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优秀毕业生感言
从这里,飞向世界
徐慈淳(清华大学)
回忆起七年前刚入学的时候,我下意识地想起第一次填那张还没贴照片的新准考证的场景。2019——纵使准考证换了一张又一张,班级和学号一变再变,这个年份却始终放在前四位,如同在电影一开场就出现的进度条,准确地预告故事的结尾;而我们对着黑底白字的演职人员表意犹未尽,因为这场电影实在太美好。
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稳健的青年,我最感激的莫过于上外附中带给每一位学生的“自由”。在升学的道路上,附中给予我们三个不同的大方向,然后把选择路线和终点的权利全部交给我们自己;在学习生活中,老师们总是鼓励我们在已有知识上探索、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学术问题,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专家;在这里,自主实践和独立思考永远是最重要的品质。我们跳脱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条条框框,所拥有的并不是卷子所堆叠出的死板知识,而是附中所独有的人文素养和国际视野,是探索的意识和能力,更是无拘无束、不受外物所限的自由精神。
附中精彩纷呈的活动,使我在中学时代完成了超乎想象的成长,在一次又一次考验中挑战着自己的可能性。我担任过民族魂短剧的编导,代表班级出战过文化大赏;参加过古诗文大赛的校队,和博学多才的学长们一起畅谈传统文学文化;也担任过文学社社长和《青青草》的主编,在编辑过程中“以文会友”,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磨炼文笔,向更高的目标进发。站在高中生活的尾巴上回顾过往,经历的每一道考验在最后都换来了阅历的提升和能力上的飞跃,而更宝贵的是那份敢于挑战自我的魄力,以及向未知的领域迈出全新步伐的勇气。
附中人都是可爱而有趣的。他们的文化底蕴着实深厚,讲起话来海阔天空,精英极客也能把张三丰分析得头头是道;他们被宣讲和比赛锻炼得能言善辩、而不失幽默诙谐,默契的朋友几乎张嘴就能来一段相声,两拨人稍有不同意见就能立刻来一场半小时的即兴辩论。但附中人魅力的本质更在于人情味——每一位老师都是和蔼可亲的,愿意将自己的人生经验与学科知识全盘传授,也愿意在我们迷茫时成为我们的指路明灯,陪伴着我们走向成熟;无论是出国、保送还是高考,大家都会为每一位同学的成功而喝彩,也会在别人陷入低谷时伸出援手,更会有同舟共济的朋友无条件地陪着你渡过大风大浪。校园生活的每一段回忆都是暖色调的:何其幸运,能在这里遇到这样一批最有趣、最善良的老师和同学,能和这帮青春少年一起度过人生最灿烂的时光。
青春的电影即将散场,我们终要与附中作别。附中在这七年带给我们的,恰恰是我们最好的自己;在这里度过的七年时光,也必将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而如今我们将要踏上全新的征途,怀抱着对附中的感念,凭借着中学七年所培养的翅膀,飞向更广阔的世界,在更高的舞台上继续做自强、至诚、志远的附中人。
致附中的感谢信
周智芸(复旦大学)
七年附中生涯悄然接近尾声,而我也从一个腼腆胆怯的女孩,成长为自信开朗的准大学生了。附中七年对我的培养是用言语说不尽的,所以,让我姑且道一声感谢。如果时光逆流,我依然选择上外附中,因为正是这里自由而多元的氛围,给予了我不断发现自我、突破自我的可能。
自从踏入上外附中的校门,我便与外语结下了奇妙的缘分。外语课上使用英国原版教材,每节课又设置了英语演讲和小组讨论,正是在这样新颖、多元的课堂氛围里,我慢慢变得善于思考、勇于表达。在高一,我有幸拿到了上外附中为数不多的名额,参加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先修课程。在为期两个多月的课程中,我跟随上外大的教授们,领略了英、法、俄等八国语言背后的历史和文化,教授们风趣的讲解和热烈的课堂互动深深吸引着我,自此,我对外语的热爱在心中彻底扎了根。课程结束后,收到成绩单的我在欣喜之余恍然大悟——上外附中的课堂早已为大学铺好了路。
和外语结缘仅仅是我在附中无数的收获之一,除此之外,上外附中给我提供了迎接挑战、超越自我的机会。我是一个骨子里热爱音乐的女孩,却生性腼腆羞于表现自己,初中时和同学们组建了乐队后,一切都有了改变。起初,我们只是私下聚在一起演奏,后来我开始参与班级演出,就这样一步步地,我站在了民族魂和国际文化节舞台的聚光灯下,抛开了旧时的局促与茫然,迎接蜕变后的崭新的自己。至今为止,我还参加过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活动,英语辩论赛让我学会了辩证思考和团队合作,在神经高度紧张的半小时中,思维的激烈碰撞让人兴奋不已;我还作为副社长创建了新社团,锻炼组织能力的同时,体会了“白手起家”的不易。
