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是“静待花开”娃娃群群友,北大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多有思考。2018年11月23日下午,应安庆市集贤小学校长许维昌、副校长程卫明邀请,作者在安庆市集贤小学与家长们交流学习体会。本文是交流会全文记录,作者授权“泥巴青年”分享。

孩子同行

何宏岩

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_心得经验教育孩子的话_心得体会教育孩子怎么写

尊敬的许校长、程校长及各位领导:

尊敬的各位老师: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程校长周一打电话叫我周五过来跟各位家长交流一下,说实在的,真的诚惶诚恐!随着教育体制的向前发展,教育手段越来越发达,教育方法越来越先进。我在这里谈孩子教育可能落伍太多。考虑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能通过这个机会与各位高贤见面,是我的荣幸!因此过来班门弄斧,请大家批评指正!我讲的题目是“与孩子同行”,分四个部分与大家分享一下:

一、伴随孩子一起成长是家长一次自我修行的过程

有位哲人说过: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神圣的礼物。而“母子连心”、“知子莫若父”这些传统名言,不仅道出了这种人伦和谐关系,更是说明在父母要陪伴下出现这种“连心”和这种“知子”的结果。

大家想想;孩子跟自己相伴最亲密时间真的很少,因为孩子上大学后就渐行渐远,若孩子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那相伴时间更少。不能把孩子托付给上一辈放手不管,要知道没有“奶奶孙子连心”、“知孙莫若爷”说法呀!因此,在座的各位家长要认清这个事实,尽量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考虑到后面的初中、高中,若能在从现在开始跟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也许会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每个人陪伴孩子都有不同的感悟,而我有这样的体会:陪伴孩子是一次修行过程,孩子成长,发现自己作为父母也在成长。在座的父母大多是独生子女出身,其实在你们成长过程也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可能感受比我还深。

首先是脾气变好了。因为年轻气盛,往往动不动就发火,跟孩子一起陪伴,也许让自己平和了。孩子刚接触世界,对什么都好奇,往往做出大家认为出格的事,于是家长火冒三丈,就要动手打一顿孩子。比如:我孩子小时候第一次跟我一起上电梯,他把所有楼层键都按亮,我说了还不听,我清除后他还是要按,每层都停一下,一下子把我惹恼了,甩了一巴掌。孩子觉得很委屈,哭得很厉害,看着也对我气鼓鼓的,我也觉得很生气。做父母的,很多打过孩子后往往感到后悔,我是不是打重了?我也一样。但嘴上还是责问“我告诉你不准按,为什么要按?”回答就是两个字:好玩!听着火又要上来,我心里告诉自己要冷静,仔细想想,我是不是做过头了,我有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回家思考了一下:孩子天性就是好奇,觉得好玩是正常的呀!但好玩的事是有规矩的。想通这个道理,于是跟孩子说:“按电梯每层的键,让电梯每层都停一下,确实好玩,爸爸没有理解,向你道歉!因为我只是粗暴地告诫你不要按,没有告诉你这个道理。大楼为何安装电梯?因为快捷,减少爬行,不是用来玩的。如果每个人都这样玩,电梯运行有问题除外,关键是影响了其他准备乘电梯的人”,孩子一说就懂这个道理啦!并跟我约定,以后生气,我们两人不能叫,也不能打人。每次感觉生气时,深呼吸三口气。这个约定真的改变了我,我原来脾气不好,每次生气时,想到这个约定,深呼吸三口气,感觉气消掉了,在单位人际关系都好转了,还真要感谢孩子呢!

其次是夫妻缘深了。很多经典的成功故事都证明,孩子在一个和谐家庭中成长,成功的可能性要大,至少成长、成熟过程健康。而和谐家庭的前提是,家长肯定是陪伴孩子成长的模范家庭。我相信:一直陪伴孩子成长的夫妻是不会产生太大矛盾的。有了孩子就有了一份责任,教育他健康成长。我们家长有责任有义务创造一个和谐家庭。我跟老婆私下约定,有矛盾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不希望让孩子误解!夫妻之间肯定有意见不统一的地方,在孩子面前,我们感觉意见相左,先打住。等孩子上学后,两个人再讨论。容易产生重大分歧的事尽可能一个人作主,比如装修房子,两个人很有可能因为审美差异、布局格调、材料选定产生重大分歧,我与老婆商量,决定由我作主,从头到尾由我操办,但每天向她报告一下,当然她有异议时,我尽量按她的要求去做。教育孩子也是这样,学习上的事主要是我负责,生活上的事由她负责。这样一来,很多矛盾避免了。当然,每个家庭不一样,我们的方式肯定不一定适合其他人。家庭中容易产生矛盾还有一个因素,我不会打麻将,但我们男人肯定会隔三差五,几个朋友小酌一下。男人肯定要有应酬的,但我会控制,我也跟老婆说明,取得谅解!有时候实在喝得感觉要醉了,尽量不让孩子知道,估计孩子睡着了,才回家。这样做后,感觉夫妻之间矛盾少了许多。也是一种修行吧!

