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举国欢庆、共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荣耀与喜庆。作为1950年党和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北京市第十一中学也即将迎来建校70周年。近七十年来,十一中始终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与新中国教育发展同频共振,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为劳动人民子女解决受教育问题”的平民学校,到开学习型学校之先河,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一代代十一中人矢志不移。
不忘初心——我们自身就是党和国家的初心体现
建校初期的北京十一中学大门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新中国首先要保证广大劳动人民的受教育权。1950年,毛泽东同志在《人民教育》创刊号上题词:“恢复和发展人民教育是当前重要任务之一”。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在劳苦大众聚居地北京崇南(外城东部)地区,中学教育学校设置极度匮乏,只有一所杨为桢创办于1928年的北平私立立达中学,且只有初中教学班3个,师生共123人。
人民为什么热爱新中国?是因为新中国是他们自己的国家,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国家。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在北京市政建设百废待兴的情况下,人民政府就启动了龙须沟改造工程。老舍先生那时刚从美国回来,共产党、新中国把底层劳动人民的事当最重要的事来办,这深深感动了他,他激情创作的《龙须沟》谱写了一曲新中国的颂歌。
人民政府在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卫生环境的同时,更是把人民教育早早地放在心上。1950年2月1日,北京市市委书记彭真同志在《新民报》发表文章:“庆祝北京解放一周年”,文中在总结北京解放一年来教育方面的工作时,曾明确指出:“根据我们的方针,我们不仅应该相继改进已有中学、小学教育,而且应该在劳动人民密集的地区增设中学和小学。”
同年2月25日,时任北京市市长聂荣臻同志在第二届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第二次会议上做“北京市政府一九五〇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时,宣布了北京市政府于一九五〇年度“拟在劳动人民聚居而没有市立中学的外城增设市立中学1所”。同年6月11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文教局为了解决工农子弟就学问题”,根据北京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二届二次会议精神,考虑到“南城是劳动人民居住最多的地区,但没有一个市立中学,所以文教局决定,在南城增设普通中学一所。”她就是北京市第十一中学,校址选在南城药王庙内,即现在的东城区东晓市街101号。
因此,作为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北京建立的第一所公立中学,“市立第十一中学”建立本身就是党和国家初心的最好体现!正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七十年不忘初心,七十载春风化雨。七十年来,十一中始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近五万名十一中学子从这里迈入大学的殿堂,或奔赴祖国的四面八方,尽责感恩在每一个十一中学子身上得以传承,他们在各行各业上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凝聚磅礴力量。
牢记使命——我们坚持七十载守正创新和慎终如初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学校教育最根本性的命题,也是我们守正创新、慎终如初的使命所在。北京市第十一中学近七十年来与共和国教育发展同频共振,七十年风雨兼程,只在始终不忘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办学初心: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坚定理想信念,保持精神状态,不断改革创新,坚持立德树人,办人民满意教育。
“完人”教育——五育并举。十一中学首任校长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傅任敢先生。傅先生是清华大学的第一届毕业生,梅贻琦校长的秘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工作了十五年,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影响了傅任敢校长。1925年,傅任敢先生就提出了完人教育目标,提出“教育之目的,以造就完人为宗旨。”“唯身体健康,学识丰富,身体无疵者,方足以当完人而无愧。”这是德智体三育的最初表达,后来发展到50年代在十一中办学时候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一脉相承。在傅先生的带领下,十一中师生劳动建校,筚路蓝缕、改庙为校,半日劳动半日学习,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把学校建设得初具规模,为国家节约资金近5万元。北京市前副市长吴晗同志亲自到校视察劳动建校情况,并欣然为师生们用自己的双手辛勤整修的大礼堂题写“五一堂”三字表示嘉勉。
学校聘请重庆清华中学、老抗日军政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毕业的老教师,他们学识渊博又有教学经验,深受学生欢迎。1953年,第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高等院校考试,八科平均成绩列全市第十一名,上级特别奖励了一套民主德国的化学实验仪器及一幅民主德国总统皮克同志的肖像。
学校不仅重视教育教学工作,还开展了内容丰富的文娱科技活动,一九六0年至一九六二年,学校荣获北京市歌曲比赛的第一名。先后请过时传祥、马约翰、吴运铎、老舍、冰心等作家、名人来校做报告,指导学生的文体活动;戏剧、美术、音乐、文学等小组吸收了大批热爱文艺活动的同学,有的毕业后参加了文艺战线的工作。
