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淡水虾养殖视频_致富经养殖虾_致富经养虾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曾经齐白石笔下最美、最灵动的画卷现已成为潜江虾-稻产业的真实写照。

经过20年的探索发展,潜江虾-稻声名远扬。数据显示:2020年,全市“虾稻共作”面积达85万亩,虾-稻产业综合产值达520亿元,“潜江龙虾”区域公用品牌价值251.8亿元,连续3年位列行业榜首。潜江也一跃成为“中国小龙虾之乡”“中国虾稻之乡”“中国小龙虾加工出口第一市”。

如今,潜江虾-稻产业风生水起,小龙虾供不应求,生态稻米受市场追捧,农民的米袋子更丰,钱袋子更鼓……

“吃干榨尽”一只虾

每到夏季,闻着香味儿、赶着趟儿,慕名来潜吃虾的游客一波接一波,生态龙虾城便成了他们的首选。只见“城”内“城”外人声鼎沸,餐桌上油焖大虾、蒜蓉虾、卤虾、蒸虾一盆接一盆,成为每年夏季夜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据虾皇餐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勇介绍,自中国潜江生态龙虾城建成以来,餐饮行业依靠潜江火车站区位优势和“一节一会”等活动赋能,每年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一天就能接待食客上万人,营业额高达上百万元。

龙虾虽好吃,但其身体的70%是虾头和虾壳,通常被当作废弃物扔掉。在发展小龙虾产业的同时,如何变废为宝,成为一道难题。潜江水产加工行业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新上加工项目,将废弃的虾头、虾壳以及鱼头、鱼鳍、鱼鳞做成虾油、虾粉、鱼粉卖给有机肥厂做有机肥。

“截至目前,我们共生产虾油、虾粉4000多吨,鱼粉6000多吨,新增产值4000多万元。”潜江柳伍水产相关负责人介绍,虾头、虾壳不仅可做虾油、虾粉,还可从虾壳中提炼甲壳素、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等多种产品,衍生出精细与专用化学品、医药用品、生物功能材料、优良保健食品等产品,让附加值提升10至100倍。

如今,在柳伍水产,从小龙虾进入工厂,经过清洗、蒸煮、冷却、加工、速冻、仓储等诸多环节,基本上实现零废料产生。

除了“吃干榨尽”一只虾,潜江市在创新探索的路上也勇往直前。为了迎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神尊公司发明了即热即食的“神惊小龙虾”,自带加热包装,不到一年时间便畅销1亿元。最近,更是与赤壁青砖茶“联姻”,开发出“虾茶道”系列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做优做好”一袋米

新年新气象。湖北虾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一派忙碌,工人们正在抓紧进行虾稻米的加工、包装、出货等工作。据悉,在2021年11月份的湖北省农业博览会上,该公司成功签下了价值1500余万元的稻米合同。

“2021年的整体经营情况还不错,比2020年略有所增,新增销售额大约在2000万元以上。”公司总经理刘军介绍,在潜江市委、市政府虾-稻双轮驱动战略下,虾乡食品已完成4万吨粮食加工计划,销售额突破2亿元。

虾乡稻米只是潜江虾-稻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潜江紧紧围绕“潜江虾稻”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建立以创建品牌为引领、提升品质为核心、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目的的工作思路,着力构建虾-稻全产业链模式,推动虾-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粮食增产增收。截至目前,已培育了虾乡食品、巨金米业等虾稻米加工龙头企业,推动虾稻米产业结构更优、动能更强、机制更活、质量更高、效益更好。

好水养好米,好米美名扬。在第三届湖北地理标志大会暨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上,“潜江虾稻”从全省97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成为继“潜江龙虾”之后,当地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区域公用品牌。

“当前潜江虾稻作为全省优质稻产业链的重点链,被纳入到全国农产品优质稻产业链的重点链,为潜江虾稻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潜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全市稻米产值达54.6亿元,绿色和有机产品种植面积达30余万亩,稻米总产量达51万吨。

据介绍,潜江下一步将加强虾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赋能强链实现产业由卖资源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技术、卖文化转变。继续做优一产,优化虾和稻的品种,优化养殖模式;做精二产,加强科技研发和技改升级,让产品由原来的论吨卖,转变为论顿卖;做活三产,高标准推进潜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用龙虾农旅融合来引领乡村振兴。(刘琼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