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卫生健康信息中心主任张启军有个习惯,喜欢把重要的事情放在朋友圈里,便于查阅。这几年开展健康扶贫的所见所感,他也陆续发在朋友圈里。一是记录事件;二是寻求支持。
记者一直关注他的朋友圈,现将有关健康扶贫的内容分几个主题整理。(注:有的人物用了化名,但事情都是真的)
小单位接到了大任务
我们单位健康扶贫包保的是长白山区的长白县和抚松县,都在中朝边境上。
在省卫健委的直属单位中,我们是小单位,几十个人,还不如大医院一个科室的人多。我们把两个县分成四个片区,一个处级领导包半个县,于丽莎书记和赵颖春副主任包抚松县,武金玲和唐山两位副主任包长白县,我总负责。
我们对负责包保的2个县20个乡镇3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逐村确定对口包保责任人,逐乡、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全面核查,发现问题、快速整改、精准帮扶。
以前,每年也有扶贫任务,但是像这次深入彻底开展工作,很多同志都需要学习。比如,如何和群众打交道,取得群众信任;比如,扶贫政策持续完善,需要随时学习掌握,才能和群众解释清楚;比如,这些年新入职来自城里的干部职工,他们了解的农村是城郊的农家乐,不是贫困地区农民生活的农村,这样的农村对他们而言是陌生的。
几个令人难过的故事
老万死了
去年在走访中得知,老万的大儿子在山东莱州打工因车祸遇难。
今年5月,老万自杀了两回,爬高压电缆没死成,上吊没气了又救了过来。原来,老万肠癌晚期,去省城检查已经没有手术价值,疼得受不了。我说可以入院宁养止疼。村医说,不行,他一分钱都不想花。
穷了一辈子的老万,在政府帮助下这两年富得流油,粮仓里满满的,院子里停着几辆农用车,山上十几头牛,成了百万富翁。我和村医到老万家,问他为啥不住院?老万说,住院要查核酸浪费钱。我说,核酸钱我出。你去不去住院?老万答应去,保证不再自杀。
老万老伴担心没人陪护,希望村医去医院陪护。我说一儿一女这时候不用,等你有病也不会侍候你。做事儿能不能有点尺度?儿女的主你能不能做?老万说能做。
6月18日,我再次下乡,院长说老万病死了。后来,村医告诉我这次是吃药死的,院长担心我难过,没说实话。
老万干了一辈子活儿,一分钱都不舍得花,一个亲人也不想麻烦。他就像乡路上的野草,生若野草,死如尘埃。
你是谁?
去年,我走访新开沟村88岁的姜大爷,问他是否享受各项扶贫政策。他说,你问的那些政策我都知道,我天天读书看报。
村民兵连长说,姜大爷小时候读过私塾,《论语》张嘴就来,吹拉弹唱无所不精,原来当村里的会计能双手打算盘。可惜包办婚姻娶了个精神病,还遗传了子女。
姜大爷说,我不能死,我还有任务,我要看着彪子(意思是傻子,其实他儿子是疯子)。村委会说,已经报到市精神病医院,等把儿子送去,老人家就能去敬老院享福了。
今年5月30日傍晚,我们赶到村里,村支部书记说,姜大爷已经送到镇上敬老院,疯儿子也送到了精神病医院。
第二天,我们到敬老院给姜大爷带了4条烟。疫情期间,院里不准外来人员出入,老人家已经“弹尽粮绝”几个月了。
拥有雄厚“资源”后,马上有个驼背老头跟在姜大爷后头做“小弟”。姜大爷念叨在敬老院看不到报刊,我问怎么回事。院长说,全院只有他一个识字的,以前没人提这方面的要求。
6月16日,再次下乡前,我在朋友圈“求助”。到敬老院后把大家捐赠的刊物、食品送给姜大爷。老人家盯着我努力回忆:你是谁?