各种社团中,最火的是十一中话剧团。像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韩善续、吴桂苓、刘锦荣,青年艺术剧院的赵汝彬,电影学院的俞立文等,都曾是这个剧团的演员。著名的话剧导演孙庆荣,主演电视剧《渴望》的韩影,当年也都是我校话剧团的成员。
现代恢宏的北京十一中金鱼池校区
敢为人先——开学习型学校之先河。怀揣新时代的教育理想,新世纪伊始,学校在全市率先提出和实施学习型学校发展战略,2003年被北京市教委誉为“开学习型学校建设之先河”,2008年荣获北京市首批创建学习型学校先进单位。
学习型学校的本质特征是使学校的每个成员活出生命的意义,使整个学校充满生机活力,其最终成果体现在共同学习基础上教师集体智慧的有效累积,体现在学校文化的有效管理,体现在教师个体和学校组织在应对未来教育变化上的那份自信。基于“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近二十年来,从学校形象识别工程到教师共同学习,从成长课程建构到教与学方式变革,从学术性高中到未来学校建设,在学习型学校创建和深化的进程中,学校里持续进行着一场文化上的自新。形成了“以学习型学校办学模式培育终身学习者”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通过持续开展教师职业发展月,深入推进“专业·专长·品质生活”教师文化建设,从组织、文化和心智模式逐渐走向对知识、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的探索,改革学习内容、提升学习动机、丰富学习方式、提高学术能力,引领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久久为功——我们力求为每一个孩子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
古朴典雅的北京十一中学东晓市校区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优质学校,需要久久为功、坚持不懈的精神,尤其是面对新时代教育的呼唤,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高考综合改革通过“选择”引导高中学校从分层发展走向分类发展。在探索实践中,我们不断思考学生主体选择和学校特色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学校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私人订制。以学校独特的教育价值追求引领学生的发展性选择,以学生选择的倾向性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实现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动态互促。
贯通培养——探索形成学生长链条系统培养模式。我校依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教育学一般课题“学术性高中的内涵与实践研究”,围绕“如何通过建设研究型课程、改革教与学方式、创新评价方式、构建支持系统等培养学生学术素养”这一根本问题,开展“学段贯通、课程整合、系统培养”办学实践探索。
贯通培养是以学生的成长为根本,立足学生终身发展,构建学段间双向衔接、环环相扣,学科间横向贯通、有机整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资源共同参与、整体推进的一体化教育体系。2016年十一中实验学校挂牌,学校初步实现了初高中6年教育贯通;2019年十一中附属精忠街小学揭牌,十一中、11中实验学校、附属精忠街小学三校一体化管理,并通过与北工大等高校联合培养,学校全链条贯通培养机制初步形成。
学科领域课程实验——全面开启生涯教育新阶段。教育需要唤醒。从2004年开始,学校持续致力于生命唤醒的生涯教育,从开设生涯规划校本必修课程,到建立学生发展指导部门——导学中心;从以班级组制为基础的全员导师探索到学科生涯渗透;从人文综合、艺术总论、生态科考等学科课程群建设到学科领域生涯教育课程……学校生涯教育逐步由散点式实施走向系统化构建,由独立课程走向全课程实施,由专业教师引领走向全员参与。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涯指导现场会在我校举行,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时空的创新、重构和再造。
2019年11月11日,中国教育明德论坛生涯教育分论坛在十一中隆重举办,意味着学校教育实践大步进入新生涯教育时期,着力实现从全学科生涯教育的融合,走向多学科的生涯教育整合时期。在生涯教育独立课程、主题课程基础上,拓展深化学科融合课程,进一步打破单一学科的渗透,把不同学科整合、组合起来,与大学的大类专业结合起来,设立领域实验班项目,实施生涯教育领域课程,以高中为主体,向初中延伸,渗透到小学,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探索立德树人的课程融合机制,形成十二年一贯的生涯教育实践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早日实现东城区教育大会提出的“建设东城品格,首都标准,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化教育示范区”发展目标,贡献十一中力量!
70年教育征程,11中人对不同时代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成为了一个个可触可感,有温度的故事和记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望十一中,遥望未来十一中,心中激荡起使命的召唤、初心的激情。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将带着感恩的情怀,不负时代的馈赠,不负历史的青睐,继续在“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道路上不断探索,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办好老百姓家门口好学校的目标努力向前,奋力谱写新时代十一中学新篇章。
(作者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十一中实验学校、十一中附属精忠街小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