第三,设身处地想着孩子,家长把自己做参照物,可能处理学习上问题相对要简单一些。我们都是从学生过来的,肯定有许多经验和教训,我们可能心里都对某个曾经的同学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当年我像他那样,肯定比他好”“当年他不如我,如果我不XX,肯定也会跟他一样”。其实成功同学的经验是你们借鉴的法宝,而自己失败的教训可以吸取。但这不能照搬照抄。我认为每次孩子出现问题时,要回想一下,自己当年当学生时是什么感受,有什么后悔的事,然后再处理,可能更好一点。比如,孩子在小学时可能会出现丢三落四,有时候水杯子丢了,有时候铅笔盒掉了,原因很多,小孩误拿的情况为主。孩子可能害怕家长责备,可能会撒谎说是被偷了。这时候就要想:自己小时候会怎样,因为也曾误拿别人的书什么的,也曾丢过东西,千万不要小事放大,孩子肯定不会有偷的概念的,只不过是误拿而已。家长明白这个道理可能就处理恰当了。学习上也是这样,尽量把自己想像成小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小时候,有时候会找到更好的方法教育孩子。我觉得这是让自己回归理性,也是一种修行吧!

心得经验教育孩子的话_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_心得体会教育孩子怎么写

二、伴随孩子一起成长是家长一次提高的过程

如何陪伴孩子?古人讲得好:“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我认为陪伴就从这开始。家长在家里热爱学习,也许比孩子上补习班更有效。因为父母不开发自己的资源、知识结构,白天送学校,晚上请家教可能对孩子形成疲劳,也让自己减少与孩子陪伴时间。我在石化医院工作,同事的孩子优秀较多,经常互相介绍经验,有一位护士同事,自己带头学习,给孩子做榜样,孩子回家看到妈妈也学习,自然形成爱学习的习惯,同事从一个初中中专一步一步自学考上研究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孩子也变成一个热爱学习的孩子,考上了985学校。这应该是陪伴的最高境界,也是“读万卷书”最佳案例。很惭愧!我做不到这位妈妈这样,但我深受影响。我们自己多看书,少看电视电脑。孩子每天看完动画片后就去做作业,作完后也跟我们一起看书,这样各类杂志、书籍看了不少。有时候我发现好文章,一定要找个机会读给孩子听,很多是选择孩子吃饭时和洗脚时,发现这时候孩子相对能静下心来。

陪伴孩子“行万里路”。估计很多家长都在假期带孩子出去旅游,我也一样,每年暑假都要带孩子出去旅游,这不是简单地玩,每次做一个出行计划,到一个地方不是光看风景,还要学习当地的文化,肯定要安排参观博物馆、地方特色艺术,比如:到西安,秦皇陵、大雁塔等特色景点不会少,但肯定要安排到科学馆、博物馆参观,晚上也不能闲,选择剧院去听听秦腔,到青曲社听听相声等,去感受一下当地文化艺术。平时只要不出差,保证每周双休日,无论如何,都要抽一个半天陪孩子散步,在散步中跟孩子交流,了解学校情况,学习问题。比如有一次,我老婆单位一个同事讲她孩子(下面我称为A同学)在高琦小学发生的事,课代表发练习本时,发到A同学时恰巧是一个脏本子,A同学看到不爽,将本子在课桌上摔了一下,课代表将本子发完后,将自己的本子与A同学调换了一下,A同学坐了一下,然后跑到课代表将脏本子换回来。老师发现后,奖励两位同学一人一个本子。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在散步时跟孩子讨论:1、A同学将本子摔一下对不对?孩子认为不对,说脏本子也可以写,将脏清理下,只不过封面难看而已,不应该嫌弃。我表扬他说得很好,站在你这个角度看,没有任何问题,写出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但任何事都有多个角度,但换一个角度看也可以,我提供一个思路:所有孩子的本子都是整洁的,为什么我的本子不行,这是一个公平问题,A同学可以认为是受到不公平对待了。

但公平要提出诉求,用本子摔一下的方法并不妥,可以寻求更好的表达方式,比如跟课代表报告等,然后从这个角度着手,也可以写一篇好文章。并且因此引伸开来,告诉孩子碰到不公平的事如何处理。2、讨论课代表将本子发完后,将自己的本子调换。孩子认为:课代表做得好,敢于担责任,将脏本子留给自己。我也表扬了孩子观点,并且指出很容易从这个角度写出好文章。但我同时提供另一个角度思考:课代表是因为A同学摔本子才换呢,还是主动去换。如果是摔本子去换,那是有一种无奈的因素,因为不摔本子可能不会去主动换,可能让A同学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如果是主动去换,仅仅换给自己是不够的,这就涉及一个管理问题,课代表是一级管理阶层,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出现问题,应该担当处理,首先将本子换回,是问题的危机处理,不换回那就掩盖了问题的存在,管理信息出现阻滞,长此以往,小问题会酿成大问题的。本子收回,不能到此为止,应该将信息反馈到上级管理(老师),寻求解决,这样管理信息就畅通了。当然角度很多,我与孩子也互相探讨,经过类似这样的讨论,孩子觉得作文也不难写了。因为多思考,多阅读,自然会写出好文章。