院长说他老糊涂了。姜大爷得了阿尔茨海默病。病情发展很快,他逐渐感受不到大家的关怀和幸福。有些关心来得太晚,现在有些来不及了。
生死两难
村医说,云姐太难了。二十多年前,她带着大儿子改嫁老寇,生了脑瘫的二儿子。二儿子习惯性掉下巴颏,每次吃饭先给他挂上。她安慰老寇,等咱们老了死了,让老大养活老二。
2008年,在廊坊打工的大儿子因渐冻症被送回来,她心疼的整夜睡不着。这个孩子知道自己在寇家是外姓人,从小特别乖巧,懂事得让人心疼。
2010年,老寇在山里打松籽从树上摔落,脊椎爆裂,瘫痪在床。云姐无数次想自杀,但又放不下儿子。在扶贫中,我们经常面对这样的心灵煎熬。
老百姓真可爱,真坚强
厚道的小芳
小芳生于1974年3月24日,于1996年5月31日嫁给1958年1月6日出生的老傅。在农村最抢手的姑娘为什么嫁给老光棍?因为她智障。当我们进屋,她撵走炕上的人,拉着我们坐,特别热情。听说需要资料,她马上找。我们离开时,她一直送出来。我郑重地和她说再见,把她乐得前仰后合。她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快乐。
受敬重的贫困户
这位82岁的老人家屋里屋外干净利索。我问她是朝鲜族吗?林大娘说是汉族,62岁那年从山东诸城搬来的。干净卫生是人对生活最起码的尊重。看到村医领着我们进园子,正在忙农活的金大娘用朝语和村医耳语片刻,回卧室换了一件正装,在客厅和我们交流。自尊,然后有尊严,受敬重。
做鞋垫的老太太
十八道沟村75岁的戴家珍独自生活在解困房里。儿时一次意外一条腿落下了残疾,行走不便,丧失了劳动能力。她说我做不了什么重活,但我的一双手还能缝缝补补,一条腿还能蹬缝纫机,利用边角布料做些鞋垫贴补家用,老人缝制的鞋垫厚实舒服,3元一双,远近闻名,我们中心很多同事们都在用,县里表彰她“脱贫攻坚励志奖”。
被蛇咬的一条腿
老仇很能干,七天前下地劳动蹦过雨后积水坑惊到晒太阳的蛇被咬了一口,小腿肿的像水桶,村医紧急处置后去县医院门诊治疗。我问他你没打死它?老仇说打不得是保护动物。
养老靠党和政府
英大娘说,现在养老靠党和政府,一年低保给我四千块,儿子才给我五百块。
共产党对我娘比我们强
骆大娘的大女儿很严肃对我说,共产党对我娘比我们强。这些年他们亲眼看到党和国家对贫困群众的各项帮扶。现在的农村完全做到了总书记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
村医真能干,也真不容易
字如其人
长白县宝泉山镇老保甲村卫生室丁济全大夫的字写得很好,是我认识的196个村医里写的最好的。诊疗记录、任务台账笔迹工工整整。边上这个凳子和丁大夫同龄,全镇其他10家卫生室的办公桌椅还不如他的,缺胳膊少腿。麦迪斯顿公司的姜书庚花了一万多块钱给11家村卫生室全部换成新的。卫生院长王亮东自费买了10斤烧酒送给他。
啥事都管
长白人说的要脸儿是指有尊严。92岁的高老太太肱骨骨折,为了大小便不麻烦别人,几天不吃不喝。在龙岗卫生院院长王春发的“命令”下才开始进食。王春发辖区的所有村民,他随口就能叫出名字,说出患病情况。他在村里很有威信,老百姓家大事小情都找他商量。
跨界服务
七道沟河是长白县和临江市的界河。村医江晓立负责河两岸村民的健康,我问他退休后是不是要投奔儿子。他说,他的生活圈子在这里,大城市人再多和我也没啥关系。他的儿子是哈工大博士,村小校长金永七说这孩子太聪明,小学毕业我告诉江大夫,必须送他去城里上学,别耽误孩子。
缺两颗牙照相不好看
老张指着村医宋大夫说,他总来看我,怕我死炕上没人管。我问老张对村医服务满意不?他说,太满意了。我问,满意你咋不乐呢?老张说,不能乐,缺两颗牙,照相不好看。原来想发动大家给他捐款镶牙。主要还是我们差钱儿,全口牙3000元,农村老人豁牙漏齿的太多,帮不过来。
帮别人自己也很难
这个瘦弱的男孩脑炎后遗症,腿脚、语言不利索,父亲是盲人,母亲精神分裂。通化卫校毕业后,同学介绍来村卫生室帮忙,对全村工作了如指掌。男孩家在外地。我问他,想家吗?经常回去吗?他说,不回去。
冬天时,中心于丽莎书记来卫生室问他,这么冷,晚上住能受得了吗?小伙子说白天入户巡诊时,老乡家里暖和。我们给小伙子买了几箱方便面,给他10袋大米,中心职工给他捐了一千块钱。小伙子不要。我说,我们这个年龄都是你长辈,长辈给的你敢不要?你服务好村里老百姓就是对我们的报答。
