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阿图·葛文德《医生的修炼》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
“在不完美中探索行医的真相”这个副标题一下就吸引了我的注意。imperfect science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客观性,让我们能够理性对待医学和医学治疗。
看完阿图医生的手记,我第一次知道原来我们一直充满期待并相信治疗效果的医生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我们期待的手术治疗有可能根本不会向好发展,反而更糟糕,甚至对身体的伤害更大。有时候我们一厢情愿地去相信医生,相信治疗,其实医生可能对我们的病情也是不确定的,对治疗效果也是没有把握的。
这一点在年轻的住院医生身上更为明显,因为没有工作经验,他们接触到的每一个病人,也许正是他们练手的好机会。临床重要战胜医学的不确定性,信心与技术都是从实践中习得的,但这也必须以活生生的病人作为训练对象,但是谁又愿意把自己作为练习对象呢?所以在医院看病时,我们都喜欢挂专家号,因为他们更有临床经验,我们更放心。但是倘若年轻的医生不能成长起来,医院也会出现青黄不接,专家累死,普通医生闲得无聊的两个极端。
所以,阿图医生说:临床医学的进步无法消减技术试运行阶段和新人试手阶段的代价。为保证病人安全,要尽可能缩短,甚至消灭技术的学习与适应阶段。我想到女儿第一次给病人穿刺(也就是打针)时她的紧张,全身都在发抖,手也在发抖,病人说:你怎么比我还要紧张?这情形和阿图医生在书中写他第一次帮病人做导管时的情形如出一辙。的确,每一个医生和护士都需要试手阶段的练习。
事实上好医生也有可能变坏,比如作者书中提到的骨科专家哈里森从业界精英到医疗事故频出的反面教材,多少有点让人唏嘘。这颗新星的陨落,是因为自视甚高,因此不愿意把病人推掉,因为有有求必应的名声在外,结果每周工作80-90个小时,有时甚至达到100个小时,除了手术,就是在做手术的路上。过长的工作时间,让他根本无暇关注病人的情况,而只去考虑自己手术的数量。最终哈里森被迫离开医院,成了问题医生而接受治疗。
他的离开,也是以诸多病人失去的健康甚至以死亡为代价的,以至于我都有些不安:那些办公室周围挂满旌旗,一刻不停给病人看病的名医和专家们会不会也成为下一个哈里森大夫呢?
在《医疗决定谁来做》这篇叙事里,阿图医生给的建议是:你在生病时,必须做出明智的选择,知道什么时候该听从别人的话,什么时候该坦率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选择不自己下决定,也应该向医生问清楚。
阿图医生故事中的费洛里先生,患有心绞痛,糖尿病,腹部肿瘤,并扩散到脊椎,即使切除脊椎肿瘤也无法改变他瘫痪的现状。医生把这个情况告诉了他,让他决定是做这个手术还是不做。其实医生也觉得不值得一做,他们把选择权给了病人,承担的风险也给了病人。费洛里先生还是选择了手术。他的手术成功了,人却死于术后感染。
谁决定,谁承担。医生在动手术前都要让患者签订手术风险告知书,我觉得这其实有转移风险之嫌疑。手术失败的风险及术后的一切不确定性都由患者来买单。但是,不能否认医生会为抢救患者的生命会全力以赴的事实。所以我很敬佩阿图故事中的那个八十多岁独居的老太太,听完医生的分析后果断放弃手术治疗,直接回家,这个医生判定活不过一个月的老太太,竟然没有手术多活了一年仍然是好好的。由此看来,医生的决定也不一定都是对的。
生命有很多不确定性,手术及治疗都有不确定性,所以医生需要终身修炼。其实,各行各业都需要我们修炼。唯有认真修炼,我们才能日臻完善并不断进步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