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读后感精选10篇

《心》是一本由[日] 夏目漱石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0.68元,页数:256,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读后感(一):这是个孤独的故事

夏目漱石,这次算是初次见面。好朋友说:“看过之后不大懂,你也来看看吧……”于是有了在图书馆里相识的机会……

终于还是没有办法学究似的写出什么“真理”来。

先生最后所要告诉“我”的是什么呢?先生为我展示的“黑暗的人世的阴影”是什么呢?先生希望在“我”胸中孕育的新生命是什么呢?

其实多少还是可以理解先生的。在双亲离世,被血亲算计了财产之后,在由于爱情自私的背弃了好友K并目睹K的死亡之后……开始怀疑人生就很自然了吧?先生由厌世到厌恶自己的过程恐怕是很痛苦的吧。于是“平时都是普通人,在发生了什么事情时,会一下子变成坏人”的思想产生也是很自然的吧?

先生是矛盾的。胆怯的他逃离了故土,避免结交好友,甚至面对至爱的妻依旧无法放下心防……然而先生却又是渴望倾诉和温暖的,在生命最后十天,他勇敢选择了将自己生平的所有讲述给这位“认真”的小友听。正如文中“我”所说的那样“能够爱,也招人喜爱,可是有人投向自己的怀抱,却又不能张开手臂紧紧拥抱——这个人就是先生。”

先生死了,尽管很想用“让人心疼的”“可怜的”之类的词来评价,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词也说不出口。毕竟,他的死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是下定决心做出的决定。

尽管对于先生的死,我并不赞同。

在我看来,自杀是逃避问题的方式。有那样多的理由支持着生命,何苦要选择死呢?故事本可以有个更好的结局,为什么要以遗书的形式“不了了之”呢?所幸夏目漱石早已对百年后的我做出了交代“不能明明白白的领会自杀的理由吧,那是由于时势推移而来的人的不同……所以是没有办法的。” 是的,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我,很难理解所谓“殉死”的意义了……

这样看来,自杀对于孤独挣扎的先生来说似乎是一种解脱。

读过《心》,感想只有“真是个孤独的故事啊”而已。先生的“告诫”我宁愿用第三者的目光看待。因为真心对待每一个人,不管他的好与坏~我决定这样生活。

《心》读后感(二):我们都是善变的

第一次看夏目漱石的书,刚翻开就被书中平实又细腻的语言所吸引。《心》讲述的是一个经历家庭变故和朋友意外自杀的人,如何一步步厌恶别人,进而厌恶自己,最终走上自杀之路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不简单的心理刻画和人性分析。

先生出生在富裕的家庭,家中独子,父亲热衷于诗、书和茶,在他少年时,父母相继因病去世,家产交由他最信任的伯父打理,因为信任,他对伯父完全没有戒心,把伯父当成自己唯一的依靠。后来,待他长大,想拿回家产时,才发现,父亲遗留的资产已被伯父挥霍很多,他通过其它亲戚,花费一番功夫要回余下不多的家产。自此离开家乡,再未回过。人是离开了,可是心里的伤害却伴随他一生,被最信任的人伤害,他心里也留下阴影,不敢再信任别人,总是对别人抱着怀疑的态度,并由此开始厌恶别人。

后来他在东京求学,寄宿在一个太太的家中,她是军人妻子,是个寡妇,带着一个与先生年龄相当的女儿。懵懂的青年长期与少女朝夕相处,渐渐喜欢上女孩,但是,因为他狐疑的性格,他始终未能明说。这时,他的朋友K因为和家里的矛盾,遇到经济困难,他提议让K来一起住,于是四人住在一起。K是一个果断的人,他看中精神上的修炼,沉默寡言。在这里,他也喜欢上女孩,当K把自己对女孩的态度向先生表明之后,先生开始忐忑不安,想到自己喜欢的人或许被K抢去,他焦急,烦躁,最终为了得到女孩,他先下手,向太太提出娶女孩的想法,太太没有拒绝。而他始终未敢和K详说。最后得知真相的K,什么也没说,在一个夜晚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原来他厌恶别人,自从朋友死去,他开始厌恶自己。因为他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和伯父一样的恶人。

先生说:“人的心地本是善良的,但是在某种情况下,顷刻之间就会变成一个恶人。”他最信任的伯父,因为钱,变成了一个恶人,无情的将他抛弃。而他为了爱情,又变成了一个恶人,无情的将朋友抛弃。

不要说你是好人,不要标榜自己多么高尚。你没有变成恶人,只是因为促使你变恶的利益还不够强大。人都是利己的,你总会在某个瞬间,某个时候,为了自己的利益,无情的伤害别人。

