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田园综合体”概念后,国家和省级财政部门农开办专门设立了田园综合体发展专项,扶持了一批国家级与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但随着国家机构的改革,财政部农开办划归农业农村部之后,农业农村部一直没有提出发展田园综合体的相关具体扶持政策。田园综合体存续如何?众说纷纭。
原因是明摆着的,田园综合体提出不久,几乎全社会都看到了新发展机会——城市地产萎缩,乡村休闲兴起。有些地产开发商利用田园综合体扶持政策,忽悠政府拿地,炮制了一些貌似田园综合体的概念,其实只是换了马甲的房地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未突出以农为本,项目布局和业态发展与农业未能有机融合,以非农业产业为主导产业;不符合产业发展政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差;违反国家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违规进行房地产开发和私人庄园会所建设;乡、村举债搞建设;存在大拆大建、盲目铺摊子等情况。等等。
近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总结2017年以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21年,在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13个省份继续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通知附后)
每个试点省份安排1个试点项目。财政部将在试点启动后的第二年、第三年,以适当方式对试点项目组织开展评价评估。
这次新文件出台,有所修正,更是重整旗鼓。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应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实践,农业为本,城乡融合、三生融合、三产融合是方法,农文旅养研融合只是路径之一,断不可唯一,更不是首要,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市而创。
虽然“田园综合体”的概念早就被提出,但由于相关部委一直未就发展田园综合体提出相关具体扶持政策,而众说纷纭。这次《通知》的出台不仅彻底打消了人们的疑虑,客观上也对未来田园综合体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田园综合体主要包含六大建设理念,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在城乡一体格局下,顺应农村供给侧结构改革、新型产业发展,结合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中国乡村现代化、新型城镇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一种可持续性模式。
文件助力田园综合体发展行稳致远
文件围绕重点任务和资金支持展开,明确了田园综合体未来的发展目标,这里做重点摘录:
1. 重点任务
①促进农业高质高效
• 形成1-2个田园综合体特色品牌
• 结合旅游休闲等活动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农事体验活动,提高综合素养
②促进乡村宜居宜业
• 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田园综合体的靓丽名片
③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 通过“农业+旅游”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
2. 资金支持
①2021年,在北京等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继续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每个试点省份安排1个试点项目
②采取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试点项目建设
8个不容忽视的引爆点
根据目前国内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现状分析,仍有8个为人所忽视的引爆点等待被“挖掘”:
1. 让建筑重拾魅力
①传承保护型
对具有典型乡土建筑遗存的古村落,以保护性修缮为根本,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提升乡村整体文化形象,对古村落进行合理保护、利用开发。
②创新新建型
对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灾害频发或基础设施过于落后的乡村地区,
•在村落风貌、布局设计中将乡土文化融入之中
•在建筑样式、色彩、肌理等方面要有创新
•在民居、乡村景观等设计方面,注重传统文化传承,尊重传统生活习性
③挖掘改造型
为避免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问题的村庄,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本质,结合被改造村落现状进行合理规划改造设计,将产业布局等问题进行通盘考虑,并将乡土元素结合整体村落历史风貌进行表现。
2. 让农田成为景观
农田通过设计和搭配,在较大的空间上形成美丽的景观,使得农业的生产性与审美性相结合,不仅成为一种城市稀缺的自然景观,而且也可成为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有机结合体。
3. 让在地乡村文化聚集IP效应
乡村文化景观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是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的最佳的实物见证。
4. 让农事成为娱乐体验
将陶渊明的悠闲和超脱通过农事体验展现出来,让农民觉得有强烈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同时让游客在体验中能满足自己的“田园梦”。
5. 让创意农业吸金
以创意生产为核心,以农产品附加值为目标,将农业生产中的诸多环节连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将农产品与文化、艺术创意结合,使其产生更高的附加值,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6. 让田园生活成为时尚
人们其实十分崇尚田园生活,因此如何将田园景观打造成一种流行的时尚风,也是建设田园综合体的难点。
7. 让田园体验突显“意境”
与一般农村相比,田园综合体更致力于意境的营造,更多依靠自然现象。在设计中如果运用得精准到位,也能给项目加分。
8. 让景观细节加分
景观细节处理的完美会给原本理念还不错的设计本身加分。
解构6大模式,样板经验值得借鉴
如果说8大引爆点是指导田园综合体发展的纲领性意见,那么6大来自不同地域的田园综合体样板的成功经验则会给予业者不少的想象空间:
01
农旅社区型
江苏无锡阳山“田园东方”
田园东方项目依托当地优秀的水蜜桃资源,重点发展以现代化农业产业园为基础的度假产品和田园社区,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
