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10423043723.jpg

“锅巴镇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杜好田

最近这些天,“锅巴镇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研究生杜好田成了网络红人,蹿上了微博热搜榜!他和他的团队为了镇巴县兴隆镇村民们的增收致富,为当地引种彩色马铃薯,还开发出彩色马铃薯锅巴;为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与期待,杜好田干脆申请延迟毕业,挂职当地的科技副镇长,全身心投入彩色马铃薯锅巴的产业化;他们开发的彩色马铃薯锅巴代表西北农林参加高校美食PK赛,一度冲上榜首。

“这才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网上评论说,“杜好田把论文写进了扶贫事业里,写在了祖国大地。他们用知识、用责任、用真心书写出当代大学生的青春篇章!”

今年29岁的杜好田来自河南新乡农村,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2017级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曾担任学校创新创业部副部长,院研究生助管等职务,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等奖项。

读研期间,他利用西农“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组建起“诚毅大学生”创业团队,相继开发了西农小磨坊、西农有凉粽、西农校徽月饼等特色产品。2016年12月,学校举办3万名学生免费吃土豆烧牛肉活动,本校培育的彩色马铃薯给了他启发,于是他瞄准了彩色马铃薯的深加工。

2018年10月,杜好田用彩色马铃薯做成了“第一代”彩色马铃薯锅巴,在学校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帮助下,他的锅巴不仅走红校园,成为西农人的特色食品,也迎来了两万多袋的订单量,为师生校友们所熟知。

彩色马铃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jpg

彩色马铃薯

2018年开始,学校每半年遴选出一批研究生,组成“研究生助力团”,派驻合阳、镇巴两县乡镇,担任科技副镇长,助力脱贫攻坚。

2020年5月,杜好田加入了“研究生助力团”,挂职合阳县商务和经济技术合作局副局长。疫情期间,在家隔离的杜好田领受了学校扶贫办下达的帮助合阳县小米拓宽产品线任务,他与小米种植户雷媛媛对接,开发出“小米锅巴”,并着手建立小米锅巴生产线。这期间,雷媛媛压力很大,曾想过放弃,杜好田热情鼓励,使她坚定信心。

在他们的共同推进下,年产5000吨的小米锅巴生产线落地投产,并引进了技术和管理人才,每吨小米可提高2000元至3000元的附加值,带动15名贫困户稳定脱贫。12月7日,贵丝贝小米锅巴正式上市,投放市场后广受好评。在学校新媒体平台的帮助下,很快打开了销路。他还为该县大樱桃策划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樱桃5万余元,线下引进客商销售40余万元。

镇巴引进种植的彩色马铃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jpg

杜好田和团队为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引进种植的彩色马铃薯

微信图片_20210423051447.png

杜好田和团队部分成员在扶贫一线

后来,听说镇巴县的土豆种植面积特别大、品质很好,但价位相对偏低,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好的土豆常常滞销,村民们自己吃不完,只好拿去喂猪。

为解决滞销问题,杜好田和创业团队把本校培育的彩色马铃薯种子引进到镇巴县兴隆镇,指导群众种植。刚开始,彩色马铃薯市场上销量不高,杜好田把一吨彩色马铃薯弄到学校,蹬上装满马铃薯的三轮车到处寻找加工商。最后联系到一家公司,一趟趟地跑,终于感动了公司的老总。

生产车间里加工的彩色马铃薯锅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jpg

生产车间加工生产的彩色马铃薯锅巴

他们一起组建团队,生产出“西农彩色马铃薯锅巴”。刚开始试卖,一个小时就卖了一万元。仅仅几个月,就卖出去4万多包,成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爆款农产品。

杜好田挂职兴隆镇科技副镇长。“彩色马铃薯”变成了“彩色马铃薯锅巴”,产品升级了,不仅迅速打开了销售渠道,解决了滞销问题,也给当地村民生活带来了变化。他们用挣来的钱,给当地的兴隆镇小学捐了3000元。

在兴隆镇,杜好田和团队成员帮扶30多个农户种植起100多亩彩色马铃薯,并实行订单农业。为帮助当地村民更好地解决储存、运输问题,杜好田决定将彩色马铃薯锅巴产业化,他带领团队建厂,努力在当地形成彩色马铃薯种植、生产、加工、销售完整产业链。

2020年,就在他们紧锣密鼓帮村民建马铃薯生产线的当口,杜好田遇到了6月就要毕业的困惑:是抓紧时间完成学业还是扎根基层继续帮扶村民?杜好田毅然选择了后者。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信任,帮助他们把锅巴产业做大,他毅然向学校递交了延迟毕业一年的申请,得到导师和学校的支持。

微信图片_20210423051432.jpg

杜好田和他的团队把彩色马铃薯引入扶贫事业,用一片片彩色马铃薯的“好田”,让村民们尝到生活的“好甜”!今年初,每年可加工5000吨锅巴的生产线正式投产了,这套生产线可为每吨彩色马铃薯提高附加值1000元到1500元。

连日来,杜好田和团队成员把身子铆在镇巴县帮扶一线,继续他们的彩色马铃薯锅巴产业。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杜好田告诉记者,目前效益还算不错,一天走个两三百箱,有时候也能接到2000多箱的大单。他说,目前产能还没完全发挥出来,未来还有很大的空间。

谈到自己去乡村创业兴业的动因,他说自己来自农村,吃过苦,对农村、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情感,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农民,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他真心希望村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在他看来,“乡村振兴需要大量的人才、技术进入。能够参与并投身国家发展战略,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个大学生的力量,我感觉很幸运!”

“给未来点亮一盏灯,在实践中沉淀自己”,是他的心声。杜好田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借助学校和科研团队的技术优势,把学校的产学研模式带进乡村,让它更接地气。他的目标是:3年建立1到2个加工体系,发展1到2个主导特色农业。

他说,“农村基层的经历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向下扎根,向上成长,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

据了解,杜好田所在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已累计向脱贫攻坚一线选派136名研究生,他们在脱贫攻坚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受锻炼、长才干,用扎扎实实的行动在广袤的三秦大地上书写精彩人生。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 韩宏 通讯员 王婷

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宣传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