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名人回村 名不虚传(20140722)视频转自:CCTV7央视七套致富经官网

2008年底的一天,杨益斌去市场上买东西,从市场回来,就急忙回家让母亲给自己赶制600斤豆腐乳。这差不多是母亲之前二十年做的总量,他要用这600斤豆腐乳救茶叶的命。

朋友:我们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方法,因为这两者没有什么关系,感觉像说笑话。

朋友觉得是笑话,可杨益斌真就用这看似完全不相干的豆腐乳,把4000斤茶叶一个月就卖光了。

杨益斌:香菇、木耳,还有农户做的石磨豆腐,春节边上这些土特产的销量都特别大,餐桌上都是常有的东西。

2007年底,杨益斌在市场看到很多人买豆腐乳,猛然想到豆腐乳、香菇、木耳这些山货都是百姓愿意采购的年货,而茶却不是,自己想抓住春节市场这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必须靠这些年货。

杨益斌:我们就通过大礼包的形式,把茶叶装在西山焦枣,香菇、黑木耳,一起组合起来。他们要大礼包,我们的茶就一起买走了。而且大礼包春节前后都是高峰期。

4000斤茶叶销售一空,还一下打响了自己的茶叶品牌。2009年,销售额就达到300万元。可杨益斌不满足于此,他有一个更大的设想,要把生意做到国外去。可这个村里的能人一出手,就让人看不懂了。记者去采访时,已经过了每年春茶采收的季节,走在村里,经常可以看到正给茶树剪枝的茶农。茶农张炳南:都是废物,老了,不能卖钱了。老了的叶子不能卖,为了积蓄养分,来年春茶品质好,茶农都会在这时把叶子剪掉。而在5公里外的花庙村,村民正在抢着采这种大多数种植户眼中的废物。

茶农:采了可以卖钱。

茶农:一天能卖五六十。

茶农:当然高兴了,一年多赚几千块。

从2013年5月开始,杨益斌告诉合作的农户,他要以8元一斤的价格收购老树叶,而且一收就是几万斤。农户自然高兴,可杨益斌要这种他们一直以来说的废物究竟做什么呢?

杨益斌:高兴,我要让这些东西一晚上增值十倍。

2012年4月,杨益斌在合肥参加一个会议,会上他听说了一种几乎失传的东西,而这种东西背后蕴藏着一个可以让他把生意做到国外去的商机。更让他惊喜地是,这种东西很可能在妻子的老家黄山市祁门县芦溪村就有。杨益斌:我妻子就是我的第二个宝,她能帮我的事业再向前迈出很大一步。

杨益斌马上动身开车去芦溪,本来想着靠岳父的关系,一定能打听到这种东西的消息,可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

杨益斌要找的这种东西在解放战争时失传,1983年,经一个台湾商人的手传回安徽,省里又把这东西送回它的发源地祁门县芦溪村,当时担任村支书的正是杨益斌的岳父汪赦育[],当年汪赦育亲手把这东西交给了村里的一个人。这个人叫汪镇想,就是当时拿到那种东西的人,杨益斌打听到他的电话号码,电话中,汪镇想透露了一个讯息。汪镇想:最高价格现在卖30万,还买不到30万的高价让杨益斌很动心,可刚提到要买这种东西,就被泼了一头冷水。

杨益斌:一旦了解到我真实的意图,他们就以其他的借口,有事,就拒绝了。三番五次上门拜访,杨益斌却连这种东西一面都没见到。眼看着这事要黄,岳父的一句话给了他希望。岳父:销路在广东,广东市场大,我叫他去广东看看,因为广东他也比较熟。

得到这个消息,杨益斌一刻也坐不住了,第二天一早就叫了两个员工开车去广东。一路狂奔,十二个小时都没休息。员工戴宽:人睡觉就买尖辣椒吃,那肯定有点怕,怕就陪着他聊天么,也不敢睡觉,想睡觉也不敢睡,有时候那要睡的时候,眼睛都睁不开,没办法,就陪着他聊天,要十几个小时。汕头、佛山、江门、东莞,杨益斌这一跑就是5天,却都一无所获,他要找的这种东西,几乎没有人听说过。广东:不知道。广东:没听说过。

广东:有很多人来找,但是难得一家能有。杨益斌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广州,果然,就在这里,真让杨益斌给找着了。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