身在附中七年,我从未经历过机械的“刷题”,取而代之的是对理想的探索,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人生从来不止一个舞台,在告别之际,我将怀揣着感恩和信念,向更广阔的舞台迈进。
最难忘-上外附中
杨新源(上海交通大学)
在上外附中七年,绝对不能说是转瞬即逝。至少对于我来说,上外附中的生活可以说占据了我一半以上的记忆。我能清楚地回忆,当初有点不懂事爱显摆的我如何在附中的一天天生活中成长成今天的我。
上外附中可以说给了我无限的可能:在初中时,我曾有幸代表学校赴美参加EMCC比赛;而作为法语班学生,我也得到了不止一次的对外交流活动机会,收获了友谊也增长了见识;学校的各种兴趣社团让我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这个自由的氛围让培养多元化人才成为可能。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我受益匪浅。
除此之外,我的老师们也令我印象深刻:每个老师的风格都有不同,或严肃或活泼,但是在课堂上他们都是以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尽其所能地给我们传递知识。课堂也不仅仅是课本上内容的死板复刻,老师们也会与我们分享升学经历,课外知识只要对我们有帮助无所不谈。在课后,老师们很多也成了我们的朋友,和我们谈论附中生活,未来规划。我也憧憬着或许未来有一天,我也能以校友兼老师的身份再次踏入附中校园。
最难忘的应该是我们的同学。七年的时间让水酿成酒,也让同学之间的友谊不仅限于打打闹闹或者一起玩耍。我们不仅都找到了自己的一个或几个知心好友,也在班集体中找到了归属感与荣誉感。七年的陪伴中,我也经历了从结交到友好,从友好到生厌,再从生厌重新回归到友好,建成更加牢固的友谊的过程。我想,这是任何一个别的学校都无法体验到的。
如今即将与上外附中分别,心中有些不舍,但更多的是自豪。我忘不了在学校里度过的难忘时光,忘不了老师,同学。我忘不了自己是上外附中的学生,我希望将来附中也会以我为荣。
七年硬核之旅
张婧雯(美国芝加哥大学)
还记得七年前刚刚踏入车站北路校区的时候,觉得七年的时间好漫长,觉得毕业遥不可及。谁知道一眨眼,我已经坐在中山北一路校区的图书馆里,度过最后一个学期的附中生活,最后一个学期穿上这套黑白校服。在附中的收获绝对不能用量化的分数、奖项和成就来衡量。现在回忆起之前七年的中学生活,我想“硬核”是对于附中最贴切的描述。
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七年里,附中带我认识了“硬核”的人生导师,虽然他们教授的学科各不相同,但我通过这些多彩又独特的视角,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是知识的搬运工,更是极其包容和无私的启蒙者。他们从不限制、规定任何一个学生的发展,相反地,他们鼓励每一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路。
附中带我认识了一群“硬核”的同龄人,他们穿上校服是背古诗、解方程、做实验的高中生,穿上西装能成为最佳辩手、模联的杰出代表,穿上运动服能在球场上奋力拼搏,穿上宽松卫衣、汉服或芭蕾舞鞋能成为聚光灯下的舞者,他们更是文言作家,小学生的英语老师,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演员,各类创新大赛的常客……附中并不仅仅是一所公立学校,它更像是一个小社会。我的同学和我都不太一样,但我并不会因此而感到恐慌,反而为此感到兴奋,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大家一起相互帮助,再艰难的坎也过得去。
在附中,我更收获了一段超“硬核”的经历。课内学习压力大,校内校外的社团、活动、比赛丰富多彩,出国留学的准备也迫在眉睫。我从未想过我的高中生活会如此忙碌,然而每一天也都十分充实,每天都有新的挑战、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没有附中便不可能有今天的我。马上我将从附中毕业,然而我和附中的七年之情还将延续。感谢附中让我在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有能力且有勇气去追寻属于我的梦想!
