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心里话,关注农民致富话题!让农民也搭上了“创业创新直通车”实现脱贫增收。

说到石硅我想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但是说青蛙也许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其实石硅它也是青蛙的一种,它长的和青蛙非常相似,但是它的个头普遍比青蛙要大,石蛙是我国东北地区的特产,它的肉质非常鲜美可口!随石蛙的营养和经济价值的开发,而逐渐从山区引种养殖面向市场。虽然相对过去来说,市场上流通的石蛙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总体上仍呈现着供不应求的态势。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与石蛙的养殖技术

15.jpg

石蛙养殖的市场前景

石蛙因为肉味鲜美,生长速度快而且个大,是主要的食用蛙类之一,中医认为石蛙的肉味甘咸平,入肺胃肾经,有健脾消积、滋补强壮的功效,用它来治疗消化不良、食少虚弱等症状。石蛙油不但是补肾益精、养阴润肺的重要药材,也是天然高级滋补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保健功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观念的转变,人们十分重视寻求健康长寿药物。石蛙油在我国和东南亚信誉很高,需求迫切,市场容量较大。特别是挥春地区林地面积大,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植被好,饲养石蛙条件优越,生产潜力大,发展前景广阔。

石蛙的经济价值及开发前景

1、营养价值。石蛙是一类大型野生蛙类,它体大肉多而细,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被国内外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石蛙肉可供药用,有清凉滋补强身的功效。所以,石蛙以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2、市场前景。石蛙是我国最大的食用蛙,目前上市的石蛙基本上靠上山捕捉。由于近年来滥捕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石蛙日趋减少,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利用野生资源及仿生原理大力发展人工养殖石蛙,变野生为家养,使之尽快形成商品生产,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3、推广效益 石蛙的主要食物为蚯蚓、昆虫、蝇蛆等动物,不与人类争粮食。养殖石蛙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效益高,不但能集约化生产,而且更适宜于山区农民家养。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水源,排灌方便的场地,安静的环境,都可以建池养殖。按我们的实践经验,若按每户每年分2~3批饲养3000只商品蛙的规模,只需建饲养池3~5个,每个池20~40平方米,投资1500元左右:每只幼蛙进价0.5~1元,19个月可生长到150克,成活率能达95%,按保守的出场价每公斤65元计算,则收入可达2.8万元,除去饲料和其他开支,纯收入可达2万元。可以说,开发人工饲养石蛙是山区农民发展低耗、优质、高效养殖业的新举措,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振兴农村经济的又一条新路子。

10.jpg

石蛙的养殖技术

石蛙卵常产于水流平缓浅水处,附着在石块、水生植物体上,卵外的胶质膜遇水膨胀变厚,粘性强,相连成索状或葡萄串状,有时长达20厘米左右。卵的直径一般为4毫米,最大可达5毫米,根据水温的不同蛙卵通常在8~15天后,孵化成蝌蚪,蝌蚪喜生活在溪水坑内的大石逢内或碎石堆中,蝌蚪在适宜的环境中,一般经50~78天的生长,变态成幼蛙。

1、石蛙饵料的准备

石蛙的饵料主要是蚯蚓、黄粉虫、蝇蛆等。

2、石蛙池的建设

野生石蛙常年栖息于阴凉的山溪水沟边或有瀑布的石洞附近,其生活环境要求水流充足,阴凉,潮湿,水质清新,喜群栖于石穴之中。生长发育、配种、繁衍后代长期处于野生状态。人工驯养石蛙,由野生变为家养,生活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石蛙进行人工饲养,对蛙池必须采取合理的设计,使蛙池既要近似于自然环境,又要便于人工管理。

17.jpg

养殖石蛙成功致富案例

一、湖北五峰:深山养石蛙年赚20万

在地处深山的湖北五峰县湾潭镇茅庄村,有这样一位“养蛙能人”,30岁的退伍军人赵远威已有近9年的养蛙经历,今年,赵远威销售石蛙1600斤,按市场价每斤150元算,可实现收入24万元。

2002年,初中毕业的赵远威选择了投身军营。退役后,他选择了南下打工。在外打工的两年期间,他偶然发现石蛙价格昂贵,市场火爆,而自己的家乡湾潭不也有野生石蛙吗?

