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被摆上重要日程,推动美丽乡村发展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实现乡村风貌的美丽,乡村建筑是一个重点。
新时代的乡村建筑,摆脱了原来农屋外观的呆板简陋,经过设计师们的巧妙创造,摇身一变成为了极具现代审美的亮眼建筑。
本次整理了3个美丽乡村建筑的案例和大家一起分享。
01
大坊创意村
大坊荷兰创意村位于金溪县秀谷镇,是由金溪县、文化传媒集团和荷兰文化遗产和市场研究院三方共同打造的古村落项目。该项目将借助荷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以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利用为目的,引入荷兰创意文化,打造“荷兰创意村”。
大坊荷兰创意村的设计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在可能的情况下,对城镇空间、建筑和景观进行修复,使用新材料,在新旧元素之间建立起对话。例如:用玻璃瓦恢复了老房子的屋顶,修复了古老的灌溉系统,添加了诸如天然的植物过滤器等元素来净化水。
第二:增设了瞭望塔和乡村客厅:新的建筑结构借鉴了现场的先例。这一带的古村落都有防御用的瞭望塔。原有的瞭望塔早已不复存在,新的瞭望塔被设计成了犹如两条巨龙相互缠绕,互相支持,团结一心的形状。
瞭望塔上随着每一台阶的转移,目光都将游离在故乡和远方,既可以看到村子里的新旧景色,也可以看到远处的乡村风景,远眺地平线上的山峦。瞭望塔在当地被誉为 “游子塔”,这让人想起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诗,诗中描写了人们思亲返乡的故事。
在村子的中心,设计了新的乡村客厅(古樟树咖啡厅)。乡村客厅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的四合院旧址上修建的。
独特屋顶的灵感和造型来自于村旁的一棵千年古樟树,几百年来,它那高大的树冠为村民们提供了一个聚集的空间。
古樟树的造型融入村子的结构中,提供了一个有遮蔽性的集体空间。树叶形态的定制陶瓦立面也为鸟儿提供了筑巢的地方。
第三:通过艺术和功能活动对空间进行规划。新的乡村博物馆、图书馆和艺术家工作室是给村庄带来新活力和创造力的新功能。
整体而言,大坊荷兰创意村是中荷建筑师、设计师和艺术家多领域的共同合作,为农村带来新生活的启发。
02
蕉岭棚屋
蕉岭棚屋落座在粤北地区的田野之间,作为一间乡村客厅,它完全开放,提供村民闲聚、暂留的可能,又具备一定的对外展示功能。
在设计起始之前,原场地东侧已有一组相对完好的老祠堂。设计团队将其与门前的池塘保留,作为轴心,其余的破败房屋则拆除重建。
根据半圆轴心的辐射,让新建筑在南、西、北三侧建立围合,西南角入,西北角出,新老建筑间的过渡区域形成内院。
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精神场所。在客家民居体系中,水是最重要的精神要素之一,所以设计师们决定在此放置一个浅水鱼塘。再以塘边闲亭的方式,重塑原本位于此处的破败房屋。
03
安徽竹篷乡堂
尚村竹篷乡堂项目是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多家单位组成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团队,受安徽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委托,尝试以陪伴的方式,探索具有可操作性、契合地方民情、融合多方力量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的一个启动项目。
本项目是将高家老宅废弃坍塌院落激活并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用6把竹伞撑起的拱顶覆盖的空间,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憩聊天,娱乐聚会的公共空间,兼备村民集会活动、村庄历史文化展厅的功能。
与此同时,竹篷也可服务于游客,成为歇脚的餐厅茶楼。竹篷乡堂的建设成为村落有机更新的一次积极的尝试,也为尚村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国家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建筑师投入其中,为乡村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用一个个精妙的设计重构了我们对乡村美学的认知,在美丽乡村中,新旧建筑与田园风光相映成趣,重新设计且富有美感的乡村建筑相信会成为吸引人们前往乡村旅游的重要驱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