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营商环境_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_优质营商环境建设经验

长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感获得感,也不断提升着长沙的竞争力、吸引力。 陈飞 摄

牛年春来早,营商环境当好“领头雁”建好“示范区”。18日,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对2020年省优化营商环境评价考核工作先进单位予以表彰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并发布了13个长沙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案例,激励全市各级各部门主动对标先进,鼓足干劲,发力牛年,以营商环境优化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

各区县(市)政府、园区管委会,市直各相关单位:

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系列决策部署,按照省营商环境评价有关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分工、勇于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共同提交了省对市州、区县(市)营商环境评价的圆满答卷。长沙市再次荣获全省市州第一名,长沙县、天心区进入全省区县(市)前列。根据省委书记许达哲“将营商环境评价与绩效考核、干部任用结合起来”有关指示精神,经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决定对在2020年省营商环境评价暨营商便利度专项考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彰,并在市优化营商环境绩效考核中参考运用省评价考核结果。

一、在省评价中作为指标牵头单位及重点责任单位担当作为,奋勇争先,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所负责指标为先进标杆的单位

(一)包容普惠创新指标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重点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广电局、市卫健委。

(二)政务服务指标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重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数据资源局。

(三)获得信贷指标

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重点责任单位:湖南银保监局、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四)招标投标指标

牵头单位:市发展改革委;重点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五)跨境贸易指标

牵头单位:市政府物流口岸办;重点责任单位:星沙海关、市交通运输局、市商务局。

(六)市场监管指标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重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

(七)登记财产指标

牵头单位:市自然资源规划局;重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市税务局、市不动产登记中心。

(八)办理破产指标

牵头单位:市中级人民法院;重点责任单位: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税务局。

(九)获得用气指标

牵头单位:长沙新奥燃气公司;重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城管执法局、市数据资源局、市公安局交警支队。

(十)惠企政策落实指标

牵头单位:市行政审批服务局;重点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

(十一)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

牵头单位:市政府金融办;重点责任单位:湖南省证监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仲裁委。

二、作为参评区县,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为长沙争得了荣誉,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排名前列的区县(市)

长沙县(排名第一) 天心区(排名第七)

三、在省营商环境评价考核中提供重要保障支撑,为长沙在省评价考核中取得突出成绩做出贡献的重点支持单位

市委统战部高位调度部署,市发展改革委作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和主管部门,充分发挥职能统筹部署,精心组织指挥调度;国家统计局长沙调查队精心组织对企业和群众办事的实际案例进行实地核查,市工商联高效组织1000家左右民营企业完成“湖南省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调查”,市优化营商环境协调事务中心细致完成相关上报资料的收集整理。

希望以上受表彰的单位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希望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以营商环境优化推进“三高四新”战略实施。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对省会工作要求以及毛伟明省长对长沙“优化营商环境要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结合主报告分项对比情况逐项分析,研究现状和原因,总结经验做法及短板弱项,不断改进和提高”的批示,主动对标先进,落实工作责任,健全工作机制,务实改革创新,打造“中部标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好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奋力开创新时代长沙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长沙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2月18日

