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建设上海产业,做强、做精特色产业园是关键所在,2020年成立的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上海新一轮发展中40个特色产业园之一。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在之前的“2022世界传感器大会”上,上海嘉定工业区成功登榜,位居全国第二。

上海特色产业园运营模式有什么“秘密”?作为集成电路领域3所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小编深入分析位于嘉定工业区内的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运营模式,总结出了六条经验。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上海特色产业园布局

01.发展背景与空间规划

科技创新,产业先行,“园区经济”是上海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

目前上海市40个特色产业园中17个园区分布于五大新城(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将特色产业园融入五大新城“一城一名园”整体布局。

2020年3月,为了对标世界科技产业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和产城融合新地标。上海发布60平方公里产业新空间并推介26个特色产业园区。

26个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约108平方公里,供地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物业空间超过1400万平米,其中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属于首批入围者。

继2020年3月发布首批26个特色产业园区后,2021年4月,上海又推出了第二批14个特色产业园区,总规划面积超过50平方公里。第二批特色产业园区围绕三大先导产业发展,打造G60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信息飞鱼、浦江创芯之城等5个特色产业园区。

02.产业布局与运营

上海的40个特色产业园突出的三个特点:

一是特定的产业方向,聚焦关键领域核心环节;

二是特优园区主体,优秀园区品牌运营团队;

三是特强产业生态,企业集群集聚发展,空间集中集约布局。

产业作为园区内核,聚焦了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是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布局的“一核两翼”北翼的核心区所在地。

产业园重点聚焦智能硬件、智能驾驶、智能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应用领域,截至2021年3月末,在规划范围内共有86家相关实体企业入驻,2020年实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52亿元。

智能传感器产业园企业分布情况:

一是创新创业主体以民营科技企业为主

园区智能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源于嘉定区与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此基础上又入驻了多家相关小微企业。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内不同性质企业的分布状况,数据来源: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其中,科技型民营企业占据46%,与“一核两翼”的功能定位贴合度较高,中央在沪研究院所占比9%。

二是园区以研发类的电子信息技术企业为主

园区核心区由南至北分设科研功能区、企业集聚区、研发中试区、应用示范区、产业发展区等五大功能区域。

智能传感器园区所在单位目前所属领域或行业55%是信息技术类。21%是为高技术企业服务的招商机构和科技服务机构。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汽车等相关技术企业也占据一定比例,研发类的公司占比最高为66%,服务支撑型的企业占48%。

三是园区初创小微企业居多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入驻园区的企业64.29%都是成立3年内的初创企业,16%的是10年以上的企业;85.72%的企业是就业人数在100人以内的小微企业,其中21.43%的企业人数在10人以内。

四是园区就业人群学历层次较高

嘉定集聚了“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是上海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便捷柔性用人的机会。

做法和经验

智能传感器产业园成立近两年的时间,已经集聚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集聚辐射效应不断凸显。

2021年末,产业园规划范围(3平方公里)内共有实地(即实际入驻企业)特色产业企业95家,预计全年实现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300多亿元,其中特色产业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近200亿元。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园区规划的这五条经验:

一是选择了优越的地理环境

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地处上海西北部,位于沪宁发展轴,北与江苏太仓接壤,南与嘉定新城相连,西邻上海国际汽车城和江苏昆山,东界上海宝山,坐落于长三角15个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同时,园区周边教育、医疗、文化、购物、旅游等场所和设施配套齐全。

二是依托科研院所雄厚的科研资源

产业园坐落在被誉为“上海科技卫星城”的嘉定,又被定位为上海科创中心重要承载区和新兴产业示范区。

新一轮上海战略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产业“一核两翼”的北翼。这里集聚了“十一所三中心二基地”的高校及科研院所优势,是上海科技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三是构建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完整产业生态

园区汇集了联影微电子、禾赛科技、矽杰微电子、烨映电子、芯敏微电子、利扬芯片、道生物联、芯爱智能、超摩光电、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等知名企业,涵盖传感器芯片设计、制造、材料、系统、应用、封装、测试等产业链不同环节,有效支撑了嘉定集成电路与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步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

为了实现产业集聚效果,园区在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布局研发、中试(拥有全国首条MEMS8寸“超越摩尔”研发中试线及全国领先的12英寸先进传感器特色工艺中试线)和量产线,实现“一条龙”的模式。

四是重视高水平人才培育储备

嘉定推出三年行动计划,实行“1235”引才工程。目前全区人才总量超过38万人,其中两院院士55人,各类高层次人才超过9万人,科技工作者超过2万人。

全区人才资本贡献率超过52%,高出全国17个百分点,为嘉定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引领作用。

依托嘉定区“十一所二中心二基地”和八所高校的集聚优势,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中、高级人才输送保障,以及中级工培训、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

五是积极用精准的政策助力企业成长

2019年3月,嘉定区发布了《关于嘉定区进一步鼓励智能传感器产业发展的有关意见》(俗称“39条”),针对集成电路和传感器企业的投融资、科技研发、首轮流片、测试验证、扩大规模、人才集聚等方面给予专项扶持。同年6月,为贯彻国务院《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市委市政府的产业部署,全力推进上海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建设,加快推动嘉定区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嘉定区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发展千亿专项行动方案(2021一2025年)》文件精神,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传感器及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21年又对“39条”进行了修订,变为了32条政策。

六是构建丰富的产业生态

提升特色产业园影响力最有效的方式是建设好产业生态。

作为技术、资本高度密集的集成电路行业,产业链条长、分工细,需要有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等多个工艺流程配合,才能完成芯片的制作。

产业园为实现“十四五”期间千亿元智能传感器产业园的发展目标,成立了传感器产业联盟,目前拥有会员1100多家,实现产业链互补、技能互补。联盟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和整体资源优势,加快我国物联网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产品的标准化,促进中国高端制造等行业的转型升级。

另外,产业集群中配套企业、龙头企业也是重中之重。

在利用好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联盟资源的基础上,尝试利用好中国半导体协会现有集成电路分会、半导体分立器件分会、半导体封装分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 MEMS分会等资源。

在注重研发的同时,给企业提供集高端办公、 研发测试、量产制造于一体的复合型多用途载体。

对于地方产业发展而言,构建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紧密衔接的创新发展环境是推进特色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如何借鉴国内产业园发展经验,推进特色产业园建设,集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力量,完善园区政策、优化服务环境,为企业成长营造完整的生态体系。

任何成功,都是厚积薄发,不怕走得慢,只怕不开始。

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_借鉴优质规划经验分享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