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学通报 ,Anhui Agri.Sci.Bul1.2013,19( 12) 怀宁县石镜乡发展优质棉生产成效及措施 陈惟银 ( 怀宁县石镜乡农业站,安徽怀宁246134) 摘要:着重介绍了2012年怀宁县石镜 乡大力发展优质棉生产所取得的显著成效,以及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和保 障措施 。 关键词 :优质棉生产;成效;措施;怀宁县石镜 乡 中图分类号$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3)l 2—40—02 为了提高棉花单产,改善棉纤维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稳 定棉花生产 ,促进棉纺及相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区域 经济发展、劳动就业 、社会安定作出贡献 ,2012年怀宁县石 镜乡大力发展优质棉生产 ,并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来抓。2012年全乡棉花种植面积620hm ,其中优质棉种植 面积466.67hm2,通过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工作 以及广大棉 农的不懈努力,紧紧围绕高产目标,强化技术措施落实,克服 前期干旱、中期台风等不利条件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发展优质棉 生产成效显著 1.1提高了单产 。增加了效益据2012年9月20 日对生产 优质棉乡镇的测产 ,每 667m 种植 1 320株,单株成铃数 37.4 个 ,单铃重5.7g,衣分41.3%,667m 产皮棉 92.97kg,较非优质 棉 区皮棉单产 80kg增加 12.7kg,按皮棉单价 22元/ 计算 , 每667m 增效285元 ,生产优质棉增加产值2 850万余元。

1.2提高了棉花质量在优质棉产区统一采用优质棉品种 中棉所 63、稼元 216,并结合推广优质棉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棉花品质实现了较大幅度地提升,棉花的品级提高0.6级 , 棉纤维长度增加了2ra m,比强度增加了3cN/tex,马克隆值下 降为4.6,棉花的市场竞争力得到了增强。 1.3统一了品种优质棉产区实行统一供种 ,遏制了棉花 品种多、乱 、杂,确立了优良品种的主导地位。 1.4集成了高产配套技术充分汲取前几年棉花优质高产 经验和试验示范成果 ,围绕棉花优质高产目标 ,形成了高度 熟化的棉花优质高产技术。 1.5普及了适用技术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 、合理密植 、测 土配方施肥、全程化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适用技术得到 了广泛推广与应用。 1.6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通过发展优质棉生产,为我县稳 定棉花生产及高产栽培技术措施的落实起到了良好的示范 带动作用 ,促进了全县棉花生产水平的提高。 2主要技术措施 ( 1)选用优良品种“ 中棉所 63” 、“稼元216” 。 (2)采用营养钵育苗,在4月5~10 日播种,培育大壮苗。 (3)适时移栽 ,浇足活棵“肥药水”。5月中旬至6月初抢 晴打洞移栽。

前茬作物收获后,立即用锄头刮清移栽行的根 茬 ,按株距板茬打洞。安钵时,先用三元素复合肥0.5kg、移 栽灵25mL 兑水50kg灌满钵洞 ,随即安钵 ,然后立即盖土密 封洞口,护根保湿 ,做到边浇“肥药水” 、边安钵 ,边盖土。通 过钵洞的“肥药水” 既可促根、壮苗,又可杀灭土壤中的枯萎 病菌,防治棉花枯萎病。 (4)深沟高畦,排涝降渍。要开好畦沟、腰沟、围沟,沟沟 相通 ,雨停沟干,促根生长。 (5)合理密植 。每 667m 栽 1 600~2 000 株 ,行距 0.9 1.2 m 。 (6)科学施肥。每 667m2用60~85kg棉花缓控释(失)肥 加 50~75kg饼肥 、0.2kg持力硼作基肥一次施下, 盛花期每 667m2再施尿素15~20kg、氯化钾0- 20kg/667m 。在花铃期结 合防病治虫各喷 1次0.1%~0.2%速乐硼溶液2~3次。8月中 旬至9月下旬结合防病治虫,用 1%尿素和0.2%磷酸二氢钾 ( 或 l %过磷酸钙浸出液)混合液进行叶面喷施 ,每隔7 10d 喷 1次,连续喷4~5次。 (7) 化学除草 。棉花 移栽 前 2~3d 每 667m 用草甘膦 450mL 或百草枯200~300mL 加水 50kg喷施除杂草。

棉花移 栽后若有杂草,可用 10.8%高效盖草能40~50mL 或8.8%精喹 禾灵 40~50mL 或 5%丰山盖草灵 30mL 或 4%宽禾净乳 油 90mL 兑水50kg喷施行间,进行化学除草。 (8)及时排水及抗旱。水田改种的棉花梅雨季节应清沟 排水 、防涝降渍,伏旱期间应灌水抗旱2~3次。 丘陵岗地不能灌水的早地注意防旱保墒。梅雨结束 ,一 是要深锄棉地 ,保持土壤水份;二是在行间挖“竹节”沟,在畦 沟中做“ 竹节档” ,减少雷阵雨后的地表径流,增加土壤蓄水 量,提高抗旱能力。在棉花封行前,每遇到一次雨,都要做到 雨后 即锄 。 (9)系统化调。初蕾期每667m 用25%的助壮素2~4mL 兑水 10~15kg喷施棉苗,初花期每667m 用25%的助壮素6~ 8mL 兑水20—25kg喷施中下部果枝尖 ,在 8月 (下转 72 页) 作者简介:陈惟银( 1959一) ,男,安徽怀宁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3—06—05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