典型经验做法

一、包容普惠创新指标——全面优化包容普惠创新,着力打造长沙品牌。

继上年入选国家营商评价包容普惠创新先进标杆并出席全国优化营商环境经验现场交流会作典型发言后,市发展改革委以“双对标”“指标长”工作机制为抓手,以数字经济引领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牵头积极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交通网络便利度,着力打造绿色长沙,持续优化长沙包容普惠创新生态体系。聚焦创新创业,市科技局通过设立长沙科技创新基金、设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积极推广科技保险等措施完善科技金融生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聚焦公共服务,市教育局通过“公民同招”改革、学前教育普惠、智慧教育、学校减负,统筹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发展;市卫健委创新实施“健康长沙”建设PPP项目,线上建设“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智慧医疗,线下构建“1530”就医服务圈完善医疗服务网格体系;市文旅广电局高标准完成100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提质升级长沙图书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推出数字文旅“云游”计划、“在线艺术课堂”等数字文化资源,群众文化生活保障有力;市民政局推进《长沙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立法工作,启用长沙市养老服务监管平台,持续深化养老服务。聚焦立体交通,市交通运输局着力加强公路、铁路、民航、港口、公交等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初步成型;打造公交都市升级版,建设交通综合运行协调与应急指挥中心,助推长沙迈入数字交通时代。聚焦人才流动,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出台《制造业紧缺急需人才集聚工程实施办法》《长沙市开辟留学归国人才绿色通道实施办法》,构建人才政策新优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着力推进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打造中部人才高地。聚焦市场开放,市商务局严格贯彻外商投资企业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及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落实外商投资企业“多报合一”改革,建立了市领导联点重点外资外贸企业工作机制,全市利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聚焦生态环境,市水利局紧抓河湖长履职与小微水体管护和示范创建,水生态环境改善明显,市生态环境局率先全省提出空气质量国省控监测站“点长制”,空气质量实现“两升两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9天,同比增加34天,优良率同比提高9.1%,PM2.5、PM10等主要污染因子浓度不同程度降低)。

二、政务服务指标——减流程、破壁垒,政务服务便利化改革成效明显。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以联办服务事项“一件事”线上线下“一次办”为切入点,对审批环节进行取消、归并,对办理情形进行分类、优化,实现全市“同一事件、同一标准,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线下在各级政务大厅设立“一件事一次办”跨域通办专窗,建立“就近申报、异地收件、远程流转、属地办理、跨层联办”的跨域通办模式,让企业群众跨地域、跨层级办事“只跑一次”或“一次也不跑”。线上开发“一件事一次办”专栏,企业和群众在手机端就能阅知办事指南、了解办事流程、上传审批材料,轻松实现申报预审。2020年实现省政府公布的233件“一件事”全市跨域通办以及307件政务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全年办件量超过800万件。

三、获得信贷指标——强化金融支持保障,助力省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政府金融办在全省率先出台《优化获得信贷营商环境实施办法(试行)》《发挥保险社会治理功能巩固成果促进经济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等多个金融支持专项政策,持续优化获得信贷政策环境。聚合金融资源,密集开展金融战“疫”银企对接会、长沙金融服务节等特色活动,率先全省成立企业上市服务中心,承接上交所、深交所在湘服务基地,缩短交易所与我市企业服务距离,共同助推企业上市。2020年,全市全年新增12家上市企业(首发上市7家,境外迁入2家,3家企业过会待发),A股上市公司达70家(不含境外上市企业以及过会待发企业),在中部地区继续保持领先优势;7家企业首发上市融资93.98亿元,为历年首发融资额最多的一年;全市上市公司总市值达1.35万亿元(12月31日收盘价),同比增长79.96%,过千亿市值上市公司达3家,居中部第一。

四、招标投标指标——“两化两减”改革投标保证金提交方式。

市发展改革委积极发挥指导、协调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职能,结合公共资源专项治理工作促进招标投标指标系统优化。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在全省率先推行投标保证金递交方式多元化、电子化改革,企业成本明显降低。“多元化”即通过上线运行工程建设投标保证保险系统和长沙公共资源交易金融服务支撑平台,为企业提供银行保函、电子保证保险等方式提交投标保证金,减轻现金占用压力。“电子化”即投标企业足不出户可在线完成电子保险保单、电子银行保函开具,全程最快3分钟办结,减轻市场交易成本。同时,推动金融机构在支撑平台为中标企业提供中标贷、政采贷等标后融资产品,标后融资不再难。2020年累计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28.68亿元,企业选择银行保函、电子保证保险方式提交保证金占同期投标保证金总额的82.86%。

