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我国粮食安全与种子问题(上篇)】

种粮大户、种业科研人员、良种推广者讲述——

培育一粒良种 只为粮丰民富

编者按

对于以农耕文化为根的中华民族而言,一颗小小的种子意味着希望与收获,既关乎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也寄托着世世代代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深情。

2020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种子的珍贵与重要,常年和土地打交道的人们最有发言权。我们邀请从事种子培育、繁殖、推广的一线工作者及农民代表讲述亲历故事,并请专家介绍一粒种子背后的文明之根、战略之思、力量之源。

陕西农林卫视致富故事会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_陕西农村广播致富大赢家回放

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邳庄镇,收割机在收获水稻。新华社发

【一线讲述】

种粮大户:致富要靠“种子经”

讲述人: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刁镇街道茄庄村村民 杜向来

冬深了,站在村口从南往北望去,一片片麦田长得正旺。端详着自己种的麦苗,心里的喜气儿也在往上涌。这些年和土地、粮食打交道的经历,让我深深感觉到,只有手里有了好种子才能换来好收成,日子才过得更有奔头。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一直种地,亲眼看到农村从人工耕种、收割变成了现代农业机械化耕种、收割,我自己也慢慢从一个种植几亩地的小农户变成了流转几百亩土地的种植大户。

还记得改革开放最初那几年,我和乡亲们一样,种小麦都是把自家头年收的麦子留出一部分做种子。这样年复一年,种子没有经过改良,不但很难增产,反而因为种子退化、病虫害等各种原因,产量越来越低,这让我十分苦恼。

后来,我通过看新闻、听广播、请教农业专家,慢慢意识到了良种的重要性。于是,我开始试着种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培育的济麦22号、济麦17号等新品种。通过试种植,济麦22号株型紧凑、抗寒性好、抗倒伏、抗干热风,籽粒硬质、饱满,一亩就能收500~600公斤,远远高出了之前的亩产。这让我喜出望外。看准了,就大胆干。我响应政府号召着手流转土地,扩大种植规模,不断摸索更先进的种植方法。不久,我又找到了适合种植的登海系列玉米品种,实现了从亩产600公斤到800公斤的跨越。

一家好不如家家好。我的粮食种植规模扩大了,收成越来越好了,乡亲们看在眼里,纷纷找我“取经”。我带着他们试种新种子、采用新方法,大家一起增产增收。去年,同村两个村民在种植时选用了散装玉米种子,幼苗抗病能力和抗倒伏能力都很差,年产量上不来。我为他们推荐了自己正在种植的袋装优质登海系列品种,并指导他们科学种植。后来,他们的玉米地里也出现了成片丰收的好光景,俩人特别高兴,一个劲儿说,光靠着“汗滴禾下土”不管用,还是得有好种子。

这话说得对。一粒种子,就是我们农民的全部。现在,国家对粮食生产越来越重视,为我们培育的优良品种也越来越多了。庄户人不怕吃苦下力,只要有了好种子,我们就有信心种好地、产好粮、过上好日子。

高产之后,让杂交水稻更优质

讲述人:隆平高科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 杨远柱

陕西农村广播致富大赢家回放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故事会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育种工作者在隆平高科大围山育种站选育水稻新品种。光明图片

我们业内有个说法,“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可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往往需要大批科研人员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艰辛付出。比如“晶两优”品种成功问世,就花了我们团队整整15年心血。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和推广,对解决我国的温饱问题贡献很大。但由于杂交水稻的遗传特点,一度品质不是很好。怎么才能让杂交水稻高产又优质,成了我们的攻关目标。十几年前的一个春节,一位好友送给我一袋别国产的香米,吃起来柔软无渣,清香微甜,非常可口。一碗饭下肚,我爱人忍不住说:“你育了一辈子种,什么时候能培育出这么好吃的大米,让我们天天吃得到。”虽然是一句调侃的话,却深深触动了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攻克优化杂交水稻品质这一难题。

杂交水稻的原理是什么?形象地说,杂交水稻就是水稻公主(母本)与水稻驸马(父本)结婚(杂交)所生育的“小王子”。即使是一位非常幸运的育种家,培育一个优秀的水稻公主或驸马至少也得花上10年左右时间。“晶两优”系列品种的妈妈“晶4155S”是名门之后,她的母本“湘陵628S”,是我们利用高科技手段创制的带粳型优良品质基因的矮秆抗倒不育系,她的父本“Y58S”,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广适性不育系,二者均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我们用“湘陵628S”与“Y58S”杂交,次年起从它们成千上万的子孙中精挑细选,并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对品质基因型进行精准鉴定,终于在2014年培育出美丽的水稻公主“晶4155S”。5年来,我们从数万份资源材料中挑选出5000多个父本和她配组,在南方稻区多区域、多环境下进行了3万多次测试,最终培育出“晶两优华占”“晶两优534”等32个绿色优质超级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这些新品种不仅抗病性强、耐高低温、肥料利用效率高、高产稳产、种子质量好,而且整精米率高达65%,米粒晶莹剔透,米饭柔软可口。尤其是“大王子”“晶两优华占”,品质为国优3级,是农业农村部确认的广适性超级稻,也是科技部“863”计划专家组认定的绿色超级稻,2018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一位,2019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二位;“二王子”“晶两优534”,品质为国优2级,是湖南、四川、福建等省评高档优质稻,是长江流域首个稻瘟病抗性1级的中稻品种,2018年居全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第二位,2019年推广面积居全国杂交水稻第一位。“三王子”“晶两优1212”,“四王子”“晶两优1377”等,个个表现不凡。这些品种年推广面积达2000余万亩,迅速成为我国杂交水稻新一轮主栽品种,让大家餐餐都能吃上好大米。

