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为企服务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系统一些职能部门和有关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勇于创新、担当作为、为企业家和企业服务的先进典型。我们认为,发现和整理这些案例,有利于弘扬正气、鼓舞士气、形成创新发展的好势头,同时也为其他单位创新发展提供思路。为此,我们收集汇总了16个服务企业家和企业的典型案例,形成了《创新发展 担当作为 典型案例汇编》。
案例一:市规划资源局支持国有企业改革政策创新
一、基本情况
土地是国有企业的重要资产。国有企业在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土地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有企业原有划拨土地需继续保留划拨;二是国有企业在混改时,需要将原划拨土地转为有偿使用;三是国有企业办理出让后,无力缴纳土地出让金。针对上述问题,市规划资源局进一步明确和完善政策,并纳入《天津市支持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相关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企业改制成本,支持企业改革发展。
二、创新思路
(一)允许国有企业在一定条件下继续保留划拨用地。企业房地产在市管企业、平台公司内部整合的,不视为土地转让,可按原划拨土地用途和使用权类型,直接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法人独资公司的,允许在一定期限内保留划拨方式用地。此前已批准保留划拨方式用地的企业,划拨用地的期限可重新计算。期限届满或企业混改时,再行办理有偿使用手续。
(二)支持企业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企业原有土地地上物已灭失或新建项目手续齐备的,先行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后,再申请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企业合法使用的工业、仓储用地,无地上物产权证明的,可依据不动产权证书记载的用途、面积等办理有偿使用手续。违法建设通过其他途径依法处理,不得因存在违法建设而不予办理土地手续。对市政府批准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土地可采取作价出资方式处置。
(三)延长国有企业出让金缴款期限。国有企业改革涉及办理土地出让的,在签订出让合同时即约定土地出让金在一年内缴清。如届时企业仍不能缴齐全部土地出让金,经集体研究确定,出让金可在两年内缴清,其中首次缴纳比例不得低于全部土地出让金的50%,缴纳期限不晚于自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18个月。此类出让合同不再约定收取定金;如解除合同,企业在合同履行期限届满前提出的,不认定为违约,不收取违约金。
三、取得成效
(一)对于相关10余家国企及下属企业涉及的土地资产划转、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国有法人独资公司的情形,我局会同市国资委先后为300余宗土地出具保留划拨方式用地的意见。
(二)为相关20余家国企的350余个项目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土地面积约316公顷。为相关企业办理土地作价出资手续,涉及土地199宗、8407.15公顷。
(三)为相关8家市管企业的175个项目,延长了土地出让金的缴纳期限,降低企业改制成本。
案例二:市市场监管委创新登记模式,“秒批”营业执照,助力平台经济发展
一、基本情况
云账户(天津)共享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账户)是一家开展共享经济综合服务的平台企业,主要为自由职业者和共享经济平台用工提供劳动服务分包、收入结算、人工智能报税、保险保障等综合服务。云账户为更好为自由职业者服务,快速解决自由职业者登记问题,希望能够与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系统对接,通过云账户的共享平台进行个体工商户登记。市市场监管委了解云账户这一需求之后,经过与云账户研究,共同开发“津智云商商事登记管理系统”,并于2019年12月16日正式上线运行,为云账户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和新优势,同时也创新了商事登记模式。
二、创新思路
(一)智能审批,电子营业执照秒取得。在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与市场监管委登记业务系统的对接,即自由职业者登录云账户“津智云商商事登记管理系统”一个平台,进行信息采集,身份认证,电子签名,登记信息传输到市市场监管委登记业务系统。系统对申请人的申报信息,程序自动比对、自动核验、自动判断,实现规范化申报,信息传输到市市场监管委登记业务系统后,系统严格按照设定的登记规则,自动智能审批,即时核发电子营业执照。登记机关核发电子营业执照即可满足个体工商户需求,不再核发纸质营业执照,做到一次不用跑。
(二)集群登记,破解自由职业者住所登记难题。商事登记注册需要有经营场所,通过“津智云商商事登记管理系统”平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采用“一址多照”“集群注册”方式,允许使用云账户住所地址作为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场所,充分释放住所资源,不仅可以减轻自由职业者的房租压力,也可以解决监管难题,解决自由职业者经营场所不规范的问题。
