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相信“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各样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
可是,一旦需要真正面对历史,我们内心或多或少伴有复杂矛盾的两难情绪。我们既极度渴望最大程度接近历史,又惧怕历史以晦涩难懂的姿态呈现眼前。问题随之而来,我们不得不在期待和纠结中去阅读历史,我们总是显得小心翼翼,总是走得步履维艰。于是眼前这一切,都使得历史的本来面目终将和我们渐行渐远,如果只是一代人还好,或者两代人也罢了,即使三代人也凑合,但是将来无数的人们岂不是更无法熟悉和读懂真实历史?不过现实情况似乎并不那么糟糕和无助,我们已经可以从斯蒂芬·茨威格和他的《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发现某道解读历史的绚丽极光。
斯蒂芬·茨威格认为:“充满戏剧性和命运攸关的时刻在个人的一生中和历史的进程中都是难得的;这种时刻往往只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某一分钟,但它们的决定性影响却跨越时间。在这里,我想从极其不同的时代和地区回顾群星照耀的某些时刻——我这样称呼那些时刻,是因为它们宛若星辰一般永远散射着光辉,普照着暂时的黑夜。”
历史是永恒的经典话题。雨果曾形象地比喻,“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西塞罗则干脆预言,“一个不懂自己出生前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给予我们的历史反思和生命启示至少包含三个方面,告诉普通历史爱好者:历史并不遥远陌生,历史也可以如此真实可感,你们可得好好珍视和呵护;提醒我们的历史学家:历史还有其他观察分析窗口,历史也可以如此亲近融入,你们可得努力研究;指引我们整个人类共同体:历史并不虚幻莫测,历史也可以如此抒写,我们可得好好专注和投入。
斯蒂芬·茨威格对历史具有超乎常人的掌控能力。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发现太平洋,穆罕默德二世攻占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失意落魄的亨德尔完成不朽之作《弥赛亚》,拿破仑兵败滑铁卢输掉整个战争,74岁歌德爱上19岁姑娘乌尔利特无果,约翰·奥古斯特·苏特尔发现黄金掀起“淘金热”,陀斯妥耶夫斯基参与反动活动被逮捕遭遇生死经历,菲尔德跨越大洋的第一次通话,列夫·托尔斯泰因庄园生活不符合自己信仰而选择逃向苍穹,流亡在外的列宁登上从瑞士过境德国回到俄国的列车,从此打垮一个帝国,开创一个新世界……这些最后证明影响整个人类历史的事件都能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中找到最激动人心和扣人心弦的生动表达。
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出来的,这点似乎不应受到质疑和削弱。我们已经被斯蒂芬·茨威格的洞察力和感染力所深深折服。因为他从一开始就承认“这一时刻对世世代代作出不可改变的决定,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人类的群星闪耀时》选取影响并决定人类历史进程的瞬间时刻,以历史学家的分析眼光和哲学家的多元思维,从不同时代和不同场合梳理人类演绎过程中的闪耀光亮时刻,最终结果便是《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真正打开了我们封闭的心扉,使得无数后人有机会对过去再作一番深入细致、立体全面的事件回顾、历史反思和价值定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由此变得不全是冰冷陌生,而是亲切可人;历史时间和历史空间从此变得不再虚无缥缈,而是可触可及,这是斯蒂芬·茨威格对于历史的沉淀和结晶,更是我们整个人类群体对未来的馈赠。
我们至此可以说,《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一大贡献在于为我们提供了近乎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历史视窗。无论是历史事件,还是历史人物,抑或是历史表达,这一切都将不再拘泥于图书馆里面,不再局限在历史学者身上。历史慢慢融入世俗的日常生活,原本古板而僵硬的历史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不仅是被无数民众所知晓和接纳,更加有意思和有意义的在于,民众的历史热情被燃烧了起来。
历史从未走远和淡化,历史在我们身上酝酿和创造。当历史的神秘面纱被层层剥离之后,我们增强了对历史的自信心,这点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或者是对于时代,都显得不可或缺至关重要。从个人立场来说,即便是普通平凡人物也能够创造非凡历史,眼下当务之急就是时刻努力准备着,拥抱伟大的历史机遇。从国家层面来看,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和挖掘自己国家的历史,无比清醒地认识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走过的历史道路,从而更理性更坚决地走好未来的国家道路。从时代的角度来说,我们则必须以火热的激情投身于这个伟大的新时代,努力培养深邃的历史思维,主动投入浩浩荡荡的新的历史进程。如此,方能不负伟大时代之所托,方能不负深厚历史之所系!(福建省南安市纪委 姚添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