水稻育种,这条路并不好走。培育新品种的成功率平均不到千分之一,有的育种者甚至一辈子也没有育出一个品种,其中的艰辛只有当事人才清楚。“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是育种人最真实的写照,“一双水田靴,一身蓝工装,一个斜挎包,一顶尖斗笠”是我们的标准着装。因为常年头顶烈日、脚踩泥泞,很多人落下了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职业病。2010年,我做了胆结石手术,医生叮嘱至少要全休1个月,但时值“晶4155S”决选的关键期,出院第二天,我不顾爱人劝阻,拖着术后疲惫的身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进了日夜牵挂的试验田。不仅我如此,每个团队成员对待育种材料都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有一名成员为了见证水稻“小王子”的诞生,都错过了自己孩子出生的宝贵时刻。

“推动种业进步、造福世界人民”,这是隆平高科的企业愿景,也是我们育种人的人生使命和最大梦想。目前,我国农业正由产量型向提质增效型转变,市场对水稻品种的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将坚持市场和产业导向,在确保高产的前提下,不断强化绿色安全、优质专用、轻简高效等性状的改良,努力培育更多更好的突破性品种,让天下人吃饱、吃好、吃得健康。

推广好种,变“头回客”为“回头客”

讲述人:吉林省吉林市丰优农业研究所总经理 李庆林

陕西农村广播致富大赢家回放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故事会_陕西农林卫视致富经

在吉林省永吉县一拉溪镇九月丰家庭农场,工作人员在实验室中检测一批试种水稻的稻谷外观。新华社发

我和种子打交道,已有40多年了。1982年我从吉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吉林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工作,都和水稻育种有关。2000年,为了更好地选育水稻新品种,我辞去工作、自己创业,开始了种子培育、繁殖、推广一体化的探索。

记得刚开始创业那几年,农户们普遍种植的糯稻品种是1980年审定通过的“通粘一号”,在吉林省已经推广了很多年。随着时间推移,这个品种在丰产性和抗病性等方面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我想,能不能培育出一个新的糯稻品种,来取代“通粘一号”,让农民丰产丰收?于是,我带着团队投入研究,下了很大功夫,培育出新稻种。这个稻种的显著优势是抗倒伏性强。这对于农户来说,能够大大降低成本,因为一个品种如果抗倒伏性差,就不能使用机器收割,只能靠人力收割,这样效率很低,费用也要增加不少。

培育出良种只是第一步,推广新品种时,农民们总得有个从认识到接受的过程,一般需要1到3年。一个新品种被审定之后,我们会下乡四处推介,让农民们现场观看,我们现场答疑。同时,还拿出一些种子请适应区域的种粮户代表种植。等到这些稻种丰收丰产,农民们自然就容易接受,开始踊跃尝试。

我们的工作顺应农时,常年在乡间地头跋涉,每年7月中旬之后,工作量特别大。我今年65岁了,一年里几乎有半年多时间都是拿着调查本、穿着大靴子,每天在水田里至少走动5个小时。培育一个品种,从杂交开始到育成、推广,一般需要10年左右,光靠脑袋记,肯定记不住。为了弄清楚一个品种的上一年表现、下一年表现,就得靠全程记录,建立档案并随时查阅。

我培育推广的种子都是以我的名字“庆林”命名的。这督促着我让每个新品种尽量拔尖。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2020年,又有4个新品种通过了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其中2个是糯稻品种。实际上,我推广新品种,主要是用来代替自己研发的老品种。虽然辛苦,但是特别有成就感,看到农民们丰收时的喜悦,我想,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

让秋冬“当家菜”变成全年“常态菜”

讲述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种部首席专家、叶根菜遗传育种研究室主任 张凤兰

说起大白菜,算得上是中国人菜篮子里的“当家菜”,栽培面积和消费量在全国各类蔬菜里都排第一。然而,看似普通的大白菜也面临着种质改良、新品种开发等一系列问题,要育出好种子,可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我从事大白菜育种工作已经33年了。仅是我和团队研究培育出的大白菜品种就有100余个。秋播大白菜、耐抽薹春大白菜、耐热夏大白菜、娃娃菜、速生叶用大白菜(快菜)……这些品种优质、抗病、丰产、耐贮藏,让人们的餐桌体验不断改善。如今,白菜“家族”不仅有白帮绿叶的传统品种,富含花青素的紫色大白菜,高胡萝卜素、高营养的黄心或橘红心大白菜也培育成功,逐渐走上市民餐桌。大白菜这种早年间只有秋冬才能吃到的“当家菜”,已经成了全年都能吃到的“常态菜”。

现在,我们团队培育的大白菜品种已在全国28个省市大面积推广应用,占全国市场份额20%以上,白菜种子销售产值累计高达5.52亿元,良种产业化规模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其中,我们培育推广的秋大白菜品种“北京新三号”、“京秋3号”、“京秋4号”先后成为北京市和华北、东北、华东地区不同时期大白菜的主栽品种。尤其是“北京新三号”,因为具有抗病、高产、耐贮藏、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诸多优良特性,在全国推广面积很大,多年“蝉联”我国北方栽培面积最大的秋大白菜品种。我们培育的大白菜品种还远销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马来西亚等7个国家,推动民族蔬菜种业走向世界。

我们团队的目标很朴素,那就是:通过技术和材料创新,培育好种、好看、好吃的“三好”品种,让大白菜品种不断升级,满足种植者、蔬菜商和消费者的需求。今后,我们会更加重视产业化开发,使优良品种转化为生产力,让科研成果为生产一线服务,为千家万户的餐桌服务。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张胜、李慧、赵秋丽、冯帆、任爽、王斯敏 光明日报通讯员 万源、李静雅)

《光明日报》( 2021年01月13日 07版)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