(三)完善制度,为复制推广奠定坚实基础。标准化登记是实现“秒批”的基础。为使“秒批”这一登记模式能向其他平台企业系统推广复制,我委修订了《天津市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明确“集群登记”的概念和托管企业的责任,出台了《天津市企业经营范围自主申报登记管理办法》,规范经营范围的表述,以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提升登记标准化程度,为复制推广打下基础。
三、取得成效
截至2020年12月底,通过云账户平台秒批营业执照15273户。“津智云商商事登记管理系统”的开通,为云账户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为自由职业者提供了高效的商事登记服务,今后还将有更多自由职业者从此获益。
天津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已有多个国内知名大型平台表达了在开发区开展平台经济集群登记意愿。市市场监管委深度总结与云账户“津智云商商事登记管理系统”的成功经验,将这一可行性经验向天津经济开发区全区复制推广,进一步助力我市平台经济的发展,抢占平台经济发展高地,为我市发展共享经济助力,发挥集群集聚效应。平台企业所批营业执照为全国首创,江苏、甘肃等地纷纷来津调研学习。
案例三:武清区政府发挥试点优势,有效解决土地合并审批难题
一、基本情况
武清区把联系服务企业作为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关键抓手,区政府领导每月一次深入企业现场办公,“132”驻企工作组全覆盖常态化,成立企业家服务专班,建立落实企业问题搜集、发办、反馈、督办机制。对接中发现维益烘焙土地合并需求问题后,区政府第一时间组织现场办公。据了解,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一期现占地27亩,2019年纳税1.7亿元、累计纳税8亿元。为扩大产能,企业计划投资2亿元,建设工厂二期占地11亩。为统一规划建设,需将二期土地与一期已建成土地合并,但受现行政策等因素影响,无法办理手续。
二、创新思路解决问题
维益烘焙土地合并问题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为举一反三有效解决问题,武清区集中组织研究论证,主动向市规资局寻求政策指导,共同商讨解决路径。特别是把制度创新作为治本之策,充分利用全国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试点城市优势,落实试点先行、改革先试职责,对《武清区工业用地分割(合并)实施细则》进行针对性修改完善,进一步明确了土地分割(合并)审批的机制、流程和要件,第一时间向企业提供全流程明白纸,协助企业加快审批手续办理,目前已签订了《补充合同》,企业土地合并审批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三、取得成效
综合分析,武清维益公司问题从发现到解决仅用时40个工作日,体现了武清速度、天津速度,得到了企业充分认可,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值得推广借鉴。究其原因:一是服务“主动”,全方位、多层次建立联系帮扶企业机制,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解决。二是善于“借势”,依托全国建设用地二级市场试点,在政策规定的框架内解决问题,做到了先行先试,发挥了试点作用。三是勇于“创新”,针对企业实际问题深入研究,从制度层面入手,拿出了切实有效、创新突破的机制招法。四是思维“系统”,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在帮助维益公司顺利实现土地合并的基础上,为有效解决其他企业类似问题打开了通道、铺就了道路。
案例四: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创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京企快速集聚
一、基本情况
202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经开区)按照京津两市关于《北京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人民政府加快建设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合作协议》中探索利益共享机制的要求,通过与北京中关村管委会共建单位(以下简称共建单位)签订税收分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织开展税收分成工作。
二、创新思路
2015年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财预〔2015〕92号)文件,文件对产业转移、税种、分享办法等内容进行了明确。在政策实施过程中,经开区深入研究周边区域协同工作的案例,分析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产业发展和区域协同存在局限性、实验性的特点,结合园区产业类型和企业特点,综合“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以“划定分成区域、划定分成主体、划定迁转范围”的方式(区域为与共建单位合作的楼宇片区作为试点,主体为共建单位,企业迁转范围为北京来津项目)。
本次经开区与运营公司开展的税收分成试点打破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税收收入分享办法》文件的部分局限性,推动了北京中关村和滨海新区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助推北京科技企业落户天津,促进两地产业优势互补和良性互动。创新做法有:符合分成的企业不再需要迁出地和迁入地双方互认,仅需确认企业是否为共建单位结合园区产业定位引入的北京企业,不仅简化了认定流程,也有利于调动共建方北京中发展集团的积极性,同时打包片区,对于企业贡献值不在进行明确也便于核算地方经济共享总量,有利于引入北京有技术、有前景、高成长性的中小型科技企业。与平台、载体开展税收分成,可以通过更多种渠道支持创新平台给予中小型科技企业支持的动力,提升平台公共服务能力。
