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晨
人民法庭是最基层的司法触角。近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推动诉源治理”为主题,选取60个符合实际、各具特色、具有可推广性的典型案例,作为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予以印发。
在这批典型案例中,河北、江苏、福建、山东、甘肃等法院深耕诉源治理,妥善化解涉农纠纷,依托“小法庭”助推乡村振兴“大事业”;北京、辽宁、浙江、湖北、重庆等法院创新家事审判,传递司法温度,以家庭和谐“小平安”推动社会和谐“大平安”;内蒙古、吉林、广东、云南、新疆等法院依托马背法庭、车载法庭等方式开展巡回审判,畅通司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融入基层治理
“调解是打电话不如来法庭,来法庭不如到当事人家里当面调解更容易成功”“调解是公平和善良的艺术,无处不在,永无止境”“调解是解开心结的金钥匙”……
在河北省沙河市人民法院白塔法庭庭长王世广的工作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近400页的经验教训和心得体会。
这些调解工作的“秘密武器”,不仅是王世广的经验独白,也是他所在的白塔法庭的集体智慧。因主动融入基层治理,为乡村振兴注入法治动能,白塔法庭入选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
作为县级市的沙河,由河北省邢台市代管。这里被誉为中国玻璃城,相关从业人员有上万人,总产值达千亿元。
据了解,白塔法庭主动对接玻璃行业协会,设立法官工作站,为辖区光锐、镇东、正方等玻璃钢化厂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对涉玻璃纠纷实现“快调、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全力护航玻璃产业健康发展。一年来,妥善化解相关纠纷46起。
“诉源治理是在社会治理的视域下,强调人民法院处理涉诉案件时,既要化解矛盾纠纷,又要参与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刘金华说。
刘金华认为,最高法发布的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为“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推动诉源治理”提供了不同的版本,对探索、创新、推广、落实“枫桥经验”,引领人民法庭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发挥独特优势
在牧区,冬窝子和夏牧场间隔远、解纷难。
哈萨克族有句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福海县人民法院喀拉玛盖法庭地处边疆,在司法实践中把传统民俗融入司法办案,将冬不拉音乐运用到纠纷化解全过程,设立“冬不拉调解室”。
据统计,自“冬不拉调解室”成立以来,运用“冬不拉调解法”共化解矛盾纠纷1400余件,诉前调解、就地化解纠纷1100余件,诉源治理成效明显。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夏璇长期关注人民法庭工作发展情况。
夏璇认为:“人民法庭作为我国人民法院的最基层单位,处于司法审判最前端、化解矛盾第一线,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具有贴近群众生活、直接调处基层社会矛盾、直接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显著优势。”
最高法民一庭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集中展示了人民法庭在推动源头治理、推进多元解纷、化解涉农纠纷、防治家事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引领全国人民法庭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推广落实“枫桥经验”,将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和“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实际运行人民法庭10050个;近五年,法庭审结案件约占基层法院结案总数的29.7%。
夏璇指出:“在新时代,如何重构自己的职能定位,无疑是人民法庭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法治日报》记者注意到,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率先在全国将“万人成讼率”精确到社区,为精细化推动诉源治理、化解民生纠纷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浙江省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人民法庭“一件事”改革,有效防止“衍生纠纷”。2022年,全市人民法庭收案8252件,纠纷服判息诉率达96.52%,自动履行率64.88%,调撤率80.66%。
树立标杆典范
“宏观而言,人民法庭的职能定位不能只限于司法审判,还应当涵摄融入基层治理、指导调解、纠纷调处和法治宣传教育等多项功能,构成统一体系。人民法庭在司法之外应主动延伸司法公信力,与其他基层社会治理主体共同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体化机制,充分发挥贴近群众的优势,积极融入当地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框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系统化、精细化。”夏璇说。
天津市北辰区人民法院青光法庭因地制宜深化诉源治理。2022年全庭受理案件861件,案件量同比下降11.87%,诉源治理效能日渐显现。
2021年4月,青光法庭分别在辖区韩家墅村、青光村和双青新家园三地分别设立便民工作站,形成“法庭—便民工作站—巡回审判点”的法庭司法服务网络,并因地制宜确定各自的服务重心,工作站设立至今已接待来访群众2000余人次。
针对韩家墅村、青光村农贸经济发达和商业纠纷多的特点,工作站法官定期深入辖区60余家企业、商户开展普法宣传,助力市场主体规范经营。
双青新家园是全市最大的保障房社区。针对人口密度大、物业及相邻权纠纷高发的特点,该工作站每周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上门释法答疑,切实打通司法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发生。
据介绍,本批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做法,严格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立足新时代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原则,为人民法庭发挥审判职能、推动诉源治理树立了标杆和典范。
最高法民一庭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民法院将与时俱进、因时而变、因地制宜,努力让人民法庭在推动诉源治理,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工作中作出新贡献,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