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商人发家致富的经营之道;生意经商知识宝典

1、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 释义]

勤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勤”是尽力多做事和不断地做事,勤与奋联系在一起,就是要求有一种不懈地努力奋斗的精神和行为。古代就有“业广惟勤”、“民生在勤,勤在不匮”的说法。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更是广为流传,成为警世恪言。儒商的特点之一就是具有勤奋进取的精神。徽商之所以雄居古代各商帮之首,就是以勤俭为致富之道。

2、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释义]

在商业交往中,不作假,不二价,强调价格保持一致,不随意提价或变相加价,坚持货真价实、货价相当的原则,这是我国历代从事商业活动的人所恪守的信条。但是,这里也涉及到一个商场价恪策略问题。产品的价格与产品的销量是一对矛盾,怡当的价格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最佳效益。某一价格是否能被消费者所接受,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能否迅速进入市场,影响着产品和企业的社会形象,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价格还影响着企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因此,价格策略应是营销工作着重研究的重要部分。

3、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释义]

以“俭”为本是中国传统的人生信条。古语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儒商认为,节俭是致富之源。《商人之歌》曰:”浪费我财不答量,谓我所用是该当。不思省处宜存省,直到腰干手脚忙。”《土商规则》曰:”小心为本,用度休狂。慎其寒暑,节其饮食。”但是,儒商也主张俭奢适度,既不主张过奢,也不主张过俭。花钱时要讲效益,该大方时大方,该小气时小气。为国家服务、为公益事业,就应慷慨解囊,不能过于小气。“小气、节约、小钱办大事”,都是日本的企业精神,是它成功的秘诀。它的”小气”主要指勤俭节约,以最小的钱办最大的事或多办事。

4、除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释义]

“赊欠”恐怕是商业交往中常有的现象,这里关键问题一是要“识人”,二是不要“滥出”,如果既认不准人,支出又不谨慎,就可能导致血本无归,企业破产。这里道出了企业生存的微观环境问题。企业的微观环境就是察己知人,做到自知知人。只有既了解了自己,又了解别人(包括竞争对手),才能因情况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决策,求得生存发展。否则,既不能察己,又不能知人,必然错误判断形势,决策失误,难免失败的命运。

5、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减。

[释义]

我国常看到这样的标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这句口号固然道出了质量的重要性,但也很不全面,还应看到质量是企业利润的保证,高质量的产品往往带来高额的利润。现代市场营销活动的实践证明,质量领先的公司,往往也是盈利最多的公司。这是因为,高质量的产品返修率低,可以节约维修成本;在顾客中的口碑好,回头客多,更多的重复购买将增加销售量;高质量还可以维持高价格等等。所以,产品严把质量关,看似一般的管理问题,实际上是企业能否赢得市场的问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家若要在市场上立足,不断发展,就必须有好的产品,因为这里的产品就是企业家适应市场的工具和手段,也即企业家的“器”。

6、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释义]

这里可以看作是在财务管理方面对会计的要求。孔子曾经担任鲁国季氏的家臣,管理仓库财务出入及家畜放牧,根据他主管仓库财务的经验,提出了“会计当而已矣”,把会计的职业标准归结为“当”。“当”者,适当、得当、承担的意思。所谓“会计当而已矣”,就是要求做会计要称职。《商贾一览醒迷》说“出纳不问几何,其家必败”,“临财当恤,记账要勤”,“银钱堆积目前,益宜斟酌出纳。若矜喜浪用,易于消散。然与人交接,要勤记帐,莫厌烦琐。若惰笔,负一时强记,少刻为别务所致,遂至忘却。或错与人,反生争竟,虽坐卧忖思,从头握算,亦无益矣。”《土商十要》说应勤于管帐,“所有簿帐”均宜亲自详细查核,而要帐“勤谨不怠,取付自多”,“收支随手入帐,不致生记错讹”。

7、用人要方正,切勿歪邪,歪邪则托付难。

[释义]

