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验发展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嘉定区幼小两个学段从“儿童经验发展连续性”的角度做了怎样的双向衔接,孩子们从中获得了怎样的连续性经验?我们结合一年级关于“度量”的数学课和幼儿园关于“测量”的案例,分析儿童经验发展连续性的科学有效衔接。
一
多种方式评估学情,确定教学起点
以小幼联合教研为载体,教师了解到儿童在幼儿园已形成对长度的初步感知:在实际生活中很早就有了长与短、高与矮的认知经验,能进行直接比较,如拿出所有的笔,能比出哪支最长,也具备了间接比较的经验,会运用工具,如积木块、雪花片来进行测量。
通过对儿童的前测分析,了解到有近98%的学生已经认识尺,知道尺的功能。近80%的学生已经会用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教师进行访谈:为什么用尺这样测量?尺为什么长成这样?大部分学生对于度量仅停留在会拿刻度尺去量一条线段的长度,而对于度量的本质不理解。因此,小学教师对孩子的原有经验做到了精准把脉,从而基于学情有效确定教学起点。
二
基于课程标准内容,把握教学要求
关于测量工具,幼儿园鼓励孩子们大胆进行不同尝试,例如孩子们喜欢用各种不同的工具去比较,如木棍、积木、雪花片,或是自己的手、脚等,学习过程中关注幼儿主动探索、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快乐体验。幼儿园教师疑惑:为什么小学的测量工具要这么精准?
教师们通过研读小学数学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即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教学提示还指出:图形测量的教学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积累的有关经验,引导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创设生活情境,借助拃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不同的方式测量,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因此,教研组在研读课标、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情分析,对度量学习内容进行了重构,调整后的学习内容以“单位”为主线,更凸显度量的教学本质,强化对长度的本质理解,突出了测量的核心要素——“单位”。一个物体的长度就是长度单位的累加。
三
凸显素养目标衔接,体现经验连续
幼儿园孩子们“数”经验的累积,都是在这种直观体验、亲身经历、动手操作中积极、主动地建构,更多聚焦的是“让幼儿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小学数学当中,厘米是学生建立长度量感的起始课,基于幼儿前期的探究学习经验,本节课中学生积累的学习经验与方法可以类比到其他长度单位的学习中。同时还可以迁移到面积单位、二维空间的度量、乃至体积单位,三维空间的度量。无论是一维、二维还是三维空间的度量,对每一个度量对象的学习和研究都经历了同样的过程。使学生明白尽管度量的对象和单位有所不同,但其反映的度量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先确定度量单位,然后量出度量对象中包含多少个度量单位,能有效建立不同度量单位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这为学生后续发展量感等核心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