三、取得成效
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持的前提下,探索建立京津两地利益共享机制,落实两市协议对科技园制度创新的要求,在与北京中关村合作上,通过与共建单位的税收分享协议,划定分成区域、划定分成主体、划定迁转范围,初步建立了适合科技园区产业导入的“利益共享+项目导入”机制,提升政策在优质平台载体上的应用,加速北京项目疏解,激发市场化运营载体的动力。本次税收分成尝试,也是基于企业切实需要的补贴作为渠道进行兑现,严格按照了市场化原则建立利益补偿机制,保证园区在地方利益和发展机会上不受损失,减少地方府际合作中矛盾的发生,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消除阻力。同时本次税收分成尝试也带来了“溢出效应”,在今年疫情影响下,共建单位负责的协同创新示范基地,项目入驻情况从第一季度的退租100余家,到年底增长100余家,实现了逆势增长,在持续平台良性发展上经开区给予了更大的支持,共建单位也给予疫情影响下的企业更多帮助,便利化的兑现流程也获得了共建单位好评。
案例五:宁河区政府“两金增信”、“三家分险”,助力传统农业创新
一、基本情况
2019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建立完善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市场体系、组织体系、产品体系,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宁河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两金增信”、“三家分险”金融创新,实现了“南水、北牧、东菜、西粮”的整体农业产业格局。
二、创新思路
宁河区从落实《天津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方案》出发,抓点连线扩面,按照“政府引导、银农协作、合规有效、市场化运作”的原则,推动农村金融产品创新,助力乡村振兴。
(一)“两金增信”。基于宁河区水系发达、耕地充足的实际,2019年印发了《宁河区小站稻振兴资金扶持实施方案》,用金融“活水”撬动小站稻生产种植。“两金”指的是由区政府出资设立的“宁河区水稻种植风险补偿基金”和宁河水稻种植协会出资设立的“宁河区水稻种植行业风险共担保证金”,分别存放于农发行宁河支行开设的专户。宁河水稻种植协会会员依托“两金”增信,获得农发行低息免抵押信用贷款。同时,政府、行业协会、农发行协同配合、有效监督“两金”运行,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推动“小站稻”产业化发展。
(二)“三家分险”。在“两金增信”实践成功的基础上,2020年印发《宁河区融资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工作方案》,出资设立“宁河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按照1:5的比例放大贷款规模。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合作,“风险补偿基金”、邮储银行宁河支行、天津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按10%、20%、70%分担风险,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缺乏有效抵押物的融资难题。经政府、银行、担保机构三方审核通过的两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可享受免抵押信用贷款,同时享受不超过年化3%的贴息扶持。真正做到了零门槛,低利息。
(三)“1+N探索”。截至目前,通过“两金增信”、“三家分险”两种模式发放的贷款,未发生一笔逾期。2021年,宁河区将继续探索涉农特色产业风险补偿基金信贷业务,探索以政府投入的贷款风险补偿金为后盾,以银行贷款投入为基础,以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保障的合作贷款体系,为解决宁河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贷款难问题构筑融资平台,促进地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三、取得成效
2020年,通过“三家分险”、“两金增信”金融创新,累计为109户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放贷款7316万元,平均贷款利率低至3.42%,比农业市场主体常规贷款平均利率降低1.16个百分点,实现了用金融活水助推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扶持特色农产品做大做强。其中:宁河区4家小站稻企业直接获得贷款2321万元。目前,宁河区水稻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其中稻蟹综合种养面积16万亩,农民增收达2亿元以上。金融创新在农业提质增效方面充分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更为相关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保障粮食安全、带动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实支撑。
“两金增信”、“三家分险”融资贷款模式为全市首创,2020年7月8日,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牵头下发《关于印发解决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十一条措施的通知》(津银发〔2020〕97号),明确提出“总结宁河区‘三家分险’‘两金增信’两种模式经验。
