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家长进行交流与沟通时,我们在表情、体态、语言上都要支持和鼓励家长表达他们的观点,并及时给予反馈,让家长感到你的真诚,从而愿意与你进行交流。
给出科学的建议
在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启发家长,从而让家长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
08
如何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良好的家校合作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
定期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定期举办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让家长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及学校的工作。
定期开展家校互动
通过邀请家长到课堂传授生活技巧等活动,拓宽家庭教育的渠道,丰富学校教育的内容,让家长对学校工作有参与感。
举办定期家校讲座
可利用学校自身对教育资源整合的优势,定期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邀请知名学者与专家到校或者线上讲学,为家长提供教育培训的机会,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素养。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通过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学校微信公众号、班级QQ群、微信群等教育互联网平台, 搭建家校互动沟通的桥梁。
从评委的角度来说,怎么样的说课是优秀的?(值得学习)
我始终在思考一个问题,从评委的角度去看,怎么样的说课才是优秀的?因为我参加过几次说课比赛,评委的评分有时相差很大,说课评比到底有没有一个标准?看了著名教师窦桂梅《谈说课》的文章,应该说,窦老师的这篇文章诠释了我的疑问,值得学习和参考。
总体来说,说课就是说“教什么” “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么教”。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说课稿
说课稿不是教案的细化,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复述,也不是对某章某节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
说课稿的撰写流程一般包括教材分析、教学理念、教法学法、教学目的和重难点、教学程序设计的背景分析、板书设计等内容。尤其重要的是,对重点环节不仅要写清楚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还必须写出为什么要这样教,即这样设计的理论依据是什么,要让听者不仅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
说课稿也不同于教学实录,教学实录主要是通过师生对话真实地再现教学过程。说课则通常是站在预设的角度,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和经验,推测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师生活动。
二、怎么样的说课是优秀的?
(一)教材分析准不准?
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准确的解读不能浅化也不能偏颇,要有自己的见解。在高度把握的基础上,再结合学段目标、单元训练重点、教材的前后联系、篇章结构特点等等进行适度解说。所以,说课的正式环节一般应该从对教材的介绍入手。
(二)学情定位准不准?
1.对学习者知识水平起点的分析。
2.对学习者技能水平起点的分析。
3.对学习者态度起点的分析。指学习者学习的兴趣,情感态度认知的水平,情感思想认识上的盲点等。
(三)目标阐释要清不清?
制定目标时一定要清楚,表述要准确,确定重点和难点时要注意前后联系、瞻前顾后,在教学过程中有具体的体现,重点是怎样解决的,难点是怎样突破的。
在整体介绍教材的时候,除“教材简介”“学情分析”一般处于第一、二位置以外,其余如“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课前准备”等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位置或增减,表述时可以用“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目标”这样的理性语言严格区分清楚,也可以用适当的过渡语把这所有要说的融合为一个整体。但这仅仅是初步的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重点”一定是教材的具体内容里的,“教学难点”是从学生角度出发的学生学习着眼点。
(四)教学流程简不简?
这里的“简”是说要教学流程紧紧围绕目标与重点,进行简约的环节设计。教学流程展现的是教学过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教学设计的优劣以及教学理念都在这一部分中得到充分的展示。所以,说课稿的优劣百分之八十由这一环节决定。因此,说教学流程是说课的重点环节。那么如何说好教学成流程呢?好的教学流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清晰具体
要想让听者通过你的说了解你的教学实际,教学流程的设计一定要清晰完整。具体而言,要从新课的引入开始说起,然后按照教学设计逐步展开,以及课堂小结、课后的巩固练习,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都是必须要说的内容,而且还要说出各教学各环节的衔接和过渡。但是,切忌把说课稿设计得天花乱坠,让人听得眼花缭乱,像一幅“课堂畅想图”。教学流程的设计要经得住推敲。虽然说课不像上课一样立即付诸于实践来检验,但是一定要符合教学规律和实际情况。根据学段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学生的情况来设计,写出条理清楚、有理有据、重点突出、言简意赅的说课稿。
2.详略得当
说课毕竟不同于上课,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操作到位,再者,说课有时间的限制,一般是15分钟,这就要求说教学流程的时候,既不能太概括,三言五语说完了,让听者不知道教学的思路,也不能太具体,因为它不等同于课堂实录,像上课一般师生问答展示。所以,说课中的教学环节一般应采用概括与具体相结合,对于非重点或次重点的内容,可用概括的介绍一带而过,而对于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则要详细阐述,说清楚其中含蕴的小的教学环节,以及每个环节中教师是如何指导学生学习的,预测达到的学习效果等。此外因为是说课,所以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还只停留在预设的层面上,对教学时间的掌控也是教师的主观愿望,因此,在教学设计应留出机动时间(3-5分钟),并设计机动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设计合理使用,切忌不能将40分钟满满地平均分配到各个环节中去。尤其是,教学是重点,以及难点,甚至容易引起歧义的地方,教师要展示几种教学预设,并分别针对不同的预设写出自己不同的指导对策。
3.理念点睛
说课都要求教师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教材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有一个理性的思考。所以,说课稿有别于教案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强调说“理”,即不但要说“教什么”和“怎样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说课者在讲述教学流程的过程中,要针对重难点环节谈明白自己理论支撑。以便听者从中看到说者对教材的理解深度以及对教学的认识高度,从而产生共鸣。
(五)教学设计新不新?
