频,让学生了解了南北半球的差异。将一节地理课与英语课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带着学生用英语去认识世界,感受世界,打开了学生的世界观。结合着我们pep人教版五年级的seasons话题,回顾一下我自己的授课过程,我真的自叹不如。南北半球的季节差异,我们在课后的作业练习中遇到过,我也只在课后练习中解释过。效果肯定不如潘老师这种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直观呈现的地球仪也更加形象生动,方便学生理解。这种知识补充,帮助学生用英语开阔了视野与眼界。
潘老师的这节课,整节课一条主线,贯穿到底,思路清晰。从小地域到南北半球,再拔高到世界的概念。提出的:One city,different seasons. One season, different lives. One world,different seasons. 抛出的过程都自然又恰到好处,让人连连赞叹。老师在设计的过程中是真的花了心思的。
潘老师的板书也是从头到尾不断循环在使用在操练的,在每一个学习过程中,都给学生设计了开口操练板书的机会,将学生的碎片化语言知识搭在一起。在上课的过程中,做到“让学生多说一句话”,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潘老师都有意识地再与学生多互动几句,多追问,追问学生的四季之感。这也是我在平时上课中所欠缺的,这也恰恰体现了潘老师的课堂素养。
观看完这一课例,我反复地对比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我想我在对教材的理解与文本的理解时,很多时候都太固定思维了,跳不出文章的字眼与图片,我们应该多寻找一些素材,多去发现。不光光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应当打开格局,学习更多的知识,给学生不光光是英语学习的体验。
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链,补充基于主题的多模态语篇,抓住时机展开追问,利用互动评价动态监测的方式来实现对主题意义全面、多元、深层地探究。教师应该明确主题意义探究是英语教学的路径,而语言能力的提升才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和关键。学生应该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实现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价值观的协同发展,切不可顾此失彼。
朱丽芬名师工作室
编辑|汪佳玫
审核|朱丽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