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场景之下,我们讨论的良好内容生态会要求平衡各方的利益和需求。内容创作者需要得到合理的回报和保护,以激励他们持续创作优质内容。用户需要获得有价值、有趣的内容,同时也要避免被低质量、虚假的内容所误导。平台和社区需要提供有效的内容管理和治理机制,保障内容的合规性和用户的体验。
二、各种内容型的生态,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互联网发展目前已经相对成熟,从内容分发、呈现形式来看,不同产品都会考虑生态的问题,但是由于产品本身的目标不同,业务形态不同,从而造成了各家对内容风险本身的理解会有所不同。
三、监控治理的方式
如何评估我们治理水平的好坏这个问题,还是得回到内容生态的具体类型,目前实操的监控治理水位主要是三种类型。
1. 离线抽检
通过抽检获得标准答案。如果在抽检范围是线上正常分发的内容,那么抽检后标注为风险的量级就构成了漏放的分子,抽检量是分母,抽检量还原为总体,就可以反推线上治理的水平如何。
2. 蓝军投放
关于蓝军,有两个概念。“蓝军投放”和“蓝军攻防”。
蓝军投放(Blue Team Exercise)指在网络安全演练或红蓝对抗中,组织内部或第三方安全团队扮演蓝军的角色,模拟真实攻击者的行为,以评估和提升组织的防御能力。蓝军投放的目的是发现和修复系统中的漏洞、弱点和安全风险,以提高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
蓝军攻防(Blue Team vs. Red Team)网络安全演练或红蓝对抗中,蓝军和红军(攻击方)进行对抗。蓝军代表防守方,负责保护系统和网络资源,红军代表攻击方,试图突破蓝军的防御并获取敏感信息。蓝军攻防的目的是测试和评估组织的安全防御能力,发现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改进防御策略和措施。
在生态治理水平中这两类使用较多的是蓝军投放,主要服务底线\画风风险为主的生态问题。通过投毒测试,命中线上策略的case为正例,漏过的则为漏放。从监控指标来说,蓝军投放比离线抽检更有针对性,从敏感性来说,比离线抽检更能发现风险极低的问题,但对于未知的风险,蓝军相对较弱。
3. 线上实时
这个比较容易理解,内容分发本质是服务于增加线上内容曝光量,但一味追求曝光量有可能滋生不适画风的生长。这时候在分发流中被举报的占比就能很好的评估我们治理的效果。
这种监控的优势是可以获取用户的视角,但风险可能是我们主动探测风险往往后置,实际上已经伤害了线上用户体感,同时该指标平稳也并不意味着线上问题完全没有,因为很多推荐内容从用户体感上未必完全与平台价值观保持一致。
专栏作家
蓝莲花zx,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关注内容策略、内容后台、内容标签、账号策略等领域,喜欢阅读,希望做个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