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郑春霞在《你几岁,我就几岁》这本书中,写了这样一段话:
自从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有的孩子和父母有共同语言,而有的早早地关起了心门”。
为了找到答案,她搜集了100位妈妈的育儿故事编写了这本书。
这本书里,有着最平常的教子经历:
有妈妈缺乏陪伴,而让孩子沉迷于手机;
有妈妈因为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而导致孩子叛逆的;
还有妈妈因为焦虑差点毁掉孩子的经历……
看完了这100个妈妈的育儿故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要想经营好亲子关系,其实需要诀窍。
我把它总结成了4个字。
01
情绪要“忍”
不用坏脾气伤害孩子
@妈妈张雨
她说:大宝一直有很强的自我意识,很多时候根本不听我的。
上幼儿园时,每到星期一穿校服的日子他都很抗拒,我很多次都有发火的冲动。
于是我恨恨地瞪着他说“我不管你了,你爱穿不穿”,而这个时候他就会发脾气,甚至还在地上打滚。
每一次我都忍住脾气,在心里叹一口气,将他抱起来哄。
儿子喜欢把玩具和绘本扔得到处都是,让他收拾,吼再多遍也无济于事,孩子只会无视我。
当时的我,很想发脾气,但是嘴里一直在想“亲生的、亲生的……”,忍耐着发火的冲动。
她说:作为妈妈,我们要学会忍耐,忍耐孩子的脾气,要忍耐着自己不发脾气。
是啊!
思想家卢梭曾经说过,发脾气是最无用的教育方式。
然而,很多父母都做不到像张雨妈妈一样能忍住脾气,反而将情绪教育作为主体。
孩子作业写得墨迹,就会一顿哇哇大吼;犯了一点小错误就会又打又骂……
殊不知,一旦父母变得爱发脾气,他就输了。
一是输掉了自己的时间;
二是输掉了自己的情绪;
三是输掉了家人对她的喜爱与尊重。
蒙台梭利博士说:儿童出生后三年的发展,在其程度和重要性上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
3岁前的儿童、是最需要安全感的。
在这个阶段,如果他受到伤害、暴力或其他障碍的影响,他就会变得畏手畏脚,自卑而敏感。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做一个歇斯底里的父母。
即使再生气的情况下,也要“忍”住脾气。
尤其是在孩子需要安全感的年龄,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孩子温柔地教养。
但是这里的“忍”并不是意味着我们就要让孩子为所欲为,而是要学会正确处理情绪。
当孩子有一点小错误时,多问一句“为什么”,用鼓励和表扬替代指责和否定;
如果孩子惹你生气了,先倒数十二秒再做决定;
戒掉消极的态度,如果你很累,可以向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但不要用负能量去波及孩子。
温柔而坚定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学会去爱你。
02
行动要“懒”
让孩子学会自律
@高梓皓妈妈
她说:
儿子是长辈眼里勤快懂事的好孩子,是老师认可的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很多人问我怎么教育孩子的?
其实,以前我的教育也是一个非常唠叨的妈妈。
天天盯着他写作业;
早上起床喊一遍又一遍;
考试一旦下降,会关起门来教育半天……
如此“努力”的我,却把孩子养成了畏畏缩缩的性格。
后来之所以能改变,这都归功于我的“懒”。
孩子做作业时,我懒得管了,让他自己独立地完成,自己发现错误自己去改正。
一段时间之后,他变得主动了,每天不需要督促,自己就能主动学习,还改掉了一贯拖拉的毛病。
我会经常喊他做家务,他刚开始也不愿意做,但是当我一说“妈妈很累”的时候,他就会去做。
这样一来二往,他也主动学会了做家务。
高梓皓妈妈说:
父母有时候真的不必太“着急”,你越急孩子反而越差劲。
是啊,孩子本来就“慢”,你一唠叨、说教,反而压垮了他的自觉性。
沈奕斐教授在书中提到弗洛伊德的一个理论,即人的人格分三层:“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指人都有好吃懒做的本性,而“自我”则负责“教育”“本我”。
比如我们想偷懒时,“自我”则会提醒我们“不能再偷懒了,否则事情会变糟糕”。
刚开始“本我”不会听,但是当“本我”发现不及时做时会产生不利的后果,就会相信“自我”。
这就是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
当一个孩子磨蹭、不听话时,父母的唠叨其实并不管用。
每个孩子都需要经历和锻炼,才能实现自我管理,从而造就强大的“自我”。
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在幼儿阶段,如果孩子得到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支持,他们就会发展出自主性,独立行为的能力和意志力。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去经历失败和痛苦。