今年上半年,小伙子考取了乡村医生资格证正式上岗了。九月份,县里告诉丽莎书记,小伙子辞职回家了,他父亲一直催他回家务工,分担家庭负担。山区村医薪水微薄,很难养家糊口。村医们肩负健康扶贫重任。但是,有的村医本身就很困难,需要全社会关心帮助。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长白一绝早酥梨
67岁的老金1973年在39军115师当兵,75年入党。他在长白县十二道沟村种苹果梨。老金说,我在辽宁当兵时,学的果树栽培。我的早酥梨皮薄、肉嫩、水多。老金说,他的梨能存到来年4月份。我估计够呛。梨太嫩不好存。老金的梨确实是我吃过的最好的梨。吉大正元的朋友杨振涛、高云彦看到我发的朋友圈,买了30箱;坐标软件杨立志买了50箱,我发微信给他们“谢谢你们的善良”。10月15日,我打电话给老金,他说我知道你,帮我卖梨的人。
香子的“兵器”
17年前的一场车祸改变了香子的一生。车祸造成她颅脑损伤瘫痪在床,丈夫弃家而去,14岁女儿自杀,剩下她一个人,村委会安排邻居帮她做饭。香子的炕上摆着4根木竿,有拉窗帘的,拉饭桌的,开门的,开电视的。炕上还有3根绳子,有关门、关窗的,有拽自己腿的。这些木竿和绳子扩大了她的活动范围。
省里2008年捐赠的电视机已经坏了,因为电器更新太快,没有配件,修不了。吉科软王春发看到我发的朋友圈,为香子买了电视机并留下1200元钱。信息中心同事文生、士龙和孙咏将电视安装好。电视节目是香子了解外部世界的唯一渠道。村医对香子说,这个电视有遥控器,不用棍子捅,你省了一件“兵器”。
大胜的企盼
大胜原来是村里最能干的人。16年前,伐树时,被砸成高位截瘫。家里一儿一女,四口之家全靠爱人培芝在村里做环卫工人养活。柔弱的培芝精心照护,大胜16年来没有褥疮、没有抑郁。我问培芝,有啥需要帮助的。培芝说没有,都挺好的。我问大胜,你这张双人铁床多占地方啊,培芝给你翻一次身很费劲,我帮你换张护理床吧。
我在朋友圈发求助信息,省卫生健康委审批办于馨丽看到后,为大胜捐了医用床。中国银行长春工农大路支行党员干部捐款为大胜买了衣柜,为他儿子买了单人床。
大胜的理想是坐起来、腿放下、腿抬起来、左翻身、右翻身。现在这张床都帮他实现了,或者说于馨丽都帮他实现了。
读大学的儿子是大胜的骄傲。儿子原来读动物科学专业,后来不忍心解剖动物,转系到外语学院。
省红十字会赠药
我们中心包保的两个县均为边境山区县,有的村卫生室服务人口非常少,只有几十口人,村医收入入不敷出、生活困难。村医个人承担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压力很大,有的药品临近保质期,村医也不舍得处理。
我们和森祥科技、吉林大药房发起,为包保的两个县共33个重点贫困村卫生室捐助药品,为生活困难的村医捐助衣物及生活用品。省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牛继东协调亚泰集团为抚松、长白捐赠价值一百万元的农村常用药品。长白县卫生健康局局长王林说,这些药解决了村卫生室大问题。
几点体会
农村真需要卫生健康信息化
致富村,我们去的时候是8户15人,前营村冬天剩下20多人,八盘道村40多口人。全村每人每天去村卫生室看两次病,也养活不了村医。
我经常看到各地为解决农村群众看病就医问题制定各种政策,推动县乡医生驻村服务,医学院校特招农村大学生回村服务。十几年来没有彻底解决问题,否则不会到现在还在推动。但是,如果用上互联网+医疗健康,必然会事半功倍,也就是信息技术会让医疗健康“如虎添翼”。
通过走访,我发现几百上千人的大村不存在村医短缺问题。服务人口多,效益好,大家都抢着干。真正缺村医的,是几十人、一二百人的村子,这种情况在老少边穷的地区很常见,留不住人。留住了平时也没啥事,业务很快荒废了。当地村卫生室、乡卫生院只有发展远程医疗、智能辅助诊断、可穿戴设备才能解决问题。
莫以善小而不为
农村留守老人多,体弱多病,脑血栓老人想出屋晒太阳,行动不便,好不容易出去了回屋都费劲。如果能有个轮椅、有个拐杖就方便多了。
需要帮助的人就在你身边
到今年年底,我们国家贫困人口将全部实现脱贫。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是,脱贫后如何巩固成果、不返贫?仍然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能力大的做大事,能力小的做小事,没有能力的哪怕陪贫困老人聊聊天、出出主意,都是在做贡献。(记者郎秋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