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被命名为全国首批100个“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和被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的锦屏县公安局隆里派出所,以“四度四色”举措,推进“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大力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辖区政治大局持续稳定、社会治安持续向好、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的良好局面。
党建引领“创新高度”,深入擦亮政治“底色”
一是模范带头亮身份。实行党员民警进村,收集社情民意、倾听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全体党员民警,主动亮出警察身份、党员身份,通过佩戴党徽、设置党员示范点等措施,充分发挥党员民警在开展“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形成派出所与村寨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二是党内生活亮特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要求民辅警读原著、悟原理、写心得,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成效。三是党建工作亮标准。以政治轮训为抓手,举行重温入党入警誓词,组织民警和辅警分期分批到黎平会议会纪念馆、少寨红军桥等地零距离“触摸”历史,感受革命精神,接受红色洗礼,进一步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展示“铁血卫士、亲民使者”形象。
打防管控“创新速度”,持续磨亮公安“本色”
一是重拳出击,侦查破案“高效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小案不小办”的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提高侦查破案效率,做到即时受案、即时研判、即时落地,抢抓破案黄金时间,最大限度快破案、多挽损,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获得感。二是联动共建共治,全民参与“保平安”。深入巩固村民自治管理成果,过去隆里乡华寨村社会治安差,家庭内部及邻里之间时常发生口角之争,村内浪牛、浪马破坏庄稼,偷鸡摸狗之事时有发生。隆里派出所华寨警务室将工作融入当地民风民俗,指导村“两委”研究出台村规民约,实行村民自治、民主管理。通过多次酝酿讨论,以村支两委牵头、驻村警务室民警协助把关、村民认可捺手印的“华寨村民自治合约”颁布实施,村委会还把“合约”镌刻在三块大石碑上,立于村中醒目位置,以警示村民自觉遵守执行。为使“合约”能管用、有效执行,警务室民警指导成立村治保会成员为主体的“劝和组”,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和谐的气氛中,化解矛盾,促进了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自2004年以来,华寨村连续18年无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无吸毒人员和邪教人员,无火警、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目标。先后被黔东南州委命名为“五好基层党组织”,贵州省文明委授予“十佳和谐村寨”,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少数民族社区学习”重点村。三是科技助力,辖区动态“全掌控”。按照“锁区、控点、布线、成圈”的原则,依托“天网”、“雪亮”和智慧安防建设,构建完善覆盖辖区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实现所有行政村道路卡口、治安敏感区域和复杂地区以及重点要害部位全覆盖,“探头站岗、鼠标巡逻”已成为常态。
矛盾化解“创新力度”,温情点亮警民“暖色”
一是协调对接,纵向“准”。将公安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与人民调解工作有机融合,以网格为基本单元,会同乡、村、部门联动纠纷调处、法律服务、帮扶救助等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着力破解派出所“单打独斗”的局面。开展“万警进万家”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专项行动以来,已先后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起,解答群众诉求80余条,真正实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二是众调对接,横向“联”。多方协调建立警民联调工作,对日常接处警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形成从情理到法理到司法确认的多元化调解格局。三是网调对接,靶向“远”。依托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在辖区全覆盖搭建网上警民议事群,民警24小时通过网上警民议事群,收集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竭力解决每位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将线下警民联调机制与线上警民议事群有机结合运行,线上实时跟踪进度,线下把矛盾实地化解,直至矛盾销号。
服务群众“创新温度”,做实做亮民生“特色”
一是打通服务“最后一米”。隆里派出所通过“万警进万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隐患”专项行动上门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群众人开展“足不出户”服务8次,送证上门8张。二是深化改革“最多跑一次”。最大限度简政便民,开辟服务绿色通道,积极推行留存办、网上办、邮寄办等措施,通过“线上”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和“线下”综合服务,更便捷地服务群众。三是警民互动“网上办”。2023年来,隆里派出所民警通过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利用“网上公安局”为群众办理各项业务10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