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致富经”
特色养殖拓宽乡村振兴路
走进伽师县英买里乡吐孜鲁克村养殖基地,自治区政协机关派驻该村第一书记阿不都萨拉木·卡得尔一边观察乌鸡生长情况,一边叮嘱饲养员吐尔逊·沙地克及时消毒。
在伽师县英买里乡吐孜鲁克村养殖基地,饲养员正在给乌鸡喂食。(阿不都萨拉木·卡得尔 供图)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发展渠道,今年4月,阿不都萨拉木带领工作队经与村“两委”商议决定发展林下养殖,建立乌鸡养殖基地,一期养殖3000只乌鸡。8月份以来,乌鸡养殖场每天产蛋500枚到700枚。
怎样让村民有稳定、持续的收入,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是从去年年初接过第一书记“接力棒”后,阿不都萨拉木天天惦记的事。“只有特色产业兴旺了,致富之路宽了,农村才有生机和活力,乡村振兴才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他认为,一定要做好产业振兴文章,让农民实现稳业增收。
“这种乌鸡黑羽、黑皮、黑骨、黑五脏,有一定的药用功能,产的绿壳蛋的胆固醇含量只有普通鸡蛋的五分之一。”阿不都萨拉木说,村里建好的养殖基地具备了同时养殖8000多只乌鸡的能力。目前一期养殖的3000只乌鸡中已有一半开始产蛋,还吸纳了很多村民在基地就业、学习养殖技术。
吐孜鲁克村的乌鸡规模化养殖,这在英买里乡还是头一例。为建成养殖基地、推行生态养殖理念,阿不都萨拉木下了大功夫:村“两委”意见不统一,他苦口婆心讲政策、做工作;农民担心赚不上钱,他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撑腰壮胆;村里没有启动资金和技术保障,他二话不说自掏腰包。
在伽师县英买里乡吐孜鲁克村养殖基地,饲养员正在捡拾乌鸡蛋。(阿不都萨拉木·卡得尔 供图)
养鸡见效快,但是风险也大,又是新品种,起初村民参与热情不高。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阿不都萨拉木每天起早贪黑制料、喂食、清洁鸡舍并时刻做好防疫,还带着感兴趣的村民参加了县里举办的养殖培训班,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养殖中遇到的新问题。慢慢地,他摸熟了适合当地的乌鸡养殖方法,基地里的乌鸡个个毛色光亮、生态健康。
“现在散装的乌鸡蛋每个可以卖到1.5元,包装成盒的可以卖到2元一个。”村民吐尔逊·沙地克在养殖基地上班,他说每天接到的乌鸡蛋订单,是对他起早贪黑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村民吐尔逊江·沙吾尔也经常到养殖基地学技术。他现在已经学会辨别鸡的健康状况,掌握了防疫技能,正打算贷款建一个小型乌鸡养殖场,增加家里的收入,让全家的生活更幸福。
“我们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让村民更直观地看到经济效益。”阿不都萨拉木说,下一步计划拓宽生鲜线上冷链配送渠道,加强品牌品质建设,扩大绿壳蛋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村民养殖积极性,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