丰富多彩,兼容并蓄
任鸿瑄(美国芝加哥大学)
在附中度过的时光一瞬而过,记忆似乎仍停留在小升初面试那天的紧张与兴奋。仔细想想,自己自三岁左右计事,待至高中毕业是十八——初高中的七年,已是我目前几乎半生的故事。
附中首先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大型课堂。每一位老师都鼓励着自由探索的精神,对天真亦或深刻的问题予以温和细心的引导与解答。这种思维的火花更不局限于课堂的四十分钟之内:课余时对于未结束的话题的探讨,初三的社会实践与高三公共政治课的社会调查研究,让每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走出了学校的象牙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天地。附中学子自主前行及思辨的能力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出的。
课堂之外,附中也是一个流光溢彩的舞台。从国际文化周到中国文化节,从校内到校外,各类社团百花齐放,附中学子们争相组织或参与各类活动。这样的活力并不是自上而下灌输的,而是在一届届学长学姐表率、鼓励之下繁荣滋长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我在JA与同学们热切研发多功能的生活用品,在小教室与辩论社的伙伴们唇枪舌战,在中午的一次次Vocal排练中见证阿卡贝拉节目和音乐剧的逐渐成型,在凌晨和社员连麦创作Acadeca的第一支宣传视频。七年间,我从未改变过内敛的个性,却也成为了一个更加乐于挑战,更具创造力与活力的人。
对我来说,附中更是一个温暖的家。住宿五年,我目睹过露深雾重的清晨初阳,眺望过夕阳西下的群鸟归巢,见证了晚自修地点的变迁,受过许多老师的照顾与帮助,也与室友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附中的住宿生活相比较其他普高是较为宽松的,为同学们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便利,也同样给我的个人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初高中这七年所处的环境对于人一生精神的成熟想必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这七年短暂又漫长的时间中,抬眼尽是闪光的记忆片段,似是对当年那个小女孩的期待与兴奋的回应,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附中,一个未完待续的故事
李文倩(美国耶鲁大学)
还记得2012年第一次走进上外附中的校园,那个怯生生拉着父母在校门口拍照的我,班级里自我介绍时攥着拳头、颤抖着声音的我。七年一晃而过,上外附中见证了我的成长。
老师们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学识,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地探索。各科老师在教学上投入极大的热情,并且在各自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伴随了我们班七年的老师一丝不苟,每节课坚持在黑板上把所有内容写成板书,认真负责地回答我们任何学业上的问题,甚至还一直来为我们班的体育联赛加油助威。这一份份亦师亦友的情谊不断地鼓励着我去挖掘新的领域,并努力成为像他们一样莫问前路、无私奉献的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附中的小语种教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提供了各种有特色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开阔了视野也提高了眼界。初三、高一两次前往法国里昂和加拿大蒙特利尔的交流让我的法语语言水平更上一层楼,并且加深了我对法国文化的各方面了解。此外,学校为高三同学开展了零基础小语种课程,使我有机会学习第三门外语,这是在任何其他一所学校都极其难得的。深入学习英语、法语、日语三门外语的经历催生了我对语言学习的热爱,以及对语言和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之间联系的兴趣,极大地帮助我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