案例六:市医保局保障患者需求,助力企业发展
一、基本情况
2020年上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相关要求,对精蛋白生物合成人胰岛素(预混30R、预混50R)注册通用名称进行了变更,其中涉及诺和诺德制药有限公司多个品种的人胰岛素产品,更名使得这些产品与现品国家医保目录中名称无法对应,造成涉及到的产品无法正常医保报销,进而影响到数万名患者的正常治疗,同业也造成企业直接损失。该药品为国家医保目录内药品,原通用名药品已在我市医保支付系统,年销售量约67万支,药品覆盖我市2万余名糖尿病患者。
医保药品目录名称变更依据国家医保局要求进行,由于国家尚未下发工作通知,而企业生产的原通用名药品库存量逐步减少,我市将面临原通用名药品售尽、新通用名药品不能销售和医保支付的问题。市医保局高度重视企业诉求,主动与国家医保局沟通,勇于担当作为,特事特办,先于国家医保局下发正式文件,形成既符合政策且可行的工作方案,安排专人负责信息对接工作,2天时间内完成了8条相关产品通用名变更工作,同步更新了医保目录信息,实现原通用名药品市场存货销售与新通用名称药品上市销售的无缝衔接,保障我市2万余名患者用药的连续性,涉及药品67万支,体现了天津速度。
二、取得成效
(一)解企业燃眉之急。药品名称根据国家药品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变更是药品上市销售中的常见问题,市医保局在符合政策法规的框架下,及时开展名称变更工作,解企业燃眉之急,保证药品在我市正常销售并实现医保支付,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二)保患者用药延续。糖尿病患者对降糖药物的依赖度较高,常用药品调整会导致患者血糖波动,不利于疾病治疗。及时变更名称后,保证了药品的供应和患者待遇的享受,避免患者因费用问题调整药品,切实保障了患者用药需求,减轻患者用药负担。
案例七:河西区政府先行先试打造北方设计联盟,助力我市“设计之都”建设
一、基本情况
多年来,河西区聚集了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航院)、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水北方)、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天津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建院)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内顶级的设计和施工企业,这些单位设计建设了包括港珠澳大桥、南海填海造岛、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中白巨石工业园、蒙内铁路在内的一大批重大项目。
为更好挖掘释放设计企业潜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河西区提出打造“北方设计之都”发展战略,牵头成立北方设计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与此同时,成功推动建设“北方设计之都”正式纳入全市发展战略。
二、创新思路
(一)通过提升品牌影响力,放大联盟优势。建成联盟展示体验中心,集中展现“北方设计之都”发展成果和联盟成员参与的重点工程项目,已累计接待参观180余场次,参观人数超3000人次,成为河西区乃至天津市展现设计产业发展成果的重要窗口。通过连续3年参展世界智能大会,连续2年举办建筑设计大赛、创意设计大赛,制作联盟形象系列宣传片、设计大师访谈片、“一带一路”项目专题片以及雄安新区项目宣传片,利用各类新媒体扩大影响辐射范围等多种形式,联盟品牌影响力及知名度已拓展到海内外,吸引了更多优质设计企业融入联盟共同发展。
(二)通过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内生融合发展。联盟每年积极主办、承办十余场各类学术交流、研讨、设计大赛等活动,如环保产业发展论坛、资源节约与生态环境新技术讲座、GIS新技术赋能转型升级研讨会、第六届天津国际设计周“生态引领 绿色设计”高峰论坛、“创新引领·科学发展”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秋季院长论坛、“海河杯”天津市优秀勘察设计奖评审会、北方设计联盟总部建筑设计大赛、“海河锦鲤 跃动津城”创意设计大赛等等。受疫情影响,2020年活动调整为线上,举办联盟大师云讲堂10余场,观看人数超10万人次,得到成员单位的一致好评。借助学术活动的开展,搭建了成员单位间的密切联络渠道,不断拓宽产业链和价值链,推动企业内生融合发展。
(三)强强联合,推动设计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在联盟内寻找具有相关性的合作伙伴,以联盟为基础的产业生态系统正成为成员单位协同发展与群体竞争的新利器。比如,一航院与天津建院联手打造总投资38亿元的江苏如东经济开发区新城;借助中水北方长期深植“一带一路”国家的优势,天津建院承接了安哥拉罗安达安置房及基础设施的设计工作;天津水利工程公司作为天津本土优秀工程企业的代表与中水北方组成联合体总承包海南松涛灌区部分标段建设。天津的地方设计工程企业越来越多的嵌入到过去专属于央企的产业链条;同时,一航院、中水北方等央企在发挥原有产业链条作用的同时,也不断衍生出以自身为龙头的细分产业链,联盟内各类企业均得到了飞跃式发展。
三、取得成效
(一)设计产业聚集,规模效应不断放大。联盟持续吸引聚集设计企业加入,已从成立之初的13家发起单位发展壮大至207家成员单位(河西区86家、市内区外101家、市外20家),设计领域涵盖工程设计、创意设计、工业设计全设计版块以及相关上下游企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