五、跨境贸易指标——率先中部地区推出“邮快跨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

“邮快跨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即由同一运营主体在同一场地内实现国际邮件、国际快件、跨境电商三种业务一站式通关的新模式。市政府物流口岸办利用航线通道和运营主体,整合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兼交换站优势资源,建设集约式监管平台,打破了原监管场所单一物理空间单一业务监管的格局;大力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地方特色信息化建设,打通数据孤岛,实现口岸单位信息一体化;建立口岸联检单位协同机制,实现邮快件中心、邮局海关、机场海关、长沙机场等口岸单位协作一体化。集约式发展新模式实施以来,日均处理能力提升至30万件,通关效率提升30%~50%,综合运输成本减低25%以上,操作处理人员减少22人,跨境电商产业集聚显著提升。

六、市场监管指标——打造“双随机、一公开”升级版,构建新型监管机制。

市市场监管局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出台全市“双随机”实施意见,成立组织领导工作机构,将21个部门纳入“双随机”监管范畴;从清单管理、计划实施、平台应用等7个方面进行规范,梳理抽查事项清单554项,建立111万户检查对象库和7400名执法人员名录库;结合疫情防控和行业领域潜在风险,部署对野生动物及制品、交通运输、生态环境、文化旅游、农业农村等领域部门联合抽查12项,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定向任务抽查102项,抽查对象2.4万家,检查企业占比达5.5%,发现问题线索1960条,立案18起,责令整改1710家,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410家,结果公示率100%。全面建成日常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新型监管方式,有效防范和遏制行业领域风险发生。

七、登记财产指标——不动产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企业群众更方便。

为切实便民利企,提高服务效率,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组织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及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联合长沙供电公司、市水业集团、市燃气实业等公用企业,从群众需求出发,充分运用“互联网+”打通市数据资源管理平台与水、电、气过户系统网络边界,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一个窗口、一张表格、一次申请、一站服务”完成二手房和水电气联动过户。办事群众签订购房合同时只需勾选水电气过户选项,通过实时推送相关数据,水电气部门主动上门办理,市民群众还可随时通过水电气微信公众号或APP实时掌握办理进度,让用户“多头跑”不动产登记中心、水、电、气四个部门成为过去,做到一次性办结。2020年登记水电气过户共享信息2227条,成功办理业务646条。

八、办理破产指标——以“四化”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办理破产水平。

市中级人民法院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办理破产的时间明显缩短、费用明显降低,破产案件回收率稳步提高。一是建设“专业化”团队:成立破产审判专业庭室,配强破产审判团队,对全市管理人实行分级管理,支持建立全市破产管理人协会;二是面向“市场化”变革:重大案件一律面向全国公开选任一流管理人,以网络拍卖为主要方式面向全国市场实现破产财产变价,以市场化方式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提高重整成功率;三是推进“制度化”管理:研究制定破产案件立案与审理规程、管理人选任工作办法、管理人考核办法、管理人报酬支付办法等,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建立长沙市企业破产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实现府院联动常态化、制度化;四是提升“信息化”交互:在长沙中院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线上通道发布破产案件信息和公告,通过各类线上平台开展债权申报和审查工作,通过阿里、京东等网拍平台处置破产财产,实现与全国法院执行查控平台对接,辅助破产案件办理。2020年,全年审理破产清算、重整及涉及衍生诉讼384件,全市破产申请案件数较上年增长194%,最终受理的破产案件数较上年增长85%。

九、获得用气指标——减环节、缩时限、降成本,“互联网+供气服务”提升用户获得感。

新奥燃气公司通过拓宽报装渠道、优化业务流程、缩短报装时限、降低用气价格、提升获得用气便利度等五大专项行动,不断优化获得用气便利度。报装环节精简至2个,具备燃气系统安装条件的低压、中压(不涉及外线施工)接入客户平均用气报装时间压缩至10个、30个工作日。新增物业移动POS机缴费,全面推广物联网表,开通多种线上缴费渠道,上线智能语音机器人,开通“E呼百应·微客服”,开创线上一站式快捷服务新模式,实现线上、线下均可报装,客户“零跑路”。

