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

近年来,四平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加快振兴发展的“先手棋”,以“放管服”“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集中攻坚、靶向发力、精准施策,推动四平市营商环境实现革命性重塑。重点围绕“596”目标导向,坚持“五化”工作法,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再优化。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狠抓落实,保持全省营商环境建设领先位置,争创全国一流发展环境,为推动“十四五”良好开局、加快四平振兴发展筑牢坚实支撑。

优化政务环境 打造四平样本

立足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工作目标,四平市持续精简办事流程,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37个部门1438个业务办理项实行无差别全科受理,占比达82.41%,“综窗”受理率全省最高。

全面推广“无证明城市”改革,本着不向群众索要,采取直接取消、申报承诺、数据查询、部门核验、告知承诺制等方式,“无证明城市”改革累计办理事项6万件,减少跑动次数12万余次,节约办事成本120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减证便民”向“无证利民”的深刻转变。

提升办事效率,通过减环节、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间,压缩审批事项15项,审批材料缩减60%,审批效率提高50%以上,特别是对春季集中开工项目,建立“容缺审批”机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推动项目快开工、快落地、快达效。

创新了利企便民的新举措,建立了政务服务首办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容缺受理、告知承诺、并联审批等制度,创新推进了跑一次没办成投诉代办、上门服务、预约服务、错时服务、延时服务、午间不间断服务等特色服务,推行“多点办”“就近办”,解决老年人办事困难和使用智能设备障碍,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优化法治环境 规范监督管理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按照“对标梳理、权责一致、依法合规、因地制宜”的原则,全面开展以条线为主梳理并复用政务服务事项工作。规范中介服务市场监督管理。依托政务服务网开发建设了中介服务网上交易平台(中介超市),中介服务机构“零门槛、零限制”入驻,实现网上展示、网上竞价、网上中标、网上评价。行政执法备案系统应用成果突出。四平市作为全省行政检查备案智能综合管理系统应用试点工作,完成四平市1.4万名执法人员信息全部录入智能备案系统,对标国家和省事项清单,梳理检查事项清单2878项,对四平市21.4万户市场主体信息进行了核实。

优化市场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针对首次开办和大学生创业企业推出企业开办“零见面、网上办,零证明、减材料,零成本、没费用,零等待、马上办,零跑动、送上门”“五零”新举措,使企业登记全程实现了网上办,最快2小时,最慢6小时送到家。大力推广“政采云”电子卖场使用率。大力推广“政采云”电子卖场,四平市预算单位电子卖场使用率从去年的73%提高到95%,卖场入驻中小企业831家,在入驻供应商中占比99.14%,实现交易额10247.98万元,在总交易额中占比98.45%。

优化信用环境 拓展诚信四平建设成果

强力推进“信易贷”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在商务、社会重点领域建立信用记录制度,力争取得更多实质性成果。创新应用“互联网 信用 教育”“互联网 信用 养老”等各类“信易 ”产品。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形成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的信用格局。

今年3月,四平市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第三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参评城市,目前四平市以优异成绩取得“创城”成功。在“创城”工作中,坚持构建信用环境与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紧密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营商环境实现革命性整体重塑。

四平市以改革推动,以法治护航,持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一方面,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推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法治保障体系,优化法律制度体系内部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将法律对营商环境优化的保障作用落到实处。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吴一彤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