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习心得

时间:2023.8.6

研究生学习心得

从开学至今已有将近三个月的时间,这三个月过的忙碌而充实,第一年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很多课程,在忙碌的学习和作业中,我切身体会到了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学习的截然不同,对于研究生的理解、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方向都有了一定的看法。

一、主动学习,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差异我认为不仅仅体现在课程量或者是强度上,更重要的研究上学习讲究的是一种更为主动的学习方法和意识,将我们本科的被动学习转化成现在的主动学习。老师在课上更注重与学生的交流,逐渐将教学重点从传授理论知识转移到培养学生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这一点我认为是最为重要的,只有掌握了主动学习的思维方式,才能在今后的学术研究或工作遇到问题时,能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来解决它。

二、学会提问,我这里所指的提问,不仅仅指上课发言提问,而是要养成一种质疑精神,对于任何理论或信息都要在客观的基础上保留一定的个人观点,学会找错,不是一味的接受所有信息,对于老师传授的知识也要在深入理解的基础上给自己提问,在自我怀疑或否定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够真正掌握知识或信息,拥有自己的观点;对于社会或媒体的信息,我们更应该保有这种态度,才不会被错中复杂的信息干扰自我的判断能力。当然,质疑精神并不是对待任何问题都要盲目提问、盲目怀疑,而是应该在自我理解,解决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好“度”,很重要。

三、合理安排时间,研究生的生活是紧张而忙碌的,在这三个月中,我们被各种小组作业,课程论文,考试和课题所包围,起初也会觉得时间紧迫、无暇分身,但经过三个月的磨合,我逐渐了解到,合理安排任务和时间的重要性。在着手开始前,就应该根据各项任务的难度、重要性、紧迫性等等因素,为自己制定好一个总体的进度安排,合理安排休息,做到自己掌握主动权而不是被时间追着跑。只有在工作之余有充分合理的休息,才能保质保量的任务完成。否则,只能让自己休息、学习两耽误,使该学习的时候想休息,在休息的时候想着学习,周而复始,使人一直处于注意力涣散的矛盾状态,无论学习还是休息都不能专心致志。有组织有计划合理安排是最大限度利用时间的有效方法。

四、坚持道德,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人,我认为对于研究生的我们,这一点依旧重要。研究生的群体是一个受高等教育的群体,将来进入社会也是将会处在重要位置的一群人,我认为高知识素质相对应的必须有高道德素质,否而社会将陷入混乱。就拿研究生来说,他应该遵守基本的学术道德,在尊重自己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具有强烈的道德自觉性,并带动整个学术界的道德建设改革,从而为推动一个良性循环、可持性发展的学术生态圈的建立提供充足的道德氧气。

五、找到定位,对于我来说研究生可以算是一个人生的转折点,短短的两年时间,我不仅要学会学习,还要为两年后的工作找准自己的定位。一个好的开始意味着成功的一半,对于第一份工作,我认为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充分考虑自己的特长、兴趣和专业,逐渐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两年时间很短,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为将来自己的事业找准自己的定位,只有这样在明年求职开始时,才能够有明确的方向,紧紧抓住时机。

第二篇:研究生学习心得

研究生学习心得

1. 无论做研究还是做工程,不要期待导师给你太多的指导,这点全世界都一样,不要抱怨,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这样锻炼出来的。好的导师能够在大方向上给一些意见,但具体的工作是需要自己去做的。

2. 别人没有义务来帮助你,不管是师兄或同学,最可靠的人永远是自己。别人帮助你,要表示感谢,并努力帮助别人。别人不帮助你,也不要抱怨。

3. 不要抱怨课程无聊,老师讲的不好。读到研究生,自学能力没有的话不如退学。

4. 如果你学的专业,中国不是最好的,那么请好好学英语,请不要说什么英语教育是毒瘤的狗屁话,研究生毕业前,至少也要达到能够进行英语面试的准备。

5. 学习时间管理的方法,制订计划,然后执行计划。这个习惯会让你终身受益。

6. 学习怎么使用google scholar,包括各类搜索方法.

7. 争取每一个能让自己能力增强的机会(实习,比赛之类的),和导师好好商量,努力争取实习机会。

8. 每天看书。除本专业的相关书籍外,看半个小时其它方面的书:经济学,管理学,各类励志书籍。还可以看看一些牛人的blog。

9. 养成写东西的习惯。定期写blog是一个好办法。

10. 和别人讨论的时候,先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聆听。

一、研究生期间我们应该做什么?

1)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尽量广地涉猎学科基本知识,尽量深地了解研究领域方方面面、过去和现在。

2)掌握独立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尽量多的学习各种研究方法,熟练掌握研究过程和步骤。

3)学会写论文:写论文不仅是训练表达能力,更是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论文体例虽是八股,但却是整理思路、与他人沟通的有效结构,不可不尊重。

二、如何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

(小故事)有一个草坪铺路的故事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保护草坪是很难的,因为草坪上的路往往并不是按人的方便性来修的。有一次一个设计师承接了一个项目,交付使用后在这个建筑物的周围全部铺上了草坪,没有路,任人去踩,几个月后,草坪上就分明出现了几条道:有粗有细,然后他就此基础上修路,也有粗有细,结果可想而知。

在开始的时候,你可以没有明确的目标,只要张开你的所有触角,去看,去读,去感受,你会不自觉地爱看一些东西,那是你的兴趣,也是你的知识结构决定的,日子久了,也会出现几条路,这些路也都可以通向你要追求的目标。学会倾听心音,让心来告诉你如何走,就不会被别人的价值观、流行的热点牵着跑。

三、如何进入一个研究领域?

进入一个领域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是找一本这个领域最早

的论述专著或教材。当你把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的内涵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搞清楚了之后,再去读这个领域的论文,你就会因为心中有数而能够很好地把握了。这种工作必须要先做,不可以在网上乱搜论文,否则,你会感到:看了20篇文章,对这个领域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这些概念自相矛盾。有此认识还算幸运,有的人恐怕被偏见所引导,还不知道,这是最可怕的。

四、如何选定一个研究课题?

对于现在我们研一的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的同时不妨多做一些泛读:

1)浏览各有关协会的网站,看看最近召开的学术会议的议题。

2)翻翻国内有关的期刊,看看最近这些年大家都在忙什么。 根据你自己的知识结构,你会很自然地有所倾向,再多看看你感兴趣的话题,比较之后,也许就形成了你的论文选题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