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题为《金陵怀古》的诗中感叹:“兴废由人事,山川由地形。”其意是说,国家的兴亡取决于人的因素,山川的险要是不足为恃的。诗人在这里无意中道出了现代企业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人是企业成功的关键。社会上流传的顺口溜曰:“选对一个人,富了一个村”、“选好一个长,救活一个厂”。但是,用人必须有一定的标准,这就是公平正义。“无度而用,则危本”。用人无原则,就会危及根本。汉代刘向也说过“无法度而任己,直意用人,必大失矣。”没有法度根据,全凭自己的私意用人,失误必然很大。这说明,选拔人才、使用人才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8、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释义]

这里强调的还是保证质量信誉问题。古今儒商都是十分重视产品质量的尽善尽美。古代人们就反对制假贩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把保证商品的质量作为商家的基本品德。在《孔子家语》中,就有“器不雕伪”之说。范蠡经商强调保证商品质量,决不把质量低劣的商品卖给顾客。对质量问题,不能满足于90%以上的合格率,要知道,l %的次品,对购买次品的顾客来说,是l00%。因此,要以严禁、挑剔的态度对待质量,在质量出现问题,消费者受到损失时,要承担责任,主动予以经济补偿。决不可搞以次充好,也不搞欺诈,因为那不仅是不道德、不合法的商业行为,也将自毁信誉,断送前程。

古代商人发家致富的经营之道;生意经商知识宝典

9、货物要修整,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释义]

货物整齐,摆放有序,查点起来方便,这看似商人做买卖一个起码的常识。但是,引申来看,它涉及到一个消费环境问题。“货物整齐,夺人心目”。一个商店内货品如何摆放也是一个重要的抓住消费者的手段,货品摆放得美观、整齐、色彩协调,就可能吸引消费者,反之则可能令人不舒服。货品的陈列包括陈列位置的选择、摆放的式样、陈列的装饰衬托等方面。但不管哪方面都要遵循一个原则,这就是被消费者的视觉所接受,符合消费者的购买习惯,便于消费者接触和挑选,满足消费者新奇、爱美、便利等心理要求。

10、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信用失。

[释义]

这里讲的是“合同信誉”。在一定意义上说,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因而要强调对契约的诚实可信。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遵守合同信誉,是商人价值连城的无形资产。因此,要严格履行合同,按合同定价,按质、按量、按时、按合同规定的地点交赁,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形式结算货款,按合同规定提供服务、供应零配件等。尤其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遇到企业无法控制的”不可抗力”时,仍能千方百计履行合同,是最能赢得客户的措施。

11、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良机失。

[释义]

企业的竞争能力是由企业的应变能力决定的,而应变能力首先取决于企业能否及时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善于捕捉运用信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鸭儿最先知道春的信息,原因在于鸭儿总是在水中游泳。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的时效性,即信息的有效性与时间紧密联系,信息的作用往往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稍微落后就会痛失良机,误用过时的信息还会造成恶果。因此,企业在竞争中,要做到随时、快捷,抢先占领市场,必须增强企业的信息竞争能力。人们说“信息是企业的生命”,实际上就是说抢先掌握信息的能力决定企业的命运。

12、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释义]

这里可以理解为商人在取财上要明慎,不要糊涂。也就是说应该“取财有道”。这就涉及到价值观问题。儒商的价值观就是儒家的“取财有道”的原则,这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作为一个“经济人”,求财取利是天经地义的,但人本质上是道德人、社会人,财、利应取之有道,“生财有道,取财有义,用财有礼”。如果取之有道而至富贵,那才是真正的“富”且“贵”。如果在钱财上犯糊涂,靠坑蒙拐骗、制假贩假、走私贩私而发不义之财,那到头来只能既害了别人,损了国家,最终也害了自己。

13、临事要尽责,切勿妄动,妄动则受害大。

[释义]