赵远威托弟弟从广州寄回了养蛙的书籍,自己摸索。他从山上引来了山泉,挖好了池,开始了养蛙之路。

2007年,在赵远威悉心的饲养繁殖下,他养的石蛙达到了100多斤,然而石蛙在冬眠期间抵抗力太低,石蛙陆续死亡。第二年,赵远威在摸索石蛙养殖的同时,又开始探索起黄粉虫的养殖,并获得成功。

石蛙的“口粮”解决了,依靠去年残存的几只种蛙,赵远威慢慢的规模又达到了200斤,眼看着一只只蛙长得肥肥胖胖,过完年关就可以开卖了,然而厄运又一次降临。罕见的低温天气让养池里的水一夜间结成了冰,石蛙一夜间冻成一个个了“冰坨”。又是全军覆没,沉重的打击让时年24岁的小伙子几近崩溃。

“当时想如果放弃,努力就全白费了。”2011年,在积累了丰富经验教训以后,赵远威的养蛙场终于克服种种困难,发展趋于平稳。这一年他的蛙达到了400斤的规模,卖了200斤,赚了3万元。

接下来,赵远威趁势而上,养蛙规模年年翻番。如今的赵远威成了周边有名的养蛙能手,陆续有农户找到他,向他学习养蛙技术。

谈起未来,这位小伙早已有了自己的打算。“明年,我的规模将达到年产一万斤,收入达到一百万元以上,明年我还要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打响五峰石蛙品牌!”

二、山旮旯里养殖石蛙闯富路

初秋时节,在素有长汀“西伯利亚”之称的红山乡腊溪村,一个叫竹林子下的山坳里,3间养殖房依次排列,里面40多个大小养殖池里,养殖着2万多只成品蛙和3万多只蝌蚪。29岁的胡海晖在精心管理着,努力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2003年,胡海晖从原龙岩工业学校毕业后,没有选择到沿海城市创业,而是回到了山旮旯的红山乡。在最初的几年里,他收过烧乌油的木材、捞过沙,还购买了一部龙马车跑运输,积攒了一些资金。

2010年春天,胡海晖经过市场调查,感到红山虽然地处边远,但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特别是水资源丰富,并且没受污染,是养殖石蛙的理想之地,便决定拿出积蓄,改行养殖石蛙。

创业难,特别是开头更难,胡海晖把养殖场地选在了竹林子下的山坳里。缺种苗,小胡就自己晚上时间进山沟,抓石蛙,自己进行驯化、繁育,10多个晚上,抓了100多对石蛙;缺技术,小胡通过网络查找资料,特地上县城书店购买一本《棘胸蛙养殖技术》,边学习边摸索,还到邻近的江西省会昌县一个养殖石蛙的专业户学习取经。

养殖石蛙的道路并不平坦。2011年,正当养殖石蛙刚刚进入正轨时,小胡发现有10%的石蛙出现烂皮,有的甚至死去。他一边赶紧查资料,一边向养殖专业户请教。通过搞好养殖池消毒,终于解决了石蛙烂皮的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胡海晖已经投入了50多万元,但是,要扩大养殖规模,还要养殖黄粉虫作为石蛙的饲料,资金出现了问题,亲友们的钱都借遍了,银行信用社又贷不到款,这时,家在腊溪的朋友杨韬,经营饲料生意和养猪,得知胡海晖的困难,便雪中送炭,借给小胡10万元,帮助解决小胡的困难。

四年艰苦探索,四年辛勤养殖,胡海晖的石蛙养殖终于形成一定规模,到了收获的时候了。去年冬,新罗的一位客户闻讯上门购买了200斤的产品蛙,策武的一位专业户上门购买了100对的苗蛙。胡海晖说,红山水温低,今年冬天才是大销售的时候。虽然,小胡仍面临着资金紧张的难题,但对养殖石蛙信心满满,决心按照自己选定的养殖石蛙致富路,坚定地走下去。

为农民朋友提供的一个全面及时的农业信息,更好的关注农业相关信息,不少农民也搭上了“创业创新直通车”,实现脱贫增收。 一片绿水青山、一座木屋的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相关文章:恒温养殖石蛙(石蛙的养殖技术) 锦鲤怎么喂,多久喂一次(少量多次投喂) 龙鱼可以和什么鱼混养(虎鱼、魟鱼等) 斑马鱼肚子上有红点是什么病(红斑病、出血病)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