陪伴孩子还是要讲求科学。我孩子从小养成习惯九点半睡觉,最迟不超过十点,这习惯一直到高二上学期才调整到十一点,从未超过十二点,我相信“磨刀不误砍柴功”,成长比成绩重要,当孩子疲劳时,学习效率肯定降低,疲劳时间就变成垃圾时间,学习往往不一定有效,但每个孩子不同,有的孩子是夜猫子型,适合这样,不能千篇一律,只要效率高,每种方法都是可取的。我孩子从小还养成一个习惯,看书50分钟左右,必须出来锻炼十分钟左右,比如跳绳、举哑铃、打乒乓球等,因此我孩子现在大四,视力仍然正常。

心得经验教育孩子的话_心得体会教育孩子怎么写_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

三、一代同学三代亲

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一代同学三代亲”,并且在中学家长群、大学家长群,都是这么灌输的。孩子成为同学,我们家长因此亲近了,将来孩子的下一代也因为父母是同学而感到亲切。我们这一代跟在座的还有点不一样,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同学就是亲人啊!只要本着这个思想,在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时就好多了,即使有什么嗑嗑碰碰,处理也理性多了。我孩子小时候给一个孩子砸中鼻子,差一点砸到眼睛,老婆可以说是怒火中烧,我劝她,那孩子肯定不是有意的,男孩子之间玩的幅度大了,难免有个小意外,不必念念于心。老辈子人常说:乘船过渡都是八辈子修行,何况孩子们同窗共读好多年,那是多少辈修行,不必计较,也许是孩子的劫难,过去就好了。回想我们小时候,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打过同学,也被同学打过,现在见到同学都亲切得不得了,谁还记得小时候一点点过节,如果家长闹得不可开交真的不明智。我夫人觉得我讲得有道理,也就算了。

正因为我这个观点,我鼓励孩子一定要团结同学,我总是叫孩子尽可能帮助学习上尚有困难的同学。家长如果眼窝子浅,在班上一个小圈子里担心这个超越、那个超越,那会出问题的。家长完全指望学校也不应该。要记得优秀往往不是一两个人,更多是一班子人。当一个集体强大了,这个集体中一员,放在哪个地方都是优秀的,凤凰的尾巴仍然叫凤凰啊!因为这是一个信息时代,资源共享会打造一个强大的集体。因为集体强,无论谁是班上第一或第四十,在其他地方都不会差的。这是有成功例子的,德二小有三个好友,从小学就一直在一起学习,结果15年两个考上北大,一个复旦;岳西有三个女同学也是从小学一直在一起学习,结果三人17年全部考上北大。因此,鼓励孩子去跟同学学习很重要,千万不要有这种思想,“只要我孩子好了,管他呢!”、“人家孩子来问我孩子,会耽误学习的”。其实不应该,因为小学重在积累,短暂的成绩领先不值得一提的,互相学习给同学解答问题,也让自己复习了一遍,知识更牢固了。学问学问当然要有“问”这个环节。经常“问”其实还培养孩子沟通能力。并且,我不主张孩子问父母,主张孩子多问同学,他们之间互相学习比什么都重要,因为未来是他们的,他们因此培养了团队精神那高兴还来不及呢!

因为这个理念,我也一直热心张罗家长们经常交流交流,很有好处,因为孩子不会说自己在学校情况,往往报喜不报忧,但对班上其他同学情况会说给父母听,如果我们家长沟通,我们就能彼此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其他同学那儿的形象,就对自己孩子有一个整体了解,便于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采取正确方法。事实证明经常参加沟通的家长,孩子也很出色。现在,我跟许多家长还保持往来,高中同学家长到现在还经常聚聚。

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心得_心得经验教育孩子的话_心得体会教育孩子怎么写

四、相信孩子,放飞成长

教育上有一个经典名言:家长进一步,孩子退一步;家长退一步,孩子就进一步。

家长如何退一步让孩子成长,我提几点看法供参考:

