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美国《星岛日报》报道,中国人常说“三岁看老”,要从一个刚出生的孩子身上看出他将来的作为似乎多少有些夸张,但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几年受到的教育得到的指点,的确可以对塑造他们的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应当如何做才能培养出一个性格健全乐观向上的孩子?刚刚出版了《0-6岁A+育儿法》的纽约市立大学心理学教授陈鲁(Gisela Jia)接受专访时分享她独到的心得。
来自中国的陈鲁和她的美国先生大卫都是心理学家,两人育有一个女儿莉莉。在这本新书中,陈鲁花了两年的时间,将女儿六岁前自己写的育儿日记精心编撰,其中记录了很多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具体事例,并从她的专业—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给予分析和解释,明确列出孩子要适应全球化的世界必须具有的几大基本素质,深入浅出的讲解如何才能帮助孩子获得这些素质和能力。
书中涉及的很多观点都让人很受触动和启发,比如在育儿观上,她说:“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们争门面,不用为我们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们养老。我们只要这个生命存在,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们有机会和他同行一段。”比如再谈到交流时,她说:“交流不是和孩子开会,孩子也不愿意和家长开会,交流是家长和孩子轻松互动中迸发出的思维火花。”
陈鲁说,很多时候家长都知道育儿的大体原则,但具体如何实施和推进,如何才能让孩子接受,很多人并不清楚,这本书中提到的具体事例,正是希望给家长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书中介绍的育儿原则的功效只要看看如今的莉莉就一目了然。现在已经10岁的莉莉长成了一个富有爱心和同情心,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善于与人沟通的孩子。陈鲁说,做家长其实是个学习的过程,“我们所走的每一步其实都有困惑,有时候犯差错误,但我们都及时纠正了。做家长最怕的就是在孩子面前装出一幅权威的样子,不肯认错。”她说。
陈鲁说,中美在育儿文化观念方面有些差异,但书中介绍的育儿法是从儿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中美的家长都适用,因为文化上的地区差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被弱化,孩子要面对的是全球化的竞争,就必须具备全球化的素质。同时她也建议家长多思考自己传统文化中的育儿方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华人家长与孩子交流喜欢用肢体语言,孩子触摸脏东西时会在他的手上打一下,而西方家长更喜欢用词汇语言告诉孩子这样做不对。“试想如果你跟孩子交流总是用肢体语言,孩子今后是不是在与人交流时就更容易用同样的方式?”陈鲁说。
对于曾经反响强烈的《虎妈战歌》,陈鲁说,虎妈在书中曾说这是一本回忆录,而不是育儿法,读者应该尊重作者,将它作为回忆录来看待。虎妈的女儿的确很优秀,但家长们也应当看到不是所有读哈佛或会拉小提琴的孩子都是虎妈高压的产物。“家长们应当想想,也许还有别的更好的通往成功的路径。”陈鲁说。(荣筱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