①农业商业化
田园东方的农业是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辅助,把农业进行商业化,定位是企业化服务型的农业平台。将水蜜桃资源通过公司化、规范化、科技化的运作形成现代化产业园。
②文旅产业多样化
以生态自然型和多样的旅游产品和度假产品的组合,以此作为文旅产业的根本。
③居住方式创新化
田园社区服务于原住民和新移民,以及旅居的客群,最终形成新的社区和新的小镇。
02
资源优势型
上海金山区“田园综合体”
金山重点依靠渔村、海鲜资源打造田园综合体,发挥都市农业的经济、生态和服务功能。
①靠海吃海
金山嘴渔村依靠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海鲜餐饮业。
②围绕“渔”字发展文旅
围绕一个“渔”字做足文章,金山嘴渔村发展咖吧、酒吧,渐渐成了“不夜小镇”。
③发展渔村特色民宿
全村已有100多户村民的农宅被用来开民宿、饭店、咖啡店等,整个渔村的特色民宿出现了12个品牌。
03
产业园区型
安徽肥西县“官亭林海”
官亭林海通过将一产规模化形成产业园区,按照多功能、多业态运营的设计原则,涵盖了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将新型产业与农村发展进行有机结合。
①保留原生态
为了改善乡村旅游等水平,肥西保留了乡村的原生态,融合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创新形式,真正展现农民生活、农村风情和农业特色。
②农民享受权益
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经营进行中长期产业规划,发展现代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园区,以此作为建设田园综合体的基础。而加入合作社的农民,既可以在其中就业,还可以通过股权、租金等方式获得收益。
③城市和乡村实现文明融合
以官亭林海为中心,逐步向外围拓展。
04
人造景观型
黑龙江富锦市“稻”梦空间
依托地理、生态优势,打造彩色稻田画等人造景观,以“大地艺术”、“空中观赏”、“体验互动”、“科普拓展”、“休闲娱乐”构成板块,以“田园综合体”为载体,把休闲农业、养生度假、文化艺术、农耕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
①种出彩色稻田画
在万亩高标准水稻示范基地,利用6种不同颜色的水稻苗种出“中国梦”等4幅巨型彩色稻田画。此外,还将打造稻田水世界等景观。
②发展全域旅游
利用附近的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在附近村屯重点打造了湿地共邻洪州村等6个农家乐,依托“田园综合体”发展吃、住、行、游、购、娱全域旅游。
③以农业生产为基础
富锦东北水田现代农机合作社流转土地做水稻的订单种植。
05
高端度假型
四川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多利农庄
围绕打造乡村旅游度假目的地和高端“双创“农业综合体,郫都区红光镇等6村连片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家庭农庄和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①高端农业综合体
建成有机生态农业示范区、温室大棚和分拣包装中心的有机农业发展规模。同时,这里还是成都市为数不多的农业“双创”园区之一。
②农业双创载体平台
搭建文创空间的农业双创载体平台,通过设立都市农业双创基金等全程双创孵化服务的支持政策,引入创客人才。
③国际化乡村度假新体验
法国lux酒店管理集团作为第一个入驻中国乡村的全球性度假酒店,运营管理乡村酒店方式,打造乡村旅游度假新体验,带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06
绿色休闲型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
依托地缘优势,着重打造绿色休闲的生态景区,并采用企业化运作的模式将农牧民现有的零散土地进行整合流转、集中开发,打造集农事体验、观光旅游、休闲养生等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循环发展经济平台。
①发展良好生态的绿色产业
制定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规划,完成多种农产品的有机食品认证,并且启动全国有机食品示范镇申报。
②乡村旅游实现景区联动
依托“中国最美乡镇”的名片,与萨拉乌苏考古遗址公园等景区形成联动效应,体验浓郁的乡土气息。
③打造现代休闲养生农庄
农业景观化、村庄景区化和农庄景点化。借助环境资源优势,利用民居打造集休闲垂钓等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养生农业庄园,发展休闲养生、观光度假旅游和庄园经济。
结语
田园综合体发展的关键在于整合能力。建设主体不仅仅要把握引爆点和样板经验,而应把田园综合体当成一个可以将一二三产有机衔接的平台,才能推动多元化发展。
附《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做好国家级田园综合体
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财办农〔2021〕20号)
有关省、直辖市财政厅(局):
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建设田园综合体的有关部署,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功能等有关要求,探索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可持续的农业农村生态资源价值实现机制,加快培育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在总结2017年以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的有关部署,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和一并推进,支持有关地区立足资源禀赋优势,集智慧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科素教育为一体,贯通产供加销,融合农文教旅,建设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消费热、农民富、品牌响的乡村田园综合体,持续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
坚持以农为本。准确把握田园综合体发展定位和功能作用,坚持质量兴农,突出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基本要求,保持田园风光,尊重自然格局,推进农业农村生态功能产业化。
坚持市场运作。构建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体制机制,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农村生态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生态资源价值有效转化,提高资源资产回报水平,形成可持续运行的田园综合体推广模式。