1、首先要有目标

常言道:人生要有目标。可能小学有这样的作文《我的理想》,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憧憬,这个憧憬就是远大目标。但是目标要量力而行,可能家长们听说过王健林说过这么一句很经典的话:就定一个小目标,先挣他一个亿。他是首富、超级大富豪,一个亿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但对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来说,是奋斗几辈子很难达到。这就是实力差距,因此目标要跟自己实力相符。学习上也是这样,可以定一个长期目标和若干个中短期目标,这样才科学。比如:短期目标:团结同学,在班上争取领先;中短期目标:带领同学为班级争光;长期目标是努力考上双一流学校等。定好目标就要分析自己的目前实力,就要做好赶超计划,这样学习自然就有动力,有动力自然就有干劲。

学习上目标就要努力补充自己的实力,因为你在进步,人家也在进步;你在努力,人家也在努力。所以定的目标也要与时俱进,从干劲上说,如果孩子比人家努力多一点,那怕是多那么一点点,或许孩子就超过别人了,小目标可能就达到了。

2、规划与计划

定好目标,就要行动。行动有规划与计划,是一个人应有的优秀品质。无论将来干什么,一个有规划、有计划的人是不会差的。因此从现在就开始鼓励孩子作规划与计划。

目标定好了,就要做到知己知彼,对竞争对手的了解,对自己实力的把握。现在重点是知己。语文、数学、英语,这几门课的知识点不少,每门课的知识点你掌握得怎么样?比如:数学,你是哪方面强?哪方面不强?心里有没有数,你心里最讨厌数学哪个知识点?为什么这么说,往往最讨厌的知识点是最有可能不掌握的。假设孩子某个知识点上,感觉很不舒服,那就要下功夫多做这方面练习,不要考虑这个知识点考与不考的问题,在学校是学知识,不是为了考试。学了知识就是强化实力,有了实力就不担心考试。这样就可以让孩子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平时学习时,安排计划时对自己薄弱知识点时间安排多一点。比如:这一个月,我的学习计划在完成老师作业中,要攻克几个知识难点,第一周是什么?第二周是什么?要安排好。

安庆一中2010年省状元郝珊珊的计划是这样的:每天跟自己定目标,今天要完成什么任务,早晨起床边洗脸边背单词五个,吃饭前读一篇英语文章;中午回来,吃饭前做两道数学题,晚上放学回来,吃饭前做两道理化生题,晚上睡觉前读一篇英语文章。形成习惯就加强了实力。这个给大家参考。

3、勤奋出成果

我跟孩子说过:父母勤奋肯定是一个好父母,孩子肯定很幸福;老师勤奋肯定是好老师,学生肯定显著;老板勤奋肯定是一个成功老板,事业红火;员工勤奋肯定是一个杰出员工,容易委以重任。既然勤奋的人将来都是社会正能量所在,所以作为学生从现在开始勤奋,那么成功大门肯定向你打开。

有一个教育专家告诫:作为一个学生千万不能懒,不能手懒,不写,不算,只带耳朵听;更不能脑子懒,不想事儿。不想学习的事,也不想前途的事儿,那就完了,但一想起来就犯愁,愁完之后又少心没肺地该干啥该啥,任自己得过且过。还有的孩子,很多道理都比父母懂,父母一说还反感。比如,都知道玩游戏不好,到考试时知道后悔,但一玩游戏时就忘乎所以,沉迷进去就更可怕。我觉得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个学生一定要有自制力,不能懒!千万不能给自己找借口,什么成绩好的牛人聪明,这都是借口。其实成绩好的人从小学就开始勤奋,现在成绩差的很多人是小学一二年级就开始亏欠下来的,因此,现在不如人家,只能拿出比人家多一点的努力才行。智商其实在差距不是很大,真正的差距就是自觉与勤奋。因此没理由跟别人一样玩。

4、资源的运用

学习有资源?可能家长有这方面的疑问,其实学习确实有资源。比如:孩子的同学就是孩子的资源,班上优秀同学可能就是学校优秀学生,乃至是安庆市优秀学生。孩子经常跟他们交流,会让孩子成为其中一员,这一点很重要。不懂就问,旁边的资源就是财富。

因为前期亏欠,造成学科不足可以找老师、同学请教,也是资源的运用。很多优秀学生都在利用这个资源,关键是成绩好的人没歇着,还在勤奋。本来以前就有亏欠,若自己若无其事那会让差距变大,因此利用资源很重要。但这要跟自己的学习计划要一致。

最后我来讲一点励志的话:没有去努力,怎么知道自己不可以?没有去尝试,怎么知道自己注定失败?定好目标,着实计划,努力前进,胜利就在前方。

推荐几个公众号和博客

1、公众号

泥巴青年,是北大教授陪伴孩子的公众号,强烈推荐。

i陪娃,是“静待花开群”一个家长教育孩子的公众号,大家可以关注,里面信息很多是来自海外的见识一下,也不错。

各位在微信上可以搜到。

2、博客:教子砖家梦里江河、邢台胡子,各位可以百度一下。这几个教育博客还可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