这里的“新”不是花样的翻新,而是指教师自己对教学独特的理解,以及相关的独特的创意。一天的课听下来,往往是十几节,很累。每堂课都是精心准备的,但当静下来细细想想每堂课的时候,更多的是记不住讲了什么——模糊一片。然而,也有这样的情况,当沉淀后,有的课的某处创意和设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便是创新的地方,不同于千篇一律流程的独特之处。
另外,还需要关注口才、自信和细节等环节。
新教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3点建议送给你
良好的关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里。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作者 | 李文送 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原标题 | 《新教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
在与某市新教师做专业成长分享时,有教师说:“李老师,新教师由于从教经验不足,每当在课堂教学中遇到‘突发事件’时,常常处理得不是特别好,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尴尬。请问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或做法?”
课堂教学上的“突发事件”,由于发生比较突然,通常出乎意料,对直面其中的新教师来说显然是一种挑战。
如果处理不当,就可能会出现尴尬,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甚至还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那么,新教师如何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我觉得至少应做到以下三点。
01 / 看见事件,看见学生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战场,是学生课程学习和健康成长的殿堂,既关系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又关系着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发展。
无论出现怎样的突发状况,教师都应坚守学生立场,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不仅看见“突发事件”,还要从中看见学生。
那么,教师要看见学生什么?又如何看见学生?
我以为,教师既要看见学生的当下,也要看见学生的过去,还要看见学生的未来。
每个学生的今天都从昨天走来,其今日行为之表现,无论正常还是异常,都离不开昨日之土壤的栽培和生长环境之影响。
新教师要认识到,每个学生来学校求学的目的,在某种意义上说,都是“为了未来而学”。
这就意味着,教师看见学生要有理解的眼眸、尊重的眼神、发展的眼光。
比如,学生能突然提出意料之外的问题,说明其思维不仅活跃,而且思考问题的角度非常新颖,同时也充满勇气,并体现求真的精神。
又比如,有的学生故意制造“事故”,或许他们是想引起师生的注意。
所以,教师看见学生,不仅要用眼睛,还要用心。
02 / 因势利导,转危为机
当教师看见了学生,接着就要重新审视和认识“突发事件”的性质及思考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更好地找到应对的妙策。
新教师要懂得因势利导,转危为机,把“突发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立德树人机会,让学生从中得到的不是惊吓,也不是惊恐,而是一种惊叹,甚至是一种惊喜。
比如,当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时,发现学生喜欢讨论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内容,怎么办?
虽然课堂是允许学生天马行空的地方,但是教师不能放任其过度自由。
新教师要谨记,教学是有目标、有主题、有范围的师生活动,不能偏离教学正常的轨道运行。
当发现学生讨论偏离主题内容时,教师就要及时终止,并顺势把他们引回到所学的内容中。
顺势,不是呵止,更不是责骂,而是将学生讨论的内容与所学内容进行连通,从而切换回教学主题。
简单来说,新教师要学会将“突发事件”转化为课堂教学的鲜活资源。
03 / 提高能力,“化”人“化”事
新教师要处理好“突发事件”,关键是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机智,特别是随机应变的心态和能力,涵育“化”人“化”事的智慧和艺术。
这就启迪我们,新教师与其担心或害怕“突发事件”的发生,不如学会化解。
除了向年长教师请教和多读书之外,新教师还应以生为师,向学生学习,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新教师既要走近学生又要走进学生,以了解其生活和学情,特别是要掌握其认知特点和兴趣点,以唤醒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此外,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非常重要。因为“化”事在本质上是“化”人,而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诚然,良好的关系建立在良好的师生互动里。
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一方面教师要看见学生的真实需求与成长;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看见自己的爱与教育,使彼此相互理解、尊重和关心,从而做到教学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