当年从延安回来的人,对宋美龄讲述共产党如何守纪和廉洁,宋美龄沉默良久,只说了一句话:“那是因为他们没有尝到权力的滋味。”事实果真如此,当共产党拥有权力的时候,毛泽东通过文革开始了一场政治的清算。这种政治的悲剧,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文革,也是毛泽东一生最大的污点。所以,只要诱惑够大,人什么都能干得出。

以前一直不明白哲学的用处是什么。最近看到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当一切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已被回答的时候,人生的诸多问题,仍然没有被触及到。我做哲学的方式中,哲学的目标是给出某种形式的表达,从而使特定的不安消失。”看到这句话,恍然大悟,哲学的意义就在与缓解人精神上的不安。我们追随着先哲的脚步,来探寻自己不安的答案。

一个朋友说,你每天别感慨,有时间看点有用的。我知道从很多人的角度,我感慨的都是些没用的,有的偏执,有的又很生涩,每天花很多时间看书,写字,这些东西对未来,对成功,对工作又有什么意义!是的,它似乎对工作,对世俗的成功没有意义,可是当我思考这些的时候,很多事情都放下了,因为意识到人性的善变,慢慢的放下那些伤害,原谅那些为了自私的目的伤害我的人。也对人抱着一种悲悯的态度,我们终究都是身不由己的社会人,真正活的潇洒的又有几个……

因为一直在想人生的意义,反而觉得人生无意义。生命活的是过程,让每一个当下过的充实就好。生命本来就是用来浪费的,只要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就好。所谓美好,人各有异,自己觉得喜欢就好。

《心》读后感(三):日版罪与罚

大和民族总是有种极端的倾向,表现在文化上就是自虐式的细腻和狂热。最近看关于武士的动漫,既有樱花美人的温婉柔情,也有一言既出你死我活的残酷决斗。本书前面各种铺垫,把后面的事态渲染的非常严重,当事人“先生”的心态流转刻画的非常细微,但是光看情节我总觉得单薄。他的行为总总表现出一种强烈的精神洁癖。看前言说这表现了当时日本知识分子的心理。莫名想起罪与罚,情节已经忘了,就记得主人公大段大段的精神剖析,沉闷而压抑。

另读长篇的大乐趣就是串联前面线索,然后结合后面故事进行解读。经常地,前文如果说 当时是怎样怎样的情形,某某某怎样怎样的欲言又止或者说了奇怪的话,而主人公没有注意,那么这个基本就是解读后文的线索。

摘抄。

“人在发生什么时,谁都会一下子变成坏人......天生的恶人在世界上是绝对没有的,大多数的好人,在发生什么问题时,会突然变成恶人,所以大意不得。”

出于嫉妒,出于爱的占有欲,主人公觉得自己变成了最厌恶的恶人,总感觉双手沾满血腥。于是“当我认识到自己也是跟那叔父同样的人时,我突然摇摇晃晃地站不稳了。厌弃了别人,还厌弃了自己,我就这样变得不能无法动弹了。”

在精神洁癖如此强烈者的心里,这样的煎熬至死方休。所以他死。

《心》读后感(四):心的脆弱

又读了一本日本文学,夏目漱石的《心》。总体感觉就是和中国文学以及其他国家的文学都不一样,虽然夏目漱石与村上春树的风格也不是完全一样,可有一种共性在他们的作品里。

《心》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它是体现日本人“菊与刀”性格的最佳读物。文字和感情都很细腻,体现了人性的敏感与脆弱。作品中的主人翁“先生”,是一个忍受着自身不断自责所煎熬的品行善良的中年人,最后却自杀而亡,留下了一封长长的信,作为给年轻人最后的礼物,也替自己的内心赎罪。

发现书中的比喻也颇为奇特,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内。在此略记录一二:

文:

一走下海岸……由于来避暑的男男女女,沙滩几乎在动。

论:

描写得很形象,能让人在心里放映出那样的景象。

文:

先生的这种觉悟好象是种活生生的觉悟。那和一所火烧以后已经冷却的石造房屋的轮廓不同。

论:

这句比喻我现在还没理清,有没有朋友能为我解答?

文:

只是他的自白,像一座山峰似的云头,它把一种不可能了解真相的可怕的东西,覆盖在我的头顶上。

论:

他的比喻,要经过自身脑海的再创造,便可以鲜活起来。云,常常悄无声息地来到人头顶的上空。而先生的自白,给人一种无形的恐惧,刚好和云的特质相吻合,天衣无缝。

文:

你的意思,不是以为人世间是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坏人的人吗?人世间是不可能有这种模子里铸造出来的典型坏人啊!平常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的人,就是这种人,在发生了社呢们事情时,会一下子变成坏人的。这才可怕呢!