孩子磨蹭,就随他去,当他因为磨蹭而付出代价时,他自然就会改变;
孩子犯错了,不要去说教,让他自己去承担错误才能激发他的改变。
俗话说: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我们要让孩子去体会道理,他才能真正觉醒。
03
安全感“陪”,
与给孩子建立亲密感
@娄威桐妈妈
她说:
因为工作原因,几乎很少有时间陪女儿。
每天早上去上班,女儿总是看着我不肯说再见。
上初中时,女儿好不容易考上了杭州的外国语学校,却又要离我们更远了,因为那所学校必须住校。
当时我挺担心的,因为以前虽然陪伴得也更少,但是也没有分开过一天,所以我担心她不能独立。
为了训练女儿的独立能力,在那一年的暑假,我故意把她送到外婆家,很少回去看她。
没想到女儿因此迷上了手机。
从那以后,她的成绩就下滑得厉害,学习也不再那么专注。
我多次提醒她,她根本听不进,我把手机藏起来,她便四处找,找不到还跟我吵,脾气还越来越大了。
改变是从初二暑假开始的。
为了帮助女儿打开眼界,假期我带她去了新加坡和印尼旅游。
在那里我陪她看日出、玩沙子、捡贝壳,陪她谈理想,做规划。
慢慢地,我与女儿的关系越来越好。
有时候女儿高兴了还会搂着我说:妈妈,你真好。
我想,大概是那个暑假的陪伴起了作用。
陪伴是建立亲子关系的最好方式,它带给孩子的安全感是无法替代。
在一次演讲中,俞敏洪道出了一个大多数人都不愿意面对的事实:
“留守儿童的智力水平远远低于城市里尖子班的学生。”
研究发现,和城市里尖子班的学生相比,偏远农村留守孩子的智力水平竟然差了一大截。
而造成巨大差距的罪魁祸首,正是缺少父母的陪伴。
他说:
“我认为至少在12岁之前,孩子不应该离开父母身边。”
因为一旦父母的陪伴缺席,会在孩子身上看到很多问题。
比如:自私冷漠、性格孤僻、自卑敏感,还可能因为没有父母的正确指引不断地犯错。
不要忽略陪伴的力量。
当你跟孩子一起玩,陪孩子学习,都是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人际社交能力等。
《养育宝典》中提到:
0-4岁是儿童成长的重要阶段,孩子对父母的依恋感最为强烈,所以对“爱”的渴望也表现得很期待。
父母要尽可能地多给孩子留一点时间,为他搭建足够了安全感。
04
沟通要学会“听”,
与孩子零距离相处
@唐茹妈妈
女儿非常调皮,经常在外搞破坏,大家都给她贴上了“捣蛋”的标签。
有一次她在学校和同学打架,大家就把错误归结为她。
面对大家的指责,她哭着诉说:“你们大人就爱撒谎,为什么我妈妈的电话打不通,我都跟别的小朋友打架了,她都不来。”
原来,那一次是因为她找不到我,打架只不过是想让我去看看她。
那天女儿对着我控诉了很久,她认为我们不理解她:
出了事,你们从来不会听我解释,明明没做错还要不停地打我,为什么你们每次都不会听我说?
那一刻,我才明白女儿内心里对我有很多的不满。
我回想起来,很多次我确实做得不到位:
考试没考好,总是说她马虎;
做错了事,从来没问过她为什么;
因为抢走奶奶的点心,被我罚站,却从没问过她原因。
其实,孩子做的每一件错事都是有原因的。
但是,我们总会捂住耳朵和眼睛,孩子的每一次犯错,我们都只知道去指责他。
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想法,它才在孩子身上开出“罚单”:
容易自我怀疑和否定,自卑、认为自己不好、不值得被爱。为人父母后,还会在无意识中,将这种缺失传递给孩子;
内心情感得不到释放,他们经常感受到不被尊重的感觉,就很难体会到被爱的感觉。
心理学上有个“霍桑效应”,说的就是倾听的力量。
美国有个霍桑工厂,环境一流,设备齐全,福利制度好。但是员工积极性很差,整日愤愤不平。
于是,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找来一批心理专家, 让他们和工厂的两万多名工人谈话。
心理学家耐心倾听意见,让工人发泄不满。
慢慢地,员工积极性越来越高,效率也上去了。
可见,倾听对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极其重要。
研究表明,家长善于倾听,对孩子成长意义重大:
一方面,孩子的情绪可以得到发泄,不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
另一方面,孩子会信任家长,愿意和家长分享心事,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凡事不要一来就教育,先听一听孩子的声音,这才是亲子关系的“无距离相处”之道。
只有倾听了,你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关注和理解他。
倾听是连接亲子沟通的唯一“法门”。
有远见的父母,教育中都会“用”这节个字
05
一个家庭就像一棵树,父母是树根,孩子是花朵。
如果花朵有问题,多半是树根也有问题。
我们想给孩子好的未来,就一定要打好根基。
父母的好脾气,能开启孩子健康的人格魅力;
给孩子的“松弛感”越多,孩子越有激情;
把安全感给孩子,他就会还给你爱;
给孩子多一点时间“解释”彼此关系越亲密,他就越信任你。
孩子教育的本质是父母的自身醒悟,当你是一个完全无惧的父母时, 孩子才能天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