附中处处都是舞台,是附中人大展身手的天地。我负责VFA模拟企业家的活动,掌握了自主创业的基本模式,锻炼了组织与沟通能力;我代表学校参加过USAD十项全能,IYPT物理竞赛,EMCC数学竞赛,NEC经济竞赛和模联,在各种学术场上磨砺自我;我担任过中英法交流翻译,UNIS-UN联合国学生年会,积极开拓国际视野。所有的这些机会都要感谢学校所提供的广阔平台,帮助附中人全面发展,怀揣梦想,展翅高飞。
上个月我有幸在附中55周年校庆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发言过后,我并没有匆忙离开,而是选择站在会场里,就那样静静地看着——看校长与老师对学校发展的殷切期望,看学弟学妹们丰富多彩的演出,看白发苍苍的老校友们肩并肩唠着当年上学的往事,仿佛一切皆如昨日。附中不断地发展壮大,培养国际英才迈向世界舞台,并将服务人类进步的理念传递给每个附中人。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当附中人再次齐聚一堂,脑海中闪现的那些灵动的身影和青涩的回忆,是唯独属于我们的,永远未完待续的故事,是一切回到原点的独家记忆。
在附中探索与成长
季安雅(美国康奈尔大学)
在上外附中漫长而短暂的学习生涯即将临近尾声,七年前初次踏入校门的情形依然记忆犹新,经历了附中生活的洗礼,我在这七年中不断地探索和成长。
进入双语班学习德语是一个出乎我意料的起点,我并未觉得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加重了我的学习负担,相反它大大丰富了我的生活。附中优秀的德语老师和外教给我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去汉堡的交流活动开阔了我的眼界;寄宿在当地家庭中的经历使我近距离感受到了德国文化,更与住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学习二外是附中给予我受益终身的一次机会,和德语班的老师和同学度过的这愉快丰富的七年会是我永远的美好记忆。
上外附中最可贵的一点是它提供给我丰富的机会,可以在各个方面得到锻炼与发展,尝试不同的领域,发掘自己的兴趣与潜力。从初中开始,附中就不断给予我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琳琅满目的社团使我能够自由探索艺术、科学、新闻等我感兴趣的领域,在根与芽,我与一群从中预到高三的志同道合的同学编写出了一本校园绿地图,作为初二年级的生物辅助读物;每年的国文月歌舞大赛给我舞台去展现我热爱的芭蕾; HiMCM、CTB等竞赛资源锻炼了我自主研究的能力。附中带给我并不仅仅是在课堂中学习知识的机会,更是在体验、探索中学习与成长的广阔舞台。
上外附中聚集了各方面都十分出色的同学们。无论是学业,文艺,和社团活动,身边总有些优秀的同学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学习。优秀的同伴给予我不断上进的激励和互相学习的机会。不论是出国、保送还是高考的同学,都有在不同的层面上给予我启发和帮助,我们在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种环境和氛围也是附中所独有的,令我受益匪浅。
上外附中也拥有优秀的师资。我感谢所有教育过我的老师们。他们或严谨或宽松,或严厉或亲和的教学风格,让我获得了学业上的长进,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七年的附中生涯极大地改变了我,这里自由的氛围给了我无限可能去学习知识、认识自己并寻找未来的方向,附中教会我的一切会指引我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更好地前行。
感谢上外附中
李佳茵(英国剑桥大学)
身在上外附中,我所能想到的,只有这里的一切欢乐,课上课下的笑声,食堂清香的米线,操场上的呼喊,和大厅里永远有人在弹的钢琴。我习惯了在这里平凡而不失滋味的每一天,现在我将要离开我赖以生存了七年的地方,我竟不知从何处起诉说我的感情,也不知如何落笔。