“责”的本义为“索取”,后来人们从“责”引中出“要求”之意,如“循名责实”。所谓尽责,就是要求其承担符合自己本分的事情,做份内的事,尽应尽之责。临事不仅要敢于尽责,而且还要善于尽责,这才是一个好的企业管理者。中国民族资本家宋裴卿先生在其具体阐述企业精神的《东亚铭》一书中,在“尽责”一项中阐明了“尽责”的内涵,他说“事成而又不获罪于人者为理想人才。事成不得已而获罪于人者为有用之人才。事不成而仅图不获罪于人者为无用之人才。事不成而又获罪于人者为危险之人才。不待命令而自动工作者为中坚分子。等待命令即工作者为忠实分子。接到命令而懒于工作者为无用分子。有令而不作反讥工作者为是非分子。

14、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释义]

账目稽查,是金融资产管理问题。金融资产管理是企业经营最重要的条件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所有企业领导者,谁都注重金融资产管理,并且也明白:钱能生钱;管理得好的钱能生“大钱”。从战略上说,是资本管理决策问题。即要求这些决策能将公司的商业战略决策有计划地付诸实施,与其有关的两个最常见的问题是:公司将需要多少资金?公司在什么时候需要这些资金?这是资金管理过程中不允许丝毫懈怠的问题。从微观上说,有个加快资金流转的问题,所谓“财币欲其行如流水”,因为只有在加快资金的流转中,才能实现增加利润。在市场调节较充分的情况下,销售利润是比较接近的,所以谁的资金周转更快,谁就可以赚取更多的利润。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也必须加强资本管理,如果懈怠,出现资本滞的状况,那就可能在市场竞争中败北。

15、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释义]

“和气生财”是儒商最为信守的人际关系原则。《土商十要》说“凡待人,必须和颜悦色。”《营生集》也说“礼仪相待,交易日旺”,甚至说:“除尽躁暴之气,以和为贵。至或人责我骂我,明是自己有理,亦当忍气顺受,切勿与人争曲直也。重要打低弦缘,万事笑容向人为上。无论在人家在铺行,俱宜与上下人等结好,四面和顺。即人怒我,亦当冷静乞笑。若人叫我,须用和蔼之高声应答,或我叫人,亦有敬谨及和蔼之高声。”可以说,“谦和”与“诚实”一样,是儒家经济伦理的基本原则,也是儒商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特征。

16、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释义]

一个好的企业主管,应该能静观时势,不轻举妄动。俗话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但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外,还必须具备庙算为先、运筹帷幄的能力。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总结商人货殖致富的经验时说过:“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这是讲的要根据自身的实力条件而采取不同的方略。当自身没有资本、没有财力时,只好靠出卖劳力以维持生计;当积累了少量财富,有了一些资本以后,就要靠智慧,讲谋略;当自身资本雄厚、很富有的时候,不仅要斗智,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时机,观察市场变化的长期走势,研究市场规律,所谓“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因为有雄厚的资本作后盾,就可以等待和捕捉时机或市场机会而赚大钱。

17、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释义]

这里关乎到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管理问题。在市场竞争过程中,企业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完美,要做到这一步,手段主要不是靠技术,而是靠内部职工积极性和责任心的完全调动与发挥。因为技术再好也有失误,而通过加强人的责任心与积极性,就可能将技术的误差率消灭在零状态。因此,完美的质量和服务,要求“第一次就必须把事情做好”。只有从每一项活动或过程的开始就控制好,才会避免出现不合格的产品。

18、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释义]

“和谐”是沟通心灵的桥梁。要做到“和气生财”,基本的要求首先是要“讲礼貌”,也就是儒家提倡的“温良恭俭让”,这样就能够通心灵,使人际关系协调起来。礼貌通常以语言、动作、仪表形象表现出来。常言说“话有三说,巧说为妙”、“嘴甜是一宝”,这就是要求语言美。服务行业推行使用礼貌语言,其中,“您”是尊的音符,敬的旋律:“请”是礼貌的象征,谦恭的标志;“祝”是良好的愿望,诚挚的情意;“谢谢”,是通情达理;“别客气”,是对方知礼,自己更谦虚;“对不起”,是道德的尺度,灵魂的水准;“借光”,是温暖别人,方便自己:“没关系”,是善于宽容,更见涵养。服务中还有一些“忌语”,如顾客询问时,禁止说“不会”、“我不知道”;业务忙碌时禁止说“下班不办了”、“怎么不早点来”等等。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