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城市高校数量的多少,往往预示着这座城市的活力和发展潜力。而杭州自2000年以来主要实施“高教园区”建设,重点是支持在杭高校进行量的扩张,引进外部优质资源较少,至今高水平高等教育资源依然缺乏。今年2月27日,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名校名院名所”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未来10年,杭州将引进建设一批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在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深圳、青岛、苏州等城市起步早、力度大,成效明显。分析深圳、青岛、苏州三地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做法,对于杭州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深圳、青岛、苏州的特色举措

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

深圳、青岛、苏州在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上有许多相同做法。首先,三城都把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作为城市发展战略,出台含金量极高的系列扶持政策,引进工作起步早,并持续发力、一以贯之,取得了丰硕成果。其次,三城在基础建设方面普遍采用“交钥匙工程”,均为引进工程设立专门机构,配备充足的人员。再次,自“十三五”以来,三城围绕创新驱动,以更大的力度掀起了新一轮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浪潮。除了上述共同之处外,三个城市也有自身的独特做法。

深圳的引进工作是以市本级为主体。2016年,深圳出台《关于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发展高等教育提供政策支持。在资金投入方面,2001~2015年财政累计投入深圳大学城基建经费22.45亿元,办学经费33.88亿元;2016~2020年,深圳市政府每年安排不少于10亿元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持重点领域的中外合作特色学院建设发展。校园由政府建设,以零租金或低租金方式租赁给学校使用,形成了“公办属性、民办机制”的独特办学模式。引进学校以集中方式为主进行布局,创建了深圳大学城和国际大学城。同时,对于新引进的杰出人才,每人给与100万元工作经费和600万元奖励补贴。下一步深圳将重点建设一批“两头在外”(指合作方是深圳以外的国内名校和国外名校)的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特色学院。

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

青岛的引进工作是以区、县为主体,市级统筹并提供政策支持。注重高校研究院的引进,紧密结合产业,建设了一批与海洋经济有关的研究院。优化空间布局,加强用地保障,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在西海岸经济新区、蓝谷核心区、红岛经济区建设了三个集聚中心。制定“五不引进”条件(目标不清晰不引进、优势学科不来不引进、核心团队不来不引进、高端平台不来不引进、成果转化不在青岛不引进),对引进项目进行严格论证、筛选、审核。2016年,青岛出台《关于加快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意见》,重点引进研究生培养为主体的办学机构。同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教学科研活动、建设用地、人才公寓、房屋租赁、税收减免、机构设置等优惠政策。

苏州的引进工作则是以区、县为主体,充分发挥区、县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在校园建设上,苏州普遍采取“政府垫资代建、学校约定回购”的方式。在引进重点上,强化引进建设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大学,创造性地建设了两所“两头在外”的中外合作大学。苏州注重产业需要,建设了与苏州工业园区紧密结合的独墅湖科教园区。同时,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和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结果,采取多轮滚动支持。2012年,教育部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签署了《共建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框架协议》,成立全国首个“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

杭州新一轮高等教育发展的建议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对比国内先进城市,杭州高等教育存在高校数量较少,高水平大学较少,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明显滞后等问题。杭州仅有39所高校,其中本科高校20所,高职院校19所。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杭州高校数量与在校学生数均位列第8位,处于中游水平。从985、211高校数量上看,杭州仅有浙江大学1所985、211大学,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倒数第三。加快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应该充分借鉴外地经验。

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_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

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是必由之路。深圳、青岛和苏州结合自身实际,采取独特做法,在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杭州必须要立足现实,发挥城市的优势,聚焦城市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当前,杭州高等教育已有一定基础,要注重提升现有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把重点放到加快引进高水平大学,优化现有高等教育结构。要发挥杭州自然人文环境优势和产业优势,着眼于杭州产业未来发展需求,引进相适应的学科。要抓住“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性机遇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加大力度,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空间布局应与城市总体空间布局相协调。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满足不同类型项目的需求。规划建设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聚区,鼓励共享教育公共设施、科研设施和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同时,要加强闲置或低效空间用地等存量土地的改造利用。发挥资源集聚的放大效应和辐射效应,提升城市能级,促进城市发展。在城西科创大走廊,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钱江两岸的之江、双浦、转塘,萧山的湘湖、白马湖周边地带,富阳银湖高教片区进行重点布局。各区、县(市)结合城市规划和产业平台进行合理布局。

加大投入强化保障至关重要。深圳、青岛、苏州在引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上都是大投入、大手笔。杭州要做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引进工作,必须要以超常规思路和举措,推动高等教育超常规发展。在资金支持政策方面,建议筹措1000亿元规模以上的“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以及提升市属高校、科研院所举办水平;按照一事一议的方式,市、区(县、市)分担的原则,对不同类型的项目给予基本建设经费保障和前期(5年)运行经费支持,5年后主要通过关键绩效指标(KPI)考核补助、重点项目竞争性经费以及捐赠配套等方式给予资金支持。在用地保障政策方面,通过盘活存量土地、低效土地再开发和适度新增建设用地等多种方式,切实加强引进优质高等教育和科研资源建设名校名院名所的土地供给,确保用地规模不少于15000亩。在用房支持政策方面,重大项目由市政府牵头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项目由所在地区、县(市)政府进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或对已有楼宇进行改造),实行“交钥匙工程”;项目用房原则上以低(免)租金的形式提供使用,项目单位可以约定时间和方式进行回购。在人才引进支持政策方面,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杭州市“人才新政27条”“人才若干意见22条”《杭州市高层次人才住房实施意见》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支持。在机构登记注册政策方面,应对具有国有资产成份、不以营利为目的,从事教育等公益活动的落地机构(学校),可按规定程序进行事业法人登记。对落地的公办机构(学校),将其纳入机构编制管理,按市属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有关规定核定机构编制事项。积极推进市属高校编制备案制管理,扩大提升高校用人管理自主权。

引进民办优质学校经验材料_民办学校人才引进_引进优质民办教育的利弊

创新引进机制必不可少。首先,对于项目初审机制,应利用国内外各类重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汇集各种来源的项目资源,梳理境内外一流名校名录,一流学科名录,以及杭州市产业发展亟需引进的学科名录,并制定项目初审条件,将通过初审的项目纳入引进项目资源库,做好资源储备。其次,对于专家论证机制,应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对通过初审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提出专家论证意见。再次,在决策审定机制上,通过专家论证的项目将由市“名校名院名所”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进行研究后,报市委市政府审定。而在项目推进机制方面,重大项目应由市级成立项目指挥部统筹推进,其他项目由落地所在区、县(市)负责统筹推进。

本文节选自2017年度杭州市党政系统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获奖文章《抢抓机遇促转型 筑巢引智建名城--杭州市“名校名院名所”建设工程调研报告》(杭州市教育局选送),部分有修改。作者:沈建平、郑利敏、孙青峰、郑冉霞、黄泽军

刊登于《杭州》杂志2018年44期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