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和更有优秀的人在一起。”在上外附中,老师是优秀的人,同学也是优秀的人。在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学习的力量,但在同学身上我找到了学习的动力和理由。我发现我真正喜爱也将会喜爱的只有学习。因为我切肤地体会到,富有创造力的每个瞬间都让我处于新生,是我身边的人缓慢地把我如今所感悟到的东西教给我。刚进高中第一学期的时候,我会因为军训同寝室的同学半夜开着矿工头灯看书而深感迷茫,过了一个学期后,我发现同班的一个男生,在一节普通英语课前的日常演讲,吸引到了过往英语或非英语教师的侧耳倾听。第二年学农的时候,我已经养成了每次演讲反复排练的习惯,热衷于和全寝室的同学在休息时间“弯道超车”。后来,在赴美参加NEC经济学挑战赛返程航班上,我也不忘和队友在昏暗的飞机小圆灯下共同复习生物。最后的最后,曾经被我抱怨半夜看书的女生要去斯坦福大学继续挑灯夜读,弯道超车的小队一半把车开进了清北交复,会演讲的男生讲出了全国英语演讲冠军,飞机上学过的生物也将跟着队友走出高中校门,走进耶鲁大学的实验室。
回忆在上外附中的一切,看上外附中的人和教育,我恍惚间总能发现,世界上没有人不钟情于表达自己,也没有人不痴迷于学习,我们只是不喜欢被约束着做不属于我们的事情。我还发现上外附中所给我的,我无论如何都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写尽。我的学校对我有恩情,我对我的学校有爱意,这是很简单的事,也应该是最复杂的事。
七年植树木,一生附中人
汪汇辰(阿默斯特学院)
“霍格沃茨,请教给我们知识,不论我们是谢顶的老人,还是跌伤膝盖的孩子,我们的头脑可以接纳一些有趣的事物。”七年前的新生欢迎会上,我听着老师读出这句《哈利·波特》中的魔法学院霍格沃茨的校歌,心中憧憬着附中会教给我怎样的魔法。只可惜,七年后,我并没有成为无所不能的哈利·波特。但是,附中用了七年时间教会了我更重要的魔法。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最好的教育也应该是润物细无声,就好像没有人来告诉你怎么做似的。七年的时间,让附中仿佛一个从容淡然的老者,用自己广博的胸怀去感化学生。于我而言,附中的教育不像炼铁,甚至不像雕玉,如果一定要做一个比喻,那应该像种树。
我不会忘记附中的自由的土壤。中预、初一时,自由是可以在课间和午休毫无顾忌地在操场上玩着一种名为“能量”的拍手对战游戏;初二、初三时,自由是可以在学习和娱乐间无缝切换;高中时,自由是可以投身自己想做的社团、公益、爱好,并且在怀旧时还能和同学重温“能量”的乐趣。我想,正是附中自由的土壤,才能让每一位学子深深扎下根,深沉地热爱几样事物。
我不会忘记附中的滋养的水分。朱自清说他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但附中的时光却真真切切地在我身上留下了烙印,这样对比看来附中确实是有魔力的。附中用七年的教育不仅教会了我abcd的奇妙排列,更用外语帮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让中外文化不断交融、碰撞。七年的时间让我学会了如何去解繁复的圆锥曲线,如何读懂古人的智慧,如何组织自己的逻辑,表达自己的观点。可最让我难以忘怀的还是附中的机遇:在团学联三年的打拼、作为特奥志愿者四年的奉献、连续三年和“太阳升”夏令营的情结。这样的养料帮助我在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意义。
我不会忘记附中的友爱的空气。七年的同窗让附中学子拥有了难以比拟的情谊,也让学生和老师间产生了默契和信任。我们在足球联赛中相互鼓励,体验过痛失好局的苦楚,也体验过逆转绝杀的疯狂;我们在课下模仿各个老师的“金句”,同时也打心底里佩服为人师者的博学和付出。这份情谊在一届届附中人相互帮助的传统中传递,让50年前毕业的附中人和刚刚踏入附中校门的学子心连心。
七年附中教会了我怎样的魔法?她教会了我如何成为毕生的学习者,她教会了我如何塑造自我,她教会了我如何与世界相处。
统稿:高三年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