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落,早春来得寂静却不落寞。虽说还不见宜人的嫩绿,但处处可以感受到春的萌动。经过一冬的休养生息,趁着天气转暖,蜜蜂们开始陆陆续续地从蜂箱里探出头来,嗡嗡嗡地扇动翅膀。这是青龙满族自治县三星口乡三道沟村,熙熙攘攘的蜜蜂们便是张宏江的“致富小帮手”。

张宏江今年40岁,在村里开设了一家诊所,凭着在卫生学校学到的知识和祖传的技艺,为乡亲们开方抓药,医治病痛,成为远近闻名的村医,诊所生意红红 火火。去年春天开始,他“不务正业”,又兼职养蜂。去年初,他投资6万元从附近养蜂合作社引进了80个蜂箱,当年就收益5万元,这让“试水”养蜂业的张宏 江乐得合不拢嘴。

3月7日,见到张宏江时,他和几个帮手正掀开蜂箱上厚厚的越冬棉被,整理蜂箱,查看蜜蜂的情况,“要确保每个蜂箱都有蜂王,现在补充蜂粮让蜂王产子,花期到来之后就能有更多的蜜蜂产蜜。”

张宏江说,去年农历11月份,赶在蜜蜂冬眠前七八天,他们就喂足了白糖水,为了帮蜜蜂们保暖,还动用了棉被、草帘子、塑料布。可虽说准备措施到位,过了一冬,每个蜂箱里的蜜蜂也是从几万只减少到几千只。

诊所干得好好的,为啥又养起了蜜蜂?张宏江说之所以敢甩开膀子干起来,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村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这里春有棉槐,秋有荆 条,还有漫山遍野的野花,再加上沟里宜人的气候,不养蜜蜂可惜了。”二是有专门的养蜂合作社提供技术指导。“养蜂是个技术活儿,几月份该干什么都是有讲究 的。”

张宏江养的是意大利蜂,这种蜜蜂比较温顺,产卵量受气候、蜜源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不大,产蜜能力强,也是合作社根据地域特点提供给他的。张宏江说,客户们比较喜欢百花蜜,百花蜜清香甘甜,营养滋补,相比单一花蜜,营养更全面,更益人体吸收。

等到杏花、刺槐等露出香甜的花蕊,蜜蜂就要密集出动了。“蜜蜂忙,我们也不能闲着,差不多10来天就得用摇蜜机取一次蜜。”张宏江说,最忙的时候是 九十月份。一两天就得摇一次蜜,被蜜蜂蜇是家常便饭,从天没放亮一直忙到日落西山,重复性地动作特别消耗体力。“蜜蜂冬眠3个来月,我们也跟着积蓄体力等 待来年。”

蜜蜂养久了,张宏江掌握了很多实用小窍门。就拿防范螨虫和老鼠来说,他就相当用心。在蜂箱上贴上“防螨条”“防鼠条”,每次开蜂箱时,都得仔细查看 是否有虫吃、鼠咬过的痕迹……张宏江说,如果遭受了虫害、鼠害,蜂农可能就“颗粒无收”,他的这些“小窍门”都是养蜂合作社手把手教的,他还专门安装了摄 像头,24小时监督把守。

“我打算再多养上几箱蜂。养蜂合作社不光管技术,还提供销售渠道,去年产了3吨蜜都卖出去了。”说到今后的发展,张宏江干劲儿十足。(本报记者 朱燕 实习生 李津羽)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