(二)综合贡献持续增长,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成立以来,仅在河西区注册的联盟成员单位创造营业收入达793.39亿元,实现全口径税收22.21亿元、留区税收6.76亿元,为天津设计产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聚集高端人才,不断释放创新活力。联盟成员单位聚集了一大批设计领域专业高端人才,目前拥有院士5名、国家级大师39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308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超过13000名。
(四)发挥联盟成员带动效应,吸引聚集总部企业。依托联盟资源渠道优势,中交京津冀区域总部、中交智运有限公司两个中交集团新建二级子公司和天津海河设计集团、中交二公局城市建设运营有限公司、南水北调东线公司北延应急供水工程建设管理部、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等相继落户河西区,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案例八:河东区政府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引领城市提升改造
一、基本情况
河东区共有老旧厂房49处,总建筑面积77.8万平方米,闲置面积22.7万平方米,闲置率29%。为推动老旧厂房的提升改造,河东区确定了“启动运营一批、转型升级一批、跟踪服务一批”的目标,经过2020年一年的推动,一冷、津江百货、二十冶3家厂区已完成改造方案设计,具备入场施工条件。蓝·飞鸽创意产业园、棉三、摩玛街区等有待转型升级的厂区已重新确定主导产业、推动错位发展,力争实现“一厂一定位、一厂一特色”。其中,蓝·飞鸽创意产业园转型升级成效显著。蓝·飞鸽创意产业园位于河东区六纬路201号,原为天津飞鸽自行车厂,其前身是始建于1936年的全国第一个自行车整车厂,作为民族品牌的飞鸽自行车厂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者,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参与者。随着功能变化,此处老厂房空置下来,2018年底由江苏蓝园商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重新设计改造并自主开展招商引资,2019年底摸底统计时,有11家企业入驻,入驻率25%,属地率27.3%,业态较为杂乱且存在产业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
二、创新思路
按照“明晰定位-优化结构-聚集产业-租税并重”的模式、确定“定腾引注奖迁”相结合的思路,推动蓝园实现转型升级。
(一)发掘三大优势。交通区位优势。蓝园地处中心城区、交通通达度高,且处于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金创走廊沿线,具有发展科创、文创等新兴产业的优势。用地性质优势。园区作为中心城区少有的工业性质用地,地价相对较低、允许有生产环节的企业注册、承重和挑高能够满足包括制造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的需求。运营理念优势。江苏蓝园有丰富的众创空间、企业孵化基地的运营经验,能够因地制宜地对蓝园发展做出定位、明确招商方向。
(二)明晰六大路径。即:“定”、“腾”、“引”、“注”、“奖”、“迁”。“定”,对园区重新定位、明确主导产业;“腾”,有指向性地腾笼换鸟,腾出招商空间;“引”,引进高大强企业,提高优质企业入驻率、园区产业聚集度。“注”,大力发展注册经济,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奖”,落实各项产业及财税奖励措施,推广租税联动,推动运营方形成“租税联动、以税换租”理念,提升招商引税主动性;“迁”,推动异地经营企业迁入园区办公,实现属地化。通过以上路径的具体落实,蓝园已明确“文化创意+智能制造创业孵化园区”的定位与文创、科创两大类主导产业,并以占地面积为标准,给予文创、科创企业相对长的免租期,定向引导产业入驻。同时,充分利用园区允许有生产环节企业注册的优势,推动智能制造等类型企业注册,以园区“小底盘”打造产业聚集“大平台”。
(三)政企携手合作。创新理念,以与上海的交流互访活动为契机,总结漕河泾“公司制”运营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并为蓝园提供指导。针对园区属地率低的实际,开展“租税联动”政策宣讲会,推动运营方转变片面追求租金的思路,发展注册经济、推进区留税收高的企业入驻。园区主攻招商,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引进的产业类型,对入驻企业的定期分析,主动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目前,已引进10家企业在园区注册。主动贴近服务,引导蓝园对五个楼层进行了各有特色、贴合市场需求的定位与设计。一层定位为底商、众创空间,营造便捷优美的办公空间;二层定位为传统行业办公区,遵循传统行业办公审美,打造成品空间;三、四层定位为独立办公区,挑高6米,能够满足展示中心等文艺类建设用途,允许企业自主进行空间设计;五层定位为艺术类创造区,打造具有艺术性的现代化区域。同时园区也通过市场调研核算面积配比,真正做到了适应市场、引领市场,成功招引不同类型企业集聚。
三、取得成效
目前,蓝园已形成特色明显、主导产业清晰、同类产业聚集、高层次人才密集、创新创业活力高度迸发的园区生态,并向做长产业链、做深技术链、做强价值链持续发展,成为老旧厂房改造升级样板。通过一年的努力,截至2020年底,园区在册企业由11家增长至47家,增长率327%,属地率从27.3%提升至59.6%,注册经济发展初见成效。在新增企业中,科技类企业14家,占新增企业总数的37.8%,入驻率从25%提升至40%,初步形成了一条智能制造科技研发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