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01

微生物学教研室成立背景与发展历程

1946年,农业教育家、土壤微生物学家陈华癸教授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土壤学系;1947年,他主编出版了《土壤微生物学》初版教材;1948年,他于武汉大学筹建农业化学系,并坚持主讲《土壤微生物学》和《高级微生物学》等课程;1952年,历经全国院系调整后,他在华中农学院(今华中农业大学)建立土壤农化系并任系主任,并于1953年创建微生物教研组(室),于1959年主编出版了《微生物学》初版教材。他认为,必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要通过合理施肥协调生物与土壤之间的供需矛盾,促进作物优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要充分研究微生物对作物营养与生长的促进作用,尤其要着重研究微生物固氮在豆科作物上的应用。

依托微生物学教研室,他举办多期“全国土壤微生物教师培训班”,为建国初期我国华东、华南、西南、沈阳、新疆、四川、云南、广西等省、区的农业院校培养了大批农业科教人才,为我国农业微生物学科整体发展和土壤微生物的生产应用做出巨大贡献。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建设,持续为生物学和生物工程两个国家一级学科、微生物学国家二级学科的一流人才培养及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国家一流专业的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微生物学教研室目前共有教授9人,副教授 9 人,讲师2人,均为博士学位;开设本科生课程13门,研究生课程6门,留学生全英文课程1门;建成国家一流在线课程2门,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耐镉细菌的筛选、鉴定与功能优化》1门;微生物学教工党支部2020年通过了教育部思政司开展的首批新时代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作验收;微生物学教学团队获评湖北高校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人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9人次获校教学质量优秀二、三等奖,3人次获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3人次获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三等奖。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02

微生物学教研室工作特色

微生物学教研室的教学宗旨为:聚微之光点亮学子梦想,凝微之力赋能师生成长。

1. 健全管理制度,保障高效运转

教研室管理制度完备,落实到位。教研室主任带头严格落实教学任务,主讲一门本科生课程,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切实加强交流研讨,确保了教学工作有序进行、高效完成。坚持教研教改,踔厉打造精品课程,全面提升培养质量,围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队伍建设、教学工作开展教研室活动,成效显著。教研室每学年承担32个班次1000余人的本科教学任务,人均本科教学工作量达200。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评教平均分数在90分以上。

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2. 着力课程思政,点亮青春梦想

利用微生物的特点和微生物学课程的特色,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注重美育与德育融通,通过最美科学家故事、微生物作画、创意课堂、微生物艺术创作等方式,唤醒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学习兴趣;普及微生物学知识与国家需求如粮食安全、污染防治、碳达峰、碳中和之间的高关联度与契合度,点亮学生梦想之灯;借助新生班会、千问计划、科协讲座、毕业设计、辅导参赛等,课内外结合,积极指导本科生科技创新,时时处处做好思政育人。

3. 重视“青椒”培养,促进师生成长

互相听课制、名课观摩制、实验操作培训制、导师制、出国进修制、试讲制等制度先行,着力青年教师培养。名师督导,言传身教,让青年教师尽快过教学关;同时在教学任务安排上酌情合理分配,教学科研并重,鼓励科教融合,教研互长。

2013年来,引进的6位青年教师全部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入职的杨敏副教授获得全国高校农林类专业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21年底入职的史凯祥副研究员获得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

4.推进课程建设,打造精品课程

微生物教研室始终注重课程与教材建设,实现了课程精品化与教材系列化、立体化。同时,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推出《微生物学》(第7版)及《微生物学实验》(第2版)新形态教材,被全国众多农业院校广泛使用。

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推广优良品种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微生物学教研室课程与教材建设成果

5. 开展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教学方法多样化:翻转课堂(陈雯莉)、探究式(李友国)、教研互动式(郑世学)、虚实结合(王莉)、全英文(端木德强);教学内容系列化:针对全校不同专业实现分类教学;实践教学综合化:建成“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性实验”体系;教学体系立体化:打造理论教材、实验教材、教学辅助资源CAI、试题库、电子教材、虚拟仿真实验和专题课程网站的立体化教学体系。

微生物学教研室教改成果与奖励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推广优良品种

6. 注重教研融合,强调实践创新

微生物学教研室注重将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改革;教授面向本科生讲授学科基础课和前沿课,组织微生物学前沿论坛;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基地,以科研项目为依托,吸纳学生科技创新。基于教师科研项目成果开发的《多环芳烃降解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项目获全国首届“莱茵特杯”生物和食品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优秀作品比赛优秀奖(2017);《耐镉细菌的筛选、鉴定与功能优化》获批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2021),已在我校广泛使用并共享至云南大学等国内十几所高校。

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成果显著。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IGEM团队连续8次获得金奖;多人次获得湖北省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微生物组一、二、三等奖;2项SRF项目获湖北省“挑战杯”弘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及第九届、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7. 引导服务社会,加强科普宣传

2022年完成“科诺大讲堂”项目计划,共有200余名科诺员工及分销商接受科普教育;教研室成员如郑世学、陈大松等,积极深入中小学、电视台,积极传播微生物学知识;2022年8月9日,陈雯莉走进宜昌市兴山县榛子乡,为乡村振兴出谋献策。

8. 拓展推广应用,打造深远影响

课程组成员多次在教育部虚拟教研室、教材编写大会、教学研讨会等大会或培训班上做主题报告,介绍我校微生物学课程的教改经验,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与肯定。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03

微生物学教研室近年所获成果

①各级教学改革研究情况及课程思政立项建设情况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推广优良品种

②近三年各级教学改革研究结题情况

陈雯莉主持的校级教改项目“以培养一流人才为背景的‘微生物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结题,评定为优秀。

推广优良品种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③2022年度省级以上一流专业、一流课程获评情况、校级及以上教材立项建设与出版情况

●陈雯莉主编的《微生物学》(第8版)及陈雯莉、王莉主编的《微生物学实验》(第2版)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四五”规划教材。

●陈雯莉副主编、王莉参编《农科大类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推广优良品种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推广优良品种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④2022年度成员获得各级教学奖励与荣誉情况

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推广优良品种

⑤其它

●陈雯莉受邀在虚拟教研室开展示范教学及大会做报告

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推广优良品种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推广优良品种

●2022年发表的教改论文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推广优良品种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_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

04

微生物学教研室未来发展方向与计划

1. 创建微生物学国家教学团队。

2. 培育1-2名湖北名师。

3. 积极申报湖北省教学改革成果奖。

4. 创建1-2门湖北省获国家一流课程。

5. 出版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

图文来源 | 微生物学教研室

图文编辑 | 杜文清

版面审核 | 李永熙 倪丹

推广优良品种_优质作物推广成效及经验_成效作物优质推广经验总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