坚持促农增收。叠加旅游功能,形成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促进城市人口下乡消费。完善田园综合体运营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近就业、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完善利益链,让农民合理分享新产业、新业态增值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探索创新。积极开展机制创新,探索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政策体系,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引入有实力有经验的市场主体牵头建设,探索在政府引导下形成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合作共赢模式。建立容错机制,鼓励大胆探索。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以点带面形成乡村生态振兴示范效应。
二
重点任务
支持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较为完备、农业生态资源条件较为优越、特色产业优势较为明显、农村基层组织和市场主体试点积极性较高、开发主体已自筹资金投入较大且自身有持续投入能力、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基础较好的地区,以一定数量村庄构成的特色片区为开发单元,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产业教育文旅“三位一体”,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一)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结合田园综合体定位特征,大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地理标志产品,形成1-2个田园综合体特色品牌,促进试点区域农产品提质增效。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态环保生产新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集成融合的新成果,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稳步发展创意农业,开展农事体验活动,创新农业生产过程、场景和农产品的展示形式,融合农业文明、园艺展示和人文价值、生活趣味等文化要素,结合科学素养教育、旅游休闲、展览演示等活动方式,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参与农事体验活动,提高综合素养。
(二)促进乡村宜居宜业。突出乡土特色和地域特点,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高效利用的原则,加强田园综合体区域内“田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两宜四好”的美丽乡村,加快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田园综合体的靓丽名片。结合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通过原有相关支持渠道,加强试点区域道路桥梁、供电供水、信息通讯、清洁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智慧绿色乡村。探索利用地方政府债券或PPP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建设。在农村厕所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项目布局、资金安排等方面加强统筹衔接,形成政策合力。
(三)促进农民富裕富足。结合试点区域资源禀赋,加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聚,盘活资源资产,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农业+互联网”、“农业+科创”、“农业+综合素养教育”、“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等模式,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耕文化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尽可能让农民参与乡村产业发展,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三
资金支持
坚持东、中、西部统筹兼顾,综合考虑各地发展建设基础、开展试点意愿、改革创新工作推进、试点代表性等因素,按照三年规划、分年实施的方式,2021年,在北京、吉林、黑龙江、浙江、福建、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云南等13个省份继续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每个试点省份安排1个试点项目。中央财政通过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按照有关规定实施定额补助。各试点省份、县级财政部门要统筹运用现有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支持试点项目建设。财政部将在试点启动后的第二年、第三年,以适当方式对试点项目组织开展评价评估。对评价评估合格的项目,延续予以资金支持;对评价评估不合格的项目,不再安排资金支持,取消试点资格。
四
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试点省份要高度重视试点工作,建立健全省级财政部门牵头负责、相关部门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协调发挥相关职能部门作用,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省级财政部门要抓好组织立项申报工作,结合前期试点开展情况,在自愿申报的基础上,加强审核把关,择优确定承担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任务的县(市、区)。承担试点任务的县(市、区)财政部门牵头组织申报;构建由县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牵头、财政、自然资源、水利(水务)、交通、农业农村、金融等部门参加的试点推进机制,统筹组织开展试点实施工作,对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
