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有我2023#
我听一年级的数学课,认数部分老师常常让孩子数一数图片上的圆点,
比如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五个圆点,问道:“这里有几个圆点呀?”
有孩子瞥了一眼就说:“五个”。这时老师认为被敷衍了,皱一下眉头说:“你们一定要认真,只有数一数才知道呀。”
孩子举起手,老师点名,发言的孩子开始数了起来:“一、二、三、四、五,五个圆点。”
老师这时就非常开心的样子了,说:“对啦,这是五个!你真棒。”
我觉得这孩子此时心里肯定在
想:“老师是不是有点儿傻?一看就知道,数什么数!”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做为成人我们看到三五个圆点,会不会去一个一个地数?多半是撇一眼,就能够瞬间自信地知道准确数。
这种像超能力一样的认数方法,就是“数感”。数感好就是在数与数之间建立了很多联系,因为有了这种联系,在不同的问题中就有了各种“灵活性”和“创造性”。
一个骰子,每个面上都画着圆点组成的点阵,扔一个骰子,扔出来的数是几呢?你肯定不会去一个一个数圆点,而是扫一眼这个点阵,就知道是几。
对于经常玩桌游的人来说,即使同时看到两个甚至更多的骰子,都可以马上反应过来数字的总和,而不用一个个去数。
其实每个人都有这种像超能力的天生数感,大人有,孩子有,连六个月的小婴儿也有,区别在于每个人的能力不太一样,而这个能力可以通过数学学习、生活经验或者后天训练得到提升。
当我们在课堂上挖空心思,想把一个概念用我们的理解方式讲给孩子听,孩子很可能早已明白这个概念,只是不能把概念与我们所赋予的名称对号入座罢了。
大多数时候,当我们教育孩子时,实际上并没有教会他们新的概念,而只是告诉他们如何表达清楚他们过去已经知道的事实,在这种时候,最好的教育原则是多举例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