论:

虽说有点以偏盖全,但也不能说是不无道理呢。总觉得他和村上一样,喜欢拿较长的一段文字,塞进主角的嘴里,感觉挺奇特的,貌似随意说出来的话,但我觉得是经过仔细总结的。所以也把他们书里的那些主角,看作是和平时见到的不一样的人呢。爱思考,不时常说话,说的话也总是不拘一格,是那些主角的特征,就我现在读的这两本看来。

文:

“你不要是把我的思想意见等等和我的过去混为一谈了吧。……不过,一定要把我的过去在你面前完全讲出来,那可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我觉得不是另外的问题。先生的思想,就是先生的过去所产生的,所以我倒是把重点放在这上面。如果把两样东西分割开了,对我就几乎毫无价值。如果仅仅给我一个没有附上灵魂的泥人,那是不能使我满足的。”

论:

喜欢书里面的一些讨论,总使我感到很有意思。好象是纯理论的一些争辩,却又和情节环环相扣,连接得十分紧密。还有最后一句的比喻,也很贴切。发现我所读的这两位作者,都很喜欢用比喻,而且不是相类似物的比喻,而是毫无关联的两个事物,他们能将她们拿来做类比,让人乍一看显得相当突兀,可仔细一思考,又觉得合乎情理。就是这么神奇。而且往往是拿具象的事物来比喻抽象的事物。我觉得这样的比喻才更难控制,也就更难得碰到了。

文:

我又觉得这张站在过去和未来中,划分了过去和未来的毕业证书,竟是一张好象有意义、又好象没有意义的奇怪的纸。

论:

十分同意他的看法。

文:

正门里那盏亮着的电灯,本来是有光线从门缝中漏出来的,这时噗的一下灭掉了。先生夫妇好象就这样组进里边去的。我也单身到了黑暗的外边。

论:

感觉这句话显得格外凄凉,好象作者对于自己不能走入先生的内心,总像个局外人,是那么郁闷的一件事,甚至有些伤心。亮堂的里边,和黑暗的外边,自然而然地让人产生距离感,词句简洁,效果却更明显。

文:

我在那里领教了他像啤酒的泡沫那样气势惊人的议论。

论:

很明显,是在讽刺。比喻显然相当形象,用泡沫的那样虚张声势、华而不实的的特质,来比喻对方议论的空洞无聊,绝对精妙。

好啦,明天读一读夏目漱石的另一本〈门〉吧。

《心》读后感(五):真实

在看此书之前,我对夏目漱石一点儿也不了解。准确的说,我看的关于夏木先生的书就是从这一本开始的。夏木先生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讲述了“我”和一个“先生”的事情。整个看书的过程,我习以为常的将书中的“我”当作了夏木。我甚至为书中的“先生”感到欣慰,此时在天堂或者火狱中的他要是知道身前他居然认识这样一个小毛孩在今后对于日本文学来说居然有着这般重要的作用。这个先生一定感到非常激动以及欣慰。

但是,当我看完这本书,去搜集夏木先生的资料时,却发现书中的“我”并不是夏木先生,那一刻,留给我的,除了对夏木先生写此书的用情至深所感到震撼之外,居然还有那么一丝的遗憾。遗憾书中的“我”居然不是夏木先生。

《心》读后感(六):愿留下一抹无暇

“我”与先生相识在镰仓海滨浴场,之后慢慢熟稔,成了先生府上的常客。然而先生始终对自己的过去讳莫如深,对昔日性格大为转变的原因三缄其口,而夫人也是不知其意,早已伤神多年。先生是寂寞的,先生自己曾直言不讳地承认,且坦言好多次。但”我“想了解先生这种心态缘何而来,究其本质必然有因,可是先生依旧是推脱,仅言之时机不对,到时自会告知。

先生自双亲离世,至叔父背叛,感受到人世间的恶,带着怀疑的眼光继续在世间生存。自信自身还是善的,别人即使恶,自身终究是站得稳的。然而在K君自杀后,先生幡然醒悟,自身也是恶的,并非洁白无暇,污点早已蒙上心头,只是未曾意识到罢了。原先看似稳固的信念不断土崩瓦解,先生终究是站不稳了,无法支撑身心,没有能力再向前迈一步。身心俱疲,然而生活继续,先生失去了以往的进取心,似垂暮之人,似游魂般,时光荏苒,了无生气。

羞愧心要求先生自白天下,但对妻子的爱慕与呵护却要求先生一再隐瞒,内心的盘算、争斗、煎熬,却始终下不定决心。末了,先生还是选择了自绝于人世,选择了让妻子成为不知情的那个人,那个保持纯洁无暇的人,那个没有沾染污秽的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