(二)认真组织实施。承担试点任务的县(市、区)应坚持因地制宜,结合本地资源禀赋条件,优先选择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集中连片、边界清晰、相对独立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作为田园综合体实施区域。相关县(市、区)应当按要求编报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应当包括田园综合体的基本情况、可行性论证情况、发展目标、功能定位、空间布局、建设内容和任务、预期成果,形成“任务清单”、“负面清单”,明确年度工作进度安排。实施方案应当明确田园综合体建设、管理主体,对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案、社会资本参与情况进行说明,对可持续运营机制进行论证。相关县(市、区)应将实施方案报送省级财政部门审核把关。省级财政部门在择优立项的基础上,于2021年5月25日前将审核通过的县(市、区)田园综合体实施方案报财政部。财政部将适时组织开展评议,及时将评议意见反馈试点省份。试点省份财政部门应根据评议意见,督促承担试点任务的县(市、区)完善实施方案,于10个工作日内(附电子文档光盘)报财政部备案。对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实施方案不予备案,相应收回试点资金。
(三)强化政策支撑。承担试点任务的县(市、区)应统筹用好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开展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坚持依法依规用地,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政策,支持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优先安排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支持符合要求的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实施。探索实施点状供地、“农业+”混合用地等灵活供地新方式。保障设施农业发展用地,支持试点区域内的设施农业发展。落实农业设施用地政策,鼓励通过入股、租用等方式,将村集体闲置房屋、废弃厂房或经营性建设用地用于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推动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发展智慧农业、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产业。推动人才下乡服务,促进相关人才投身田园综合体建设。
(四)严格试点管理。省级财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跟踪调度,加强调研指导,推动试点县(市、区)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政策衔接,提高协调推动试点项目建设的能力和效率,有效落实实施方案。试点县(市、区)要建立试点工作台账,按照包容、审慎的原则,推动试点地区先行先试,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给予指导纠偏,稳步推进试点项目建设。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必须符合土地管理使用相关法律法规,防止耕地“非粮化”和“非农化”,不得违背农民意愿搞大拆大建。试点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应及时向省级财政部门报告。省级财政部门要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按照试点实施方案,重点围绕项目推进、政策保障、机制探索、试点成效、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绩效管理等方面,及时开展年度评估,于后续年度3月底前将年度评估报告(附电子文档光盘)报送财政部。
财政部办公厅
2021年5月8日
声 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文中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出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做出处理。
安徽任我行农旅规划设计院前身是合肥半汤乡学院的乡村建设研究院(乡建院),成立于2016年3月,是一家专注于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定位、从规划设计到运营指导培训的研究机构,是一站乡村建设规划设计服务平台,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践行着,是乡村振兴示范的先行者,拥有一大批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电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品牌构建与营销、乡村振兴示范规划设计与研究等国家与省级多名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支具有创新、高技能和竞争能力的团队。现有专业技术人员 42 人,包含了乡村的策划与规划、建筑与设计、产业与品牌、景观与旅游、休闲与观光、室外室内装饰、村庄(园区)运营辅导等各个专业人才为骨干的研究队伍。主要从事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的创意策划设计、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设计、农业主题公园规划设计、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生态旅游农业园规划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及工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建设等研究探索,我们秉承以“把农村建设的更像农村”为设计理念,以“整旧如故,以存其真”为规划理念,设计项目以产业兴旺为实施路径,利用“三农”资源,发展“三产融合”和“三旅融合”(农旅、商旅、文旅)的休闲农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新模式,使项目可持续发展与自我“造血”功能,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的。自2018年国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发展迅速,通过不断的沉淀与积累,成果丰硕,已参与设计大量的乡村建设项目与产业规划、国家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完成了各类规划编制、乡村建筑工程、风景园林、室内(民宿)设计等诸多工程的设计、运营与指导,服务的安徽三瓜公社特色小镇从设计方案到项目落成,历时五年时间,小镇获得了诸多国家级、省级的荣誉,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立足安徽并面向全国开展各类设计、咨询、运营及培训服务。
乡村振兴探索者 实践者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项目地参观考察指导!
总部地址:合肥市肥西路1189号金龙大厦B座1906
三瓜地址:巢湖经济开发区半汤街道三瓜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