十、惠企政策落实指标——“一件事一次办”推进纾困惠企政策精准落地。

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创新推出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从企业视角出发,将原来分散在15个业务部门的相关优惠政策进行“一门式”整合,转化为56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在各级政务大厅开设“六稳六保(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专窗。对传统政策兑现业务模式和链条重新设计、梳理,制订全市统一办理指南,明确申报材料、申报流程等15个要素,定制设置“综合收件、分发流转、部门审批”的审批服务流程,形成“政策—细则—指南”的“一链式”流程。发挥“容缺审批”+“承诺制”优势,借助大数据大力推广“先拨后审”“先批后补”“免申报、免手续”“智能秒批”等模式创新。2020年全市各级共办理惠企利民政策兑现事项38.7万件,惠及企业17.94万家,有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韧劲,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

十一、保护中小投资者指标——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市政府金融办等单位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成效显著。市区两级法院努力提升诉讼服务水平,2020年网上立案3万余件,网上缴费123639笔,通过“闪信+”成功送达程序性文书35.95万份。构建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2020年全市共出台多元解纷文件15个,线上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引进调解组织163家,调解员654名,在线受理调解案件63920件,占全省33.9%。同时,全面推行公益律师值班制度,妥善审理各类涉企案件,进一步优化法制环境。2020年全市法院审理民商事案件139355件,开展涉民营中小型企业等8类案件专项执行活动,累计执结42420件,执行到位157.1亿元。

十二、长沙县打造营商环境中部标杆。

长沙县以在赛迪全国县域营商环境百强排名中首次挺进十强(位列第9)为契机,从提效能、惠民生、解难题、优服务等方面全面发力,重点攻坚,致力打造营商环境中部标杆。一是“提效能”,深入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三集中三到位”和综合窗改革,实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推行“1325”改革,实现企业开办1日办结,不动产登记3日办结,工业投资建设的房屋建筑项目审批25日办结,办结时限全省领先;二是“惠民生”,坚持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近三年民生投入443亿元。疫情期间,率先全省出台有效应对疫情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19条措施,设置惠企政策兑现窗口,为市场主体减税降费54亿元,兑现财政奖补政策资金6.9亿元;三是“解难题”,建立营商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机制,形成“一张问题清单”,将企业反馈的1493个“营商环境”问题,向57个部门进行交办,整改完成率达98.8%;四是“优服务”,全力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1301个事项7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持续推进“就近办”改革,全链条下放297项政务服务事项。投入27台“智能商事登记自助机”进社区、进园区、进写字楼,实现企业开办“零预约”“零排队”“零见面”“零提交纸质材料”,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截至2020年底,长沙县(含长沙经开区)共有市场主体146976户,同比增长20.25%。

十三、天心区打造营商环境首善之区。

天心区重点推进 “一日一制一景三中心”(区长企业家接待日、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推广应用场景、企业服务中心、园区产销对接中心、夜间服务中心),多措并举着力打造享誉全国的“不夜天心”品牌,全力建设全省营商环境“首善之区”。“三心服务”促夜间经济繁荣,一是贴心支持:出台夜间经济政策十二条,成立服务中心,开通服务热线,通过“夜间管家”“轮班驻点”“协调联动”机制,营造安全有序的夜间消费环境。二是暖心服务:开设24小时自助服务厅,搭建网红品牌联盟,开展“守护解放西”护航行动,累计提供服务750余次。三是精心呵护:创新推出街头艺人“持证上岗”模式,推行“四容许”“五统一”夜市管理模式,带动商家入市、群众逛市。五一商圈跃居全国11个核心城市最核心商圈客流量的第2位。以“区长企业家接待日”促政企交流,建立区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为企业解决具体困难问题181个。以“智慧营商”促市场主体活跃,率先全省推出“天心金融”线上金融服务超市小程序与首个区县级智慧营商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保姆式”服务。2020年全区市场主体净增